一种用于防止滑坡地质灾害的锚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331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9 16: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滑坡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滑坡地质灾害的锚固装置的改进和应用。在杆头部上连接至少一个带有抗拔组件的锚杆节,同时在杆头部、锚杆节以及抗拔组件上均分别设置轴向的暗孔,同时让各个暗孔相互连通。在使用时,通过灌注的砂浆将抗拔组件上的抗拔件涨出扩张,使得抗拔件与待锚固区的地质体(土壤或岩层等)接触,在利用砂浆进行填充,进而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具备了很好的抗拔功能。同时的,利用杆头段、抗拔组件对锚固区内存在的富余水进行收集过滤,并最终经过锚杆段的暗孔排出,进而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锚固区内富余的水进行收集和排出的目的。余的水进行收集和排出的目的。余的水进行收集和排出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止滑坡地质灾害的锚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滑坡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滑坡地质灾害的锚固装置的改进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边坡为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工程结构。在进行边坡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锚固结构对边坡进行锚固施工,进而达到防止边坡发生滑坡的地质隐患。现有技术中,常用于边坡锚固的装置有锚索和锚杆两种构件。无论是采用哪种构件,在进行锚固时如何提升锚固构件的抗拔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和优化的技术问题。
[0003]同时的,在现有技术中,诱发滑坡的主要原因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地质与地貌条件自身诱发的滑坡,第二种是外力或人为作用的影响。其中,第一种类型诱发滑坡的主要原因又分为:(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0004]对于第二种类型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0005]而地下水或者地表水过多又是诱发降水的主要原因。现有技术中,尚未出现对地质体进行锚固之后再将锚固区内的富余的水收集并排出相关的技术成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止滑坡地质灾害的锚固装置。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用于防止滑坡地质灾害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尖锥状且内腔空心的杆头部,所述杆头部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内部中空的锚杆节,所述锚杆节包括锚杆段,所述锚杆段的一端通过抗拔组件与所述杆头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锚杆段内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用于排水的夹层通道,所述抗拔组件与所述夹层通道连通。
[0009]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杆头部包括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铰接有尖锥段,所述尖锥段由至少三个均呈三角形状且相邻两边均可拆卸连接的尖锥片合围组成。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每个所述尖锥片的外侧面是均设置有若干第一倒刺。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管壁上轴向设置有第一暗孔,所
述第一连接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内腔连通的第一通孔、以及与所述第一暗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不与所述第一暗孔连通。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暗孔内设置有第一过滤件。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锚杆段设置有多个,相邻所述锚杆段之间通过所述抗拔组件连接,所述抗拔组件包括套设在第一连接管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管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管壁上轴向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暗孔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可扩张的抗拔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防止滑坡地质灾害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拔件包括若干周向阵列在所述第二连接管上的伸缩件,各所述伸缩件的伸出端均分别连接有一个与所述第二连接管外表面形状适配的连接板,两相邻所述连接板之间均设置有一个长度可调的第一连接件。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各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若干第二倒刺。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管壁上径向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夹层通道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所述锚杆段的杆身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锚杆段的内腔连通的径向第五通孔。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锚杆段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均设置有若干第三倒刺。
[0017]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呈尖锥状的杆头部,在杆头部上连接至少一个带有抗拔组件的锚杆节,同时在杆头部、锚杆节以及抗拔组件上均分别设置轴向的暗孔,同时让各个暗孔相互连通。在使用时,通过灌注的砂浆将抗拔组件上的抗拔件涨出扩张,使得抗拔件与待锚固区的地质体(土壤或岩层等)接触,在利用砂浆进行填充,进而使得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具备了很好的抗拔功能。同时的,利用杆头段、抗拔组件对锚固区内存在的富余水进行收集过滤,并最终经过锚杆段的暗孔排出,进而使得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对锚固区内富余的水进行收集和排出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所述的杆头段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所述的抗拔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中所述的锚杆段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2中所述杆头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图3中所述抗拔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说明:1

杆头部,2

锚杆段,3

抗拔组件,4

第一连接管,5

尖锥段,6

第一倒刺,7

第一暗孔,8

第一通孔,9

第二通孔,10

第一过滤件,11

第二连接管,12

第三通孔,13

第四通孔,14

伸缩件,15

连接板,16

第一连接件,17

第二倒刺,18

第五通孔,19

第三倒刺,20

夹层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地详细、准确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止滑坡地质灾害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尖锥状且内腔空心的杆头部(1),所述杆头部(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内部中空的锚杆节,所述锚杆节包括锚杆段(2),所述锚杆段(2)的一端通过抗拔组件(3)与所述杆头部(1)可拆卸连接,所述锚杆段(2)内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用于排水的夹层通道(20),所述抗拔组件(3)与所述夹层通道(2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止滑坡地质灾害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头部(1)包括第一连接管(4),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另一端铰接有尖锥段(5),所述尖锥段(5)由至少三个均呈三角形状且相邻两边均可拆卸连接的尖锥片合围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止滑坡地质灾害的锚固装置,其所述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尖锥片的外侧面是均设置有若干第一倒刺(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止滑坡地质灾害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管壁上轴向设置有第一暗孔(7),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管壁上设置有若干与所述第一连接管(4)内腔连通的第一通孔(8)、以及与所述第一暗孔(7)连通的第二通孔(9),所述第一通孔(8)不与所述第一暗孔(7)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防止滑坡地质灾害的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暗孔(7)内设置有第一过滤件(1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防止滑坡地质灾害的锚固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方张志翔赵征苗青高启荣汤泽张浩张利芹王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调查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