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光模块老化试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257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模块老化试验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光模块老化试验设备,包括有试验机本体及控制系统,试验机本体上设置有温箱、及设置在温箱一侧的配电箱,温箱内部设置有双层叠放设置的内箱,内箱的内部设有试验舱,通过把试验箱体的内箱设计为双层叠放的结构,并在内箱与试验舱之间设置循环风道,在循环风道内设置风机和加热管,试验舱的左右两侧设置带有蜂窝导流孔的通风导流板,通过风机的吹风把内箱内的气流在循环风道内强制循环,且均匀分散,使其试验箱体的内箱内部的温度保持均衡;箱体内的测试板和测试模块采用多个均匀分布,测试数据互不影响,单个光模块检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系统,发现异常可精准记录。发现异常可精准记录。发现异常可精准记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光模块老化试验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光模块老化试验
,特指一种新型光模块老化试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日趋广泛的运用,光网络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更加凸显,由于光网络品质很大程度上受到光模块质量的影响,因而进行批量生产时,通过对光模块进行老化,提前暴露出会在寿命终止前出现异常的光模块,需要采用到专用的光模块试验箱。
[0003]在现有的光模块试验箱进行实际使用过程中,加热时,箱内温度不均匀,且升温速度较慢,温度波动不稳定;测试模块非独立设置,不方便在线维护,不易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光模块老化试验设备,其结构设计科学,通过把试验箱体的内箱设计为双层叠放的结构,并在内箱与试验舱之间设置循环风道,在循环风道内设置风机和加热管,试验舱的左右两侧设置带有蜂窝导流孔的通风导流板,通过风机的吹风把内箱内的气流在循环风道内强制循环,且均匀分散,使其试验箱体的内箱内部的温度保持均衡;箱体内的测试板和测试模块采用多个均匀分布,测试数据互不影响,单个光模块检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系统,发现异常可精准记录。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新型光模块老化试验设备,包括有试验机本体及控制系统,试验机本体上设置有温箱、及设置在温箱一侧的配电箱,温箱一侧边的顶部设置有排风扇,温箱内部设置有双层叠放设置的内箱,内箱的正侧面设置有箱门,箱门的一侧边与温箱活动连接,箱门的另一侧设置有锁扣,箱门的中间设置有透视窗,试验机本体的底部四个角均设置有万向轮地脚,配电箱与箱门统一方向的正面设置有操控屏和电源开关。
[0006]所述的内箱的箱体内部设置有试验舱,试验舱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通风导流板,通风导流板上设置有若干个蜂窝导流孔,通风导流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等高层叠设置的托盘,托盘上设置有若干个等距设置的测试板,测试板上设置有测试模块,内箱的箱体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模块,内箱的箱体背部设置有若干个测试通信模块。
[0007]所述的内箱的外壁与试验舱的壁面之间设置有循环风道,循环风道为左风道、右风道和上风道组成,右风道内设置有通风板,通风板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网孔,通风板与内箱右侧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风机,风机与通风板相邻的一侧面设置有发热管,风机内的风叶与循环风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内箱右侧的通风导流板和通风板之间的背部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
[0008]所述的循环风电机和进风口为左右两组平行设置。
[0009]本技术有益效果为:一种新型光模块老化试验设备,包括有试验机本体及控制系统,试验机本体上设置有温箱、及设置在温箱一侧的配电箱,温箱内部设置有双层叠放设置的内箱,内箱的内部设有试验舱,通过把试验箱体的内箱设计为双层叠放的结构,并在
内箱与试验舱之间设置循环风道,在循环风道内设置风机和加热管,试验舱的左右两侧设置带有蜂窝导流孔的通风导流板,通过风机的吹风把内箱内的气流在循环风道内强制循环,且均匀分散,使其试验箱体的内箱内部的温度保持均衡;箱体内的测试板和测试模块采用多个均匀分布,测试数据互不影响,单个光模块检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系统,发现异常可精准记录。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温箱部分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温箱部分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技术内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本技术内箱部分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新型光模块老化试验设备包括:包括有试验机本体1及控制系统,试验机本体1上设置有温箱2、及设置在温箱2一侧的配电箱3,温箱2一侧边的顶部设置有排风扇4,温箱2内部设置有双层叠放设置的内箱20,内箱20的正侧面设置有箱门5,箱门5的一侧边与温箱2活动连接,箱门5的另一侧设置有锁扣6,箱门的中间设置有透视窗7,试验机本体1的底部四个角均设置有万向轮地脚8,配电箱3 与箱门5统一方向的正面设置有操控屏31和电源开关32。
[0016]所述的内箱20的箱体内部设置有试验舱200,试验舱20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通风导流板201,通风导流板201上设置有若干个蜂窝导流孔,通风导流板201上设置有若干个等高层叠设置的托盘23,托盘23上设置有若干个等距设置的测试板24,测试板24上设置有测试模块25,内箱20的箱体内部设置有温度传感模块,内箱20的箱体背部设置有若干个测试通信模块 27。
[0017]所述的内箱20的外壁与试验舱200的壁面之间设置有循环风道2000,循环风道2000为左风道、右风道和上风道组成,右风道内设置有通风板202,通风板202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网孔,通风板202与内箱20右侧的外壁,之间设置有风机28,风机28与通风板202相邻的一侧面设置有发热管29,风机28内的风叶与循环风电机21的主轴固定连接,内箱20右侧的通风导流板201和通风板202之间的背部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26。
[0018]所述的循环风电机21和进风口22为左右两组平行设置。
[0019]工作流程及技术特点:
[0020]本技术一种新型光模块老化试验设备,通过把试验箱体的内箱20 设计为双层叠放的结构,内箱20的内部设有试验舱200,并在内箱20与试验舱200之间设置循环风道2000,循环风道2000为左风道、右风道和上风道组成,试验舱200两侧的左风道、右风道为出风和回风通道,并且在右风道内安装有发热管29和风机28,通过两组上下平行设置的风机28可快速将气流通过通风导流板201整面送风和回风。
[0021]工作时,风机28开始工作,温箱20内的气流经过循环风道2000开始强制循环(气流运动方向如图4所示),新气流从进风口22进右风道,经过发热管29后经过温箱20上部的上
风道再流经至左风道,经过内箱20左侧的通风导流板201进入到内箱20内部,气流通过通风导流板201上面的若干个蜂窝孔均匀分散在整个试验舱200内部,试验舱200内部的气流再通过右侧的通风导流板201流出,一部分通过背部的通风孔26排出箱体,另一部分通过通风板202的下端的网孔流至进风口22的位置进行循环,内箱20内部内部的温度通过温度传感模块传输给控制系统,进而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发热管29的温度,保证温箱20内温度为设定恒温状态;箱体内的测试板和测试模块采用多个等高层叠设置的托盘2和多个等距设置的测试板24,箱体内的测试板和测试模块采用多个均匀分布,测试数据互不影响,单个光模块检测数据实时传输到系统,发现异常可精准记录。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光模块老化试验设备,包括有试验机本体(1)及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试验机本体(1)上设置有温箱(2)、及设置在温箱(2)一侧的配电箱(3),温箱(2)一侧边的顶部设置有排风扇(4),温箱(2)内部设置有双层叠放设置的内箱(20),内箱(20)的正侧面设置有箱门(5),箱门(5)的一侧边与温箱(2)活动连接,箱门(5)的另一侧设置有锁扣(6),箱门的中间设置有透视窗(7),试验机本体(1)的底部四个角均设置有万向轮地脚(8),配电箱(3)与箱门(5)统一方向的正面设置有操控屏(31)和电源开关(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光模块老化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箱(20)的箱体内部设置有试验舱(200),试验舱(20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通风导流板(201),通风导流板(201)上设置有若干个蜂窝导流孔,通风导流板(201)上设置有若干个等高层叠设置的托盘(23),托盘(23)上设置有若干个等距设置的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克军林海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贝尔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