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机、装载机主机及装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234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升机、装载机主机及装载机,包括基板、升降架、至少两个第一链条传动机构和第一驱动组件,升降架沿上下向延伸,并沿上下向活动设基板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一链条传动机构分别与基板两侧的升降架连接,第一链条传动机构中,第一链条沿上下向延伸,两端分别固定在升降架的上下两端,固定架固定在基板上,三个第一链轮沿上下向间隔转动设于固定架上,第一转轴与其中一个第一链轮同轴固定连接,第一链条从上至下依次穿设于相邻的两个第一链轮之间与三个第一链轮啮合;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转轴转动。利用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链轮转动来带动链条在链轮之间上下活动,有序将高空中的袋包运送至低处,保护袋包不会被摔坏。坏。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机、装载机主机及装载机


[0001]本技术涉及码垛包装车的
,尤其涉及一种提升机、装载机主机及装载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也得到飞速发展,化肥饲料行业作为新兴产业也迅速发展,对传统输送、码包方式都带来巨大的变革。特别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化肥、饲料生产厂家已经在输送和码垛环节逐步实现全自动化无人化设备,而装车还是采用人工作业。相对于传统的人工装车方式,自动装车可以极大的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所以亟需寻求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且高效的自动装车方案。
[0003]传统的袋包码包都需要使袋包与车厢内壁对齐堆叠,袋包若不能紧靠车厢内壁码放,则会影响行车安全、缩小汽车的储运空间,从而提高运输成本并降低了作业效率。另一方面,化肥袋包的运输车厢一般墙体较高,若码包设备无法进入到车厢内进行低空作业而高空放包则会出现颗粒破碎及袋包破裂的风险,不利于生产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升机、装载机主机及装载机,旨在解决现有高空放包导致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提升机,包括:
[0006]基板,水平设置;
[0007]升降架,沿上下向延伸设置,所述升降架沿上下向活动设于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升降架的下端用于固定待升降部件;
[0008]至少两个第一链条传动机构,分别与位于所述基板相对两侧的所述升降架连接,每一所述第一链条传动机构均包括第一链条、固定架、三个第一链轮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链条沿上下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链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升降架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基板上,三个所述第一链轮沿上下向间隔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每一所述第一链轮均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链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链条从上至下依次穿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链轮之间与三个所述第一链轮啮合;以及,
[0009]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二链条传动机构,每一所述第二链条传动机构均包括:
[0011]两个轴承座,间隔固定于所述基板上;
[0012]第二转轴,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
[0013]第二链轮,同轴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上;
[0014]第三链轮,同轴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以及,
[0015]第二链条,呈环形绕设于所述第二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的外侧。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
[0017]第一传动齿轮,同轴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轴上;
[0018]第二传动齿轮,同轴固定于另一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以及,
[0019]第一驱动电机,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0020]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分别驱动两个所述第一转轴或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0021]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两个张紧结构,两个所述张紧结构与两个所述第二链条传动机构一一对应;
[0022]每一所述张紧结构均包括:
[0023]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在所述基板上;
[0024]张紧轮,所述张紧轮转动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张紧轮与所述第二链条的下端啮合。
[0025]可选地,所述第一链条传动机构设有四个,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所述第一链条传动机构,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一链条传动机构共用一个所述第一转轴。
[002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装载机主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提升机。
[0027]可选地,还包括:
[0028]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中间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通道,所述提升机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安装于所述通道内;
[0029]两个齿条,间隔设于所述通道的两侧,两个所述齿条固定在所述支撑平台上;以及,
[0030]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连接轴、至少两个齿轮和第二驱动组件,连接轴与所述基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齿轮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并分别与两个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连接轴转动。
[0031]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
[0032]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基板上;
[0033]第四链轮,同轴固定于所述连接轴上;
[0034]第五链轮,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以及,
[0035]第三链条,呈环形绕设于所述第四链轮和所述第五链轮的外侧。
[003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装载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装载机主机。
[0037]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提升机中利用第一驱动组件驱动任意一个第一链轮转动来带动链条在链轮之间上下活动,从而带动升降架上下活动,进而实现升降架下端固定的待升降部件沿上下向活动,从而有序将高空中的袋包运送至低处,从而保护袋包不会被摔坏。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提升机一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0039]图2是图1中的A

A的剖面示意图;
[0040]图3是图1中的俯视示意图。
[0041]图中:提升机100、基板1、升降架2、第一链条传动机构3、第一链条31、固定架32、第一链轮33、第一转轴34、第一驱动组件4、第二链条传动机构41、轴承座411、第二转轴412、第二链轮413、第三链轮414、第二链条415、第一传动齿轮416、第二传动齿轮417、第一驱动电机418、张紧结构42、支撑架421、张紧轮422、装载机主机200、支撑平台210、通道211、齿条220、驱动装置230、连接轴231、齿轮232、第二驱动组件233、第二驱动电机233a、第四链轮233b、第五链轮233c、第三链条233d。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0043]请参考图1

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升机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升降架2、至少两个第一链条传动机构3和第一驱动组件4,所述基本水平设置,升降架2沿上下向延伸设置,所述升降架2沿上下向活动设于所述基板1的相对两侧,所述升降架2的下端用于固定待升降部件;两个第一链条传动机构3分别与位于所述基板1相对两侧的所述升降架2连接,每一所述第一链条传动机构3均包括第一链条31、固定架32、三个第一链轮33和第一转轴34,所述第一链条31沿上下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链条3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升降架2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架32固定在所述基板1上,三个所述第一链轮33沿上下向间隔设于所述固定架32上,每一所述第一链轮33均与所述固定架3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34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水平设置;升降架,沿上下向延伸设置,所述升降架沿上下向活动设于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升降架的下端用于固定待升降部件;至少两个第一链条传动机构,分别与位于所述基板相对两侧的所述升降架连接,每一所述第一链条传动机构均包括第一链条、固定架、三个第一链轮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链条沿上下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链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升降架的上下两端,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基板上,三个所述第一链轮沿上下向间隔设于所述固定架上,每一所述第一链轮均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链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链条从上至下依次穿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链轮之间与三个所述第一链轮啮合;以及,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二链条传动机构,每一所述第二链条传动机构均包括:两个轴承座,间隔固定于所述基板上;第二转轴,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第二链轮,同轴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第三链轮,同轴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上;以及,第二链条,呈环形绕设于所述第二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的外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传动齿轮,同轴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轴上;第二传动齿轮,同轴固定于另一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以及,第一驱动电机,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转轴转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两个第一驱动电机,分别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泽明邓援超彭鹏李慧翔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优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