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208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线路板组件包括线路板、软板、支架和补强板,软板包括悬臂部和连接部,悬臂部环绕在线路板外并与线路板形成容置空间,悬臂部具有连接部分,连接部连接于连接部分,且从连接部分向线路板的方向弯折并与线路板电连接,支架设置于线路板上并位于容置空间内,补强板位于容置空间内,补强板连接于支架,且从支架向连接部分的方向弯折,补强板至少部分贴合连接于连接部分。通过设置支架和补强板,可提高补强板对软板的定型效果,进而使得软板的定型效果更好,结构稳定性更好,以确保防抖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成像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芯片防抖技术,通常是将感光芯片设于线路板上,并通过软板和线路板的电连接实现外部电路的电连接,从而在进行防抖的过程中,线路板会随感光芯片运动,并拉扯软板,从而软板会发生形变以确保线路板和外部电路之间的电连接。
[0003]随着科技的发展,软板的形状也变得多样化,软板的形状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平板状而可以为弯折状。而对于弯折状的软板而言,由于软板本身材质的影响,弯折后的软板会存在回弹的情况,导致软板的定型效果较差,容易影响防抖效果,所以如何优化软板的定型效果是本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路板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具有定型效果好、结构稳定性高的软板,防抖效果优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线路板组件,线路板组件包括线路板、软板、支架和补强板,所述软板包括悬臂部和连接部,所述悬臂部环绕在所述线路板外并与所述线路板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悬臂部具有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且从所述连接部分向所述线路板的方向弯折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补强板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补强板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补强板至少部分贴合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
[0006]通过设置支架和补强板,并将支架设置于用于承载感光芯片的线路板上,从而在芯片防抖的过程中,支架能够和线路板、感光芯片一起进行防抖运动,以避免支架影响防抖运动的进行,同时还将补强板连接于支架和软板的悬臂部,使得补强板能够借助支架固定在线路板上,以使补强板能够受到线路板的约束,从而使得补强板在受到软板恢复平面状的作用力时不易发生形变,以提高补强板对软板的定型效果,进而使得软板的定型效果更好,结构稳定性更好,不仅能够确保防抖效果;而且还能解决因软板定型效果较差导致软板容易倾斜、偏移而导致软板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减小软板占用的空间,实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0007]另外,在组装线路板组件时,可先将支架设置于线路板上,并将补强板连接于支架,然后弯折软板形成悬臂部和连接部,并将悬臂部的连接部分贴附于补强板,此过程中,由于补强板相对固定,软板通过弯折贴附在补强板上,因此可降低软板和补强板的贴附公差,进而提升软板和补强板之间的配合精度,有利于悬臂部和连接部的连接处保持良好的平整度,提高摄像模组的防抖驱动精度,改善防抖效果。进一步地,还可以消除补强板的厚度公差的影响,有利于减小软板占用的空间,实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0008]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补强板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成角度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均贴合连接于所述悬臂部,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悬臂部向所述支架的方向弯折并与所述支架连接。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利用补强板控制悬臂部的连接部分的形状,以改变悬臂部的形状,以满足不同防抖运动情况下对悬臂部形状的需求。
[0009]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部分自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处沿远离所述支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为α,α满足以下条件式:175deg≤α<180deg。由于大部分摄像模组在进行防抖运动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会沿支架向连接部分的方向进行反复运动,故通过采用上述实施方式且满足条件式时,有利于减小悬臂部发生形变所需的作用力,即降低悬臂部和连接部之间的应力,降低断裂的风险。低于条件式下限时,悬臂部发生形变的作用力容易导致第二部分和悬臂部的贴合边缘受力过大,悬臂部变形严重,断裂风险高。
[001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架和所述补强板一体成型。可以知道的是,当支架和补强板采用分体设置,采用胶水实现二者之间的连接时,一方面,补强板单独成型,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治具进行弯折处理,此时容易产生较大的弯折成型公差,另一方面,补强板和支架在粘合过程中,贴合平整度难以保证,存在较大的组装公差。因此,当支架和补强板采用模内注塑工艺实现二者一体成型后,可以取消治具弯折补强板的步骤,简化工艺流程,且由于模内注塑工艺形成弯折的补强板的成型公差小,故可有效降低补强板的弯折成型公差,进一步的,由于支架和补强板之间无需进行贴附处理,故可消除补强板和支架的组装公差,综上,软板和补强板之间的配合精度得到提升,有利于软板的连接处保持良好的平整度,提高摄像模组的防抖驱动精度,改善防抖效果。
[0011]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悬臂部设有镂空部。通过对悬臂部进行镂空处理形成镂空部,相当于将单条较宽的悬臂部分解为多个更细的悬臂部,以降低悬臂部的弹性模量,并可以提高悬臂部的柔软性,减小变形阻力,以使悬臂部更容易被拉伸发生形变,减小感光芯片进行防抖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从而可以提高防抖的响应速度,以确保防抖效果。
[0012]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悬臂部包括多个子悬臂部,多个所述子悬臂部依次连接,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悬臂部成角度设置,以与所述线路板形成所述容置空间,至少一所述子悬臂部设有所述镂空部,所述镂空部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子悬臂部的弯折处错开。相较于相邻的两个子悬臂部的弯折处设置镂空部的方案而言,弯折处的结构强度更高,子悬臂部的定型效果更好,故弯折悬臂部形成子悬臂部的工艺难度更小,更易于和辅助结构配合,形成稳定的弯折区域。
[0013]第二方面,本技术公开一种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包括镜头组件、感光芯片、第一方面所述的线路板组件以及防抖马达,所述感光芯片设于所述镜头组件的像侧,所述感光芯片设于所述线路板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所述防抖马达用于驱动所述感光芯片运动以进行芯片防抖。具备所述线路板组件的摄像模组具有定型效果好、结构稳定性高的软板,防抖效果优良。
[001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悬臂部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所述连接部分,以使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悬臂部的第一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镜头组件连接。可以知道的是,连接部分到悬臂部的第二端部的长度为有效受力区域,决定
软板在感光芯片进行防抖运动时发生形变的难易程度,即当连接部分到悬臂部的第二端部的长度越长,软板在感光芯片进行防抖运动时发生形变需要克服的材料应力越小,从而减小感光芯片在进行防抖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而更容易进行防抖运动,有利于提高防抖响应速度;当连接部分到悬臂部的第二端部的长度越短,软板在感光芯片进行防抖运动时发生形变需要克服的材料应力越大,从而增大感光芯片在进行防抖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进而使得感光芯片难以进行防抖运动,防抖响应速度较慢。因此,相较于连接部和悬臂部的中部连接的方案而言,通过限定连接部和悬臂部的第一端部连接,能够使连接部分到第二端部的长度最大,悬臂部的长度得到充分利用,软板在感光芯片进行防抖运动时仅需要克服较小的材料应力便可发生形变,从而使得感光芯片在进行防抖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板;软板,所述软板包括悬臂部和连接部,所述悬臂部环绕在所述线路板外并与所述线路板形成容置空间,所述悬臂部具有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且从所述连接部分向所述线路板的方向弯折并与所述线路板电连接;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线路板上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以及补强板,所述补强板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补强板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补强板至少部分贴合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成角度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均贴合连接于所述连接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从所述连接部分向所述支架的方向弯折并与所述支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自与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处沿远离所述支架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夹角为α,α满足以下条件式:175deg≤α≤179de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和所述补强板一体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部设有镂空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路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部包括多个子悬臂部,多个所述子悬臂部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明刘燕妮马忠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晶浩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