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外加压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76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治疗各种类型髌骨骨折的髌骨外加压固定器,由一个支承环1和一组通过螺杆2、光杆5、螺母4相联接的固定爪3组成。该固定器能有效地保证骨折面对合良好,固定可靠,并能满足不同类型的髌骨骨折的整复固定之要求。(*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治疗各种类型髌骨骨折的外加压固定器。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由于股四头肌的强大拉力给整复与固定带来较大困难。目前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和器具有几种如钢丝内固定,克氏针加钢丝内固定,加压骑缝钉,髌骨记忆整复器,部分髌骨切除和全髌切除,以及用于体外整复复位的抓髌器等。就抓髌器而言,目前国内有四种。中国专利CN86101448A所述的其中一种“抓髌器”,目的在于提供用于髌骨横断骨折、下极骨折及无严重压缩移位的粉碎性骨折的外用复位固定器,其构成为支承螺杆、加压螺母、加压罩、支承座、抓髌钩和转动轴,其不足之处是,高而不稳;固定爪的运动轨迹为弧形,弧形运动的力分解为水平分力与垂直向下的力,后者作用于髌骨边缘致使骨折块翻转;并且,由于髌骨本身不是圆形,势必有爪不能起到固定作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髌骨外加压固定器,该固定器能有效地保证骨折面对合良好、固定可靠,并满足不同类型髌骨骨折的整复固定之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髌骨外加压固定器由一个支承环和一组通过螺杆、光杆、螺母相联接的固定爪组成。支承环的外壁上钻有不等分的4-8对螺孔,与之相匹配,支承环上可通过4-8根螺杆和光杆按需联接4-8个固定爪。固定爪的上部为长方体,其上设有两个与支承环的螺孔孔距相同的过孔,下部为蟹爪钳,其张角以55-65°为宜,中部由细圆柱过渡联接。按照上述组装而成的髌骨外加压固定器,在使用时可旋转螺杆,使固定爪沿光杆轴线作离心或向心移动,达需要位置时,再旋紧螺母锁紧。附图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和工作情况作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髌骨外加压固定器由一个支承环1和一组通过螺杆2、光杆5、螺母4相联接的固定爪3组成。本实施例中,支承环为直径30mm,厚4mm,高15mm的圆柱环;固定爪则由厚为3mm的OOCr18Ni13MO3板材制成,下部的蟹爪钳之张角为60°以便蟹爪钳能较好地抓持髌骨边缘。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髌固骨骨折线的情况确定在支承环上安放固定爪的枚数与位置,一般安4极,在各爪抓持住髌缘后从各方向拧紧螺杆使各固定爪沿光杆向心性直线运动,从而产生向心聚合力,加压固定髌骨骨折块。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骨折断端因骨吸收而使骨折缝增宽时,可在X线监视下再次紧固螺杆进行加压,加压固定髌骨直至固定稳固后锁紧各爪,从而消除骨折间隙,使骨折能顺利愈合。如果是粉碎性骨折,则需根据骨折线方向适当增加固定爪枚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固定调节装置在体外,调节距离可精确到0.1mm,在X线监视下能方便地根据需要施行加压,骨折愈合后在体外便可拔除固定爪,不需再次切开。2、各固定爪按骨折线情况安装后,紧固过程中蟹爪钳的运动轨迹为向心直线运动,使各骨块向心挤压,蟹爪钳上下两齿紧抱髌骨边缘,固定可靠。3、固定爪器总体移动范围35~60mm能满足成人不同大小髌骨要求;总体紧固力可达28~35kgf足以对抗股四头肌拉力,术后不需石膏固定,利于患肢的功能锻练。是中西医动静结合治疗骨折的体现。4、蟹爪钳立足于‘卡、压’不刺入已破碎的髌骨造成新的损伤,有利于骨折愈合。爪外缘光滑园纯,不损伤髌股关节软骨。5、本器矮、轻,利于携带。使用后显露在体外部份高30mm之内,外径小于60mm,不妨碍穿长裤。重150~20006、本器可反复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髌骨外加压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一个支承环1和一组通过螺杆2、光杆5、螺母4相联接的固定爪3。2.按照利要求1所述的髌骨外加压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支承环1的外壁上不等分的钻有4-8对螺孔。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髌骨外加压定器,其特征在于固定爪3的上部为长方体,其上设有两个与支承环的孔距相同的过孔,下部为蟹爪钳,中部由细圆柱过渡联接。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治疗各种类型髌骨骨折的髌骨外加压固定器,由一个支承环1和一组通过螺杆2、光杆5、螺母4相联接的固定爪3组成。该固定器能有效地保证骨折面对合良好,固定可靠,并能满足不同类型的髌骨骨折的整复固定之要求。文档编号A61B17/60GK2103998SQ91230078公开日1992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10日专利技术者陈龙 申请人:重庆钢铁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髌骨外加压固定器,其特征在于一个支承环1和一组通过螺杆2、光杆5、螺母4相联接的固定爪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钢铁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