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73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7
本申请涉及机械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箱,包括:轴承箱主体,轴承箱主体包括:外壳;主轴,主轴位于外壳内部,主轴和外壳之间形成有一环形的第一腔;以及轴承,轴承连接于外壳和主轴之间;其中,主轴内部具有第二腔,在主轴上开设有流道,通过流道使得第一腔与第二腔连通;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冷却轴承箱主体,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模块,冷却模块包括:叶轮组件,叶轮组件位于主轴的端部,叶轮组件连接于外壳上,叶轮组件作用于第二腔,使得第二腔中形成负压,从而使得位于第一腔内的空气经过流道从主轴的端部排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轴承箱的冷却系统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轴承箱的冷却效果的技术效果。提高轴承箱的冷却效果的技术效果。提高轴承箱的冷却效果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箱


[0001]本申请涉及机械零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箱。

技术介绍

[0002]在晶棒线切机实际切片过程当中,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振动值等参数会直接影响晶片的BOW和WARP等值,降低产品质量,而决定设备运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设备运行温度,一旦温度过高,可能导致轴承抱死,磨损加重,轴承箱整个报废无法使用。
[0003]现有技术中,轴承箱的冷却装置只是对轴承箱外壳进行冷却,一般为:通过在外壳的两端打通孔,使冷却水贯穿轴承箱外壳的方式进行冷却,也有对主轴进行水冷的方式,但大多数也只是针对单侧,对轴承箱的冷却效果不佳。
[0004]因此,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轴承箱的冷却系统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轴承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轴承箱的冷却系统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轴承箱的冷却效果的技术效果。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轴承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轴承箱,包括:轴承箱主体,所述轴承箱主体包括:外壳;主轴,所述主轴位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主轴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一环形的第一腔;以及轴承,所述轴承连接于所述外壳和所述主轴之间;其中,所述主轴内部具有第二腔,在所述主轴上开设有流道,通过所述流道使得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用于冷却所述轴承箱主体,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包括: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位于所述主轴的端部,所述叶轮组件连接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叶轮组件作用于所述第二腔,使得所述第二腔中形成负压,从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一腔内的空气经过所述流道进入所述第二腔并从主轴的端部排出。
[0008]作为优选,所述流道的开设方向与所述主轴所在方向相垂直。
[0009]作为优选,所述流道具有多个,所述流道均匀开设于所述主轴上。
[0010]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连接所述外壳或容置于所述第一腔内,用于检测所述轴承箱主体的温度;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轴承箱主体的温度判断是否超出阈值,并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冷却模块运行;其中,在所述轴承箱主体温度大于阈值时,所述叶轮组件受控于所述主控模块而运行,使得位于所述第一腔内的空气经过所述流道从主轴的端部排出。
[0011]作为优选,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位于所述主轴的端部,所述导流筒连接于所述外壳上,且所述导流筒的内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蜗壳,所述蜗壳连接于所述导流筒上,所述蜗壳内具有螺旋排气道,所述螺旋排气道与所述导流筒连通;叶轮,所述叶轮容置于所述导流筒的内腔,所述叶轮用于在第二腔内形成负压;以及电机,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叶轮的轴向,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叶轮旋转,所述电机受控于所述主控模块。
[0012]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筒的直径由靠近主轴的一端到远离主轴的一端逐渐增大。
[0013]作为优选,所述叶轮组件还包括:滤板,所述滤板位于所述主轴和所述叶轮之间,所述滤板连接于所述外壳或所述导流筒上。
[0014]作为优选,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于所述外壳上或容置于所述第一腔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模块。
[0015]作为优选,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获取单元,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检测模块的温度检测值;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温度检测值判断是否超出阈值;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判断单元,若所述温度检测值超出阈值时,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冷却模块运行。
[0016]作为优选,所述轴承箱主体具有两个,两个所述轴承箱主体并列布置且两个所述轴承箱的主轴端部连接,使得两个所述主轴的第二腔连通;其中,所述冷却系统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轴承箱主体上。
[001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8]1、本申请在主轴上开设流道,使得主轴外圈的第一腔和主轴内圈的第二腔连通,通过叶轮组件在第二腔中形成负压,将热空气不断从主轴的端部排出,冷空气不断进入第一腔中,形成空气的循环,冷空气对主轴和轴承进行冷却,在空气循环过程中将热量带走,降低轴承箱主体的温度,防止轴承箱主体温度过高而出现抱死现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轴承箱的冷却系统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轴承箱的冷却效果的技术效果。
[0019]2、检测模块检测轴承箱主体的温度,主控模块获取并判断检测的温度值,在温度值超出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冷却模块工作,实现轴承箱主体在温度过高时自动冷却,使轴承箱主体在高速高载的情况下保持恒定的温度运行。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申请所述轴承箱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2是本申请所述轴承箱的正视向剖视图;
[0022]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
[0023]图4是本申请所述轴承箱的冷却模块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00、轴承箱主体;110、外壳;111、盖板;120、主轴;121、流道;130、轴承;140、第一腔;150、第二腔;210、冷却模块;211、叶轮组件;2111、导流筒;2112、滤板;2113、叶轮;2114、蜗壳;2115、螺旋排气道;2116、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6]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轴承箱的冷却系统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轴承箱的冷却效果的技术效果。
[0028]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9]一种轴承箱,如图1所示,包括轴承箱主体100和冷却系统,轴承箱主体100用于作为旋转的箱体零件,应用于其他机械机构中;冷却系统连接于轴承箱主体100上,用于轴承箱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箱主体,所述轴承箱主体包括:外壳;主轴,所述主轴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主轴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有一环形的第一腔;以及轴承,所述轴承连接于所述外壳和所述主轴之间;其中,所述主轴内部具有第二腔,在所述主轴上开设有流道,通过所述流道使得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用于冷却所述轴承箱主体,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包括: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位于所述主轴的端部,所述叶轮组件连接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叶轮组件作用于所述第二腔,使得所述第二腔中形成负压,从而使得位于所述第一腔内的空气经过所述流道进入所述第二腔并从主轴的端部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的开设方向与所述主轴所在方向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具有多个,所述流道均匀开设于所述主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连接所述外壳或容置于所述第一腔内,用于检测所述轴承箱主体的温度;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轴承箱主体的温度判断是否超出阈值,并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冷却模块运行;其中,在所述轴承箱主体温度大于阈值时,所述叶轮组件受控于所述主控模块而运行,使得位于所述第一腔内的空气经过所述流道从主轴的端部排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位于所述主轴的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沈兴潮张子枭郑峰君易庆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鸿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