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底解卡易打捞防砂一体化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52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田机械防砂管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底解卡易打捞防砂一体化管柱。包括自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油管和可退式冲底解卡对扣捞矛,以及自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防砂悬挂器、防砂管和冲底解卡阀,且所述可退式冲底解卡对扣捞矛与防砂悬挂器可拆卸连接;所述可退式冲底解卡对扣捞矛底部自上至下依次连接有若干连续冲管和探底冲管。实现冲底解卡打捞防砂一体化,解决高强度出砂油水井机械防砂地层砂或充填砾石的抱死作用,减小防砂管柱后期打捞难度,缩短打捞周期,降低作业费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底解卡易打捞防砂一体化管柱


[0001]本技术涉及油田机械防砂管柱
,具体涉及一种冲底解卡易打捞防砂一体化管柱。

技术介绍

[0002]机械防砂主要有滤砂管防砂和充填防砂,具有防砂强度高、有效期长、不受井段长度限制、防砂适应性强等优点,在胜利油田分公司得到广泛应用。后期因出砂需要打捞防砂管柱时,目前的机械防砂管柱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需要先下冲管冲出滤砂管或绕丝筛管中心管内及以上的地层砂或充填砂,再下专用打捞工具打捞,作业周期长;二是由于滤砂管或绕丝筛管和套管之间环空的地层砂或充填砂对防砂管柱的抱死作用,直接打捞解卡负荷大,打捞困难。目前常用先套铣后打捞的方法。出砂严重的油井需要多次套铣、打捞,增加了作业周期,采油时率低,如果解卡不成功甚至会造成大修事故或者导致油井报废。
[0003]目前存在的防砂管柱有多种,如申请号为CN201420829019.2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油井防砂管冲砂底部解卡阀;如申请号为CN201921069805.6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易打捞防砂管柱;如申请号为CN201711178575.2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筛管防砂管柱及其解卡方法。
[0004]然而上述方案都有如下缺陷:后期因地层出砂打捞防砂管时,普遍存在先冲中心管、后下打捞工具打捞防砂管柱,增加作业工序,作业周期长。
[0005]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冲底解卡打捞防砂一体化管柱,实现冲底解卡打捞防砂一体化,解决高强度出砂油水井机械防砂地层砂或充填砾石的抱死作用,减小防砂管柱后期打捞难度,缩短打捞周期,降低作业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冲底解卡易打捞防砂一体化管柱,实现冲底解卡打捞防砂一体化,解决高强度出砂油水井机械防砂地层砂或充填砾石的抱死作用,减小防砂管柱后期打捞难度,缩短打捞周期,降低作业费用。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冲底解卡易打捞防砂一体化管柱,包括自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油管和可退式冲底解卡对扣捞矛,以及自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防砂悬挂器、防砂管和冲底解卡阀,且所述可退式冲底解卡对扣捞矛与防砂悬挂器可拆卸连接;
[0009]所述可退式冲底解卡对扣捞矛底部自上至下依次连接有若干连续冲管和探底冲管。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可退式冲底解卡对扣捞矛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接头和换向导轨,所述第一上接头、换向导轨、连续冲管和探底冲管均中空设置;
[0011]所述换向导轨周向方向开设有若干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内滑动连接有换向销钉,所述换向导轨外侧套接有与换向销钉固定连接的护帽,所述护帽顶端与上接头底部之间设
置有第一弹簧;
[0012]所述护帽底部设置有花瓣对扣,所述换向导轨末端周向方向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锥体头,所述花瓣对扣设置有若干锥面花瓣且均位于两锥体头之间。
[0013]当油管向下运动进行打捞时,第一弹簧能够保证花瓣对扣的前推力,使锥面花瓣前端的锥面与锥体头实现紧密贴合,从而能够保证下压负荷时花瓣对扣能够顺利向外膨胀并与被打捞的工具实现对扣。所述换向销钉通过轨道槽限位,通过轨道销钉在轨道槽内的上下运动实现花瓣对扣的对扣打捞与退口。
[0014]作为优化,所述油管、第一上接头、换向导轨、连续冲管与探底冲管均通过丝扣固定连接,所述花瓣对扣与护帽通过丝扣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可退式冲底解卡对扣捞矛底部悬挂有冲砂内管,所述换向导轨上的锥体头下方开设有与冲砂内管连通的对扣后反冲洗液流通道。
[0016]作为优化,所述冲砂内管比防砂管长0.5米。
[0017]冲底解卡阀与防砂管先期随着防砂工艺管柱下入井内,保证防砂管的密封性,完成生产工艺。后期防砂管失效后可退式冲底解卡对扣捞矛配合冲砂内管打开冲底解卡阀进行底部冲砂解卡并完成防砂管对扣打捞。
[0018]进一步地,所述冲底解卡阀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上接头、壳体和第二下接头,所述壳体、第二上接头和第二下接头均中空设置;
[0019]所述壳体内开设有活塞槽,所述活塞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底部设置有密封花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上窄下宽的密封花瓣导向槽,所述活塞底部与活塞槽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活塞外侧套接有若干O型圈;
[0020]所述壳体周向方向开设有若干与活塞槽上方连通的反冲洗出液通道;
[0021]当活塞位于活塞槽最上端时,此时活塞正好将反冲洗出液通道遮挡,并且活塞上O型圈对反冲洗出液通道进行密封;当活塞向下移动时,不再对反冲洗出液通道遮挡、密封。其中O型圈不仅可以保证反冲洗出液通道的密封,而且因其自身润滑作用,还能保证第二弹簧的回弹力。在活塞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密封花瓣在密封花瓣导向槽内向下运动并逐渐打开。
[0022]所述第二下接头与壳体之间设置有二级防砂挡板。
[0023]作为优化,所述第二上接头与第二下接头均通过丝扣与壳体固定连接,且所述二级防砂挡板通过第二下接头与壳体之间的丝扣挤压连接,所述密封花瓣与活塞通过丝扣固定连接。
[0024]防砂管和冲底解卡阀的结合体位于套管内,当可退式冲底解卡对扣捞矛与防砂悬挂器固定连接时,所述冲砂内管位于连续冲管与防砂管之间;所述探底冲管位于冲底解卡阀正中且将密封花瓣打开。
[0025]冲洗路径:对扣后反冲洗液流通道

冲砂内管

冲底解卡阀

反冲洗出液通道

套管

探底冲管

连续冲管

可退式冲底解卡对扣捞矛内部

油管内部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1、实现冲底解卡打捞防砂一体化,消除高强度出砂油水井机械防砂地层砂或充填砾石的抱死作用,减小防砂管柱后期打捞难度,缩短打捞周期,降低作业费用;
[0028]2、在防砂管底部设置冲底解卡阀,采用二级密封提高密封性:第一级密封为密封
花瓣,具有线性密封,起挡砂作用;第二级密封为防砂挡板;后期冲底打捞时打开冲底解卡阀,冲出防砂管与套管之间环空的地层砂或充填砂,实现防砂管高效解卡和快速打捞;
[0029]3、可退式冲底解卡对扣捞矛底部悬挂的冲砂内管具有反洗井通道,当因负荷原因解卡不成功时,下放油管并加压、旋转油管,可退式冲底解卡对扣捞矛的换向销钉上移,花瓣对扣与锥体头脱离,失去膨胀力,然后上提油管,花瓣对扣向内收缩并脱离防砂悬挂器,避免造成井下事故。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防砂留井管柱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技术的冲底解卡过程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的冲底解卡完成示意图;
[0033]图4为可退式冲底解卡对扣捞矛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冲底解卡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底解卡易打捞防砂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油管和可退式冲底解卡对扣捞矛,以及自上至下依次固定连接的防砂悬挂器、防砂管和冲底解卡阀,且所述可退式冲底解卡对扣捞矛与防砂悬挂器可拆卸连接;所述可退式冲底解卡对扣捞矛底部自上至下依次连接有若干连续冲管和探底冲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底解卡易打捞防砂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退式冲底解卡对扣捞矛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上接头和换向导轨,所述第一上接头、换向导轨、连续冲管和探底冲管均中空设置;所述换向导轨周向方向开设有若干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内滑动连接有换向销钉,所述换向导轨外侧套接有与换向销钉固定连接的护帽,所述护帽顶端与上接头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护帽底部设置有花瓣对扣,所述换向导轨末端周向方向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锥体头,所述花瓣对扣设置有若干锥面花瓣且均位于两锥体头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底解卡易打捞防砂一体化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第一上接头、换向导轨、连续冲管与探底冲管均通过丝扣固定连接,所述花瓣对扣与护帽通过丝扣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东旭姜涛滕学伟段志刚徐华静李玉斌郭天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