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275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7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天线,其中所述天线包括:由多层印制电路板按照预设堆叠参数堆叠而成的圆极化波选择组件、反射组件和馈源组件,其中,每层所述印制电路板上印刷有预设形状的金属线;所述圆极化波选择组件固定于所述反射组件的顶部,所述馈源组件贯穿于所述反射组件的底部,其中,所述反射组件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构成圆极化波的反射空间;所述馈源组件的口面位于所述反射空间中、朝向所述圆极化波选择组件。该天线紧凑结构、无副反射器遮挡、便于系统集成,减小了传统正馈双反射面系统的整体结构包络,且无辐射遮挡,可用于通信与测控应用方面。面。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


[0001]本说明书涉及卫星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天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卫星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天线作为电磁能量收发器,是整个通信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件。由于自由空间衰减的增大,在毫米波段实现高速数据传输要求天线具有高的方向性和天线增益,而反射面天线具有高的口径效率、较低的制造成本而受到毫米波应用的青睐。
[0003]在反射面天线中,透反器天线能够实现极低的焦径比而提供了一种特种反射面天线结构配置。在传统透反器天线中,采用抛物面反射组件作为天线罩,并在其中通过平行条带栅嵌入介质模具中实现极化选择功能。当馈源喇叭辐射电场矢量方向与金属条带平行时,该透反器体现为反射组件功能来反射来自馈源的辐射,而透反器正对放置一个极化扭转板来实现对向照射电磁波的极化扭转。
[0004]由于传统透反器天线中采用平行金属条带栅进行极化选择,上述工作原理只是针对线极化有效,而要在透反器天线中实现圆极化传输与辐射则需要新的天线结构配置、极化选择方式和极化选择结构。因此,亟需一种有效的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
[0006]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包括:由多层印制电路板11按照预设堆叠参数堆叠而成的圆极化波选择组件1、反射组件2和馈源组件3,其中,每层所述印制电路板11上印刷有预设形状的金属线111;所述圆极化波选择组件1固定于所述反射组件2的顶部,所述馈源组件3贯穿于所述反射组件2的底部,其中,所述反射组件2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构成圆极化波的反射空间21;所述馈源组件3的口面位于所述反射空间21中、朝向所述圆极化波选择组件1。
[0007]可选地,在所述天线的工作频段为Ka频段的情况下,多层所述印制电路板11的层数为2N,N为正整数;所述圆极化波选择组件1中前N层所述印制电路板11的金属面,与后N层所述印制电路板11的金属面相对设置;或者,在所述天线的工作频段为Ku频段的情况下,多层所述印制电路板11的层数为2M+1,M为自然数。
[0008]可选地,所述预设堆叠参数包括相邻两层所述印制电路板11之间的预设间隔和/或预设旋转角度。
[0009]可选地,相邻两层所述印制电路板11之间设置有指定厚度的泡沫板12,其中,所述指定厚度基于所述天线的工作频段确定。
[0010]可选地,所述预设形状为曲折形状;所述反射组件2为旋转对称抛物面的金属体;其中,所述反射组件2的底部设置有开孔22;所述馈源组件3穿过所述开孔22固定在所述反射组件2的底部。
[0011]可选地,所述馈源组件3由纵向槽喇叭31和圆极化馈源32级联构成;所述纵向槽喇叭31的口面位于所述反射空间21中、朝向所述圆极化波选择组件1。
[0012]可选地,所述馈源组件3包含两个端口33;所述两个端口33基于所述圆极化波选择组件1的透反射参数不同,处于收发工作模式或极化波束切换模式。
[0013]可选地,所述圆极化波选择组件1、所述反射组件2和所述馈源组件3构成密闭的反射空间21;所述馈源组件3的口面平行于所述圆极化波选择组件1。
[0014]可选地,所述天线还包括支撑组件4;所述圆极化波选择组件1通过所述支撑组件4固定于所述反射组件2的顶部。
[0015]可选地,所述支撑组件4为环形泡沫;所述支撑组件4一侧固定所述圆极化波选择组件1,所述支撑组件4的另一侧固定所述反射组件2的顶部边沿。
[0016]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天线,由多层印制电路板按照预设堆叠参数堆叠而成的圆极化波选择组件、反射组件和馈源组件,其中,每层所述印制电路板上印刷有预设形状的金属线;所述圆极化波选择组件固定于所述反射组件的顶部,所述馈源组件贯穿于所述反射组件的底部,其中,所述反射组件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构成圆极化波的反射空间;所述馈源组件的口面位于所述反射空间中、朝向所述圆极化波选择组件。通过在天线中实现圆极化传输与辐射,同时将工作频段覆盖Ka频段卫星通信频段的全部收发频率也将提升该天线的应用效率,实现了在Ka频段卫星通信设备中采用该天线来获取其优异的结构特性与电气性能,可以极大改进Ka频段卫星通信设备的机电综合性能与成本优势。此外,该天线紧凑结构、无副反射器遮挡、便于系统集成,减小了传统正馈双反射面系统的整体结构包络,且无辐射遮挡,可用于通信与测控应用方面。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反射面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A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设形状的金属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B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预设形状的金属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圆极化波选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书一个实施例的印制电路板的堆叠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书一个实施例的反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圆极化馈源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工作过程的流程图。
[0028]图11是本专利技术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测试天线的效果示意图。
[0029]图12是本专利技术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测试天线的效果示意图。
[0030]图13是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天线工作过程的流程图。
[0031]图14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圆极化波选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101

透反器,102

极化扭转板,103

馈源喇叭,1

圆极化波选择组件,11

印制电路板,111

金属线,12

泡沫板,2

反射组件,21

反射空间,22

开孔,3

馈源组件,31


向槽喇叭,32

圆极化馈源,33

端口,4

支撑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说明书。但是本说明书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说明书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说明书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34]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多层印制电路板(11)按照预设堆叠参数堆叠而成的圆极化波选择组件(1)、反射组件(2)和馈源组件(3),其中,每层所述印制电路板(11)上印刷有预设形状的金属线(111);所述圆极化波选择组件(1)固定于所述反射组件(2)的顶部,所述馈源组件(3)贯穿于所述反射组件(2)的底部,其中,所述反射组件(2)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构成圆极化波的反射空间(21);所述馈源组件(3)的口面位于所述反射空间(21)中、朝向所述圆极化波选择组件(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天线的工作频段为Ka频段的情况下,多层所述印制电路板(11)的层数为2N,N为正整数;所述圆极化波选择组件(1)中前N层所述印制电路板(11)的金属面,与后N层所述印制电路板(11)的金属面相对设置;或者,在所述天线的工作频段为Ku频段的情况下,多层所述印制电路板(11)的层数为2M+1,M为自然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堆叠参数包括相邻两层所述印制电路板(11)之间的预设间隔和/或预设旋转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所述印制电路板(11)之间设置有指定厚度的泡沫板(12),其中,所述指定厚度基于所述天线的工作频段确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涛李奇李菡许智
申请(专利权)人:银河航天西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