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铜、硫复杂氧化金银矿中高效回收有价成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122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铜、硫复杂氧化金银矿中高效回收有价成分系统,包括磨矿分级系统、铜、硫闭路混选循环系统、铜、硫闭路浮选系统和浸出系统;铜、硫闭路混选循环系统包括铜硫粗选系统、铜硫扫选一系统、铜硫扫选二系统、铜硫精选一系统、铜硫精选二系统、铜硫精选三系统;铜、硫闭路浮选系统包括铜粗选系统、铜扫选一系统、铜扫选二系统、铜精选一系统、铜精选二系统和铜精选三系统;浸出系统包括浸出一系统和浸出二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含铜、硫复杂氧化金银矿,能够高效综合回收金、银、铜、硫,生产成本低且金银回收率高。产成本低且金银回收率高。产成本低且金银回收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铜、硫复杂氧化金银矿中高效回收有价成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含铜、硫复杂氧化金银矿中高效回收有价成分系统,所属选矿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含铜、硫复杂氧化金银矿是由于矿体上部硫化铜、金银矿石在有氧和水存在下,经过长期氧化反应,大部分被氧化为氧化矿而存在下来,而少部分硫化矿未得到充分氧化,分散于氧化矿石中,一般情况下,越接近地平面,氧化程度越高,往深部向硫化矿过渡,因此中部矿石性质较为复杂,该部分矿石,各有价成分难以有效回收,如何使有价成分得到高效综合利用,也是选矿研究领域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之一。
[0003]由于该部分矿石含铜、硫较高,但由于氧化程度较高,采用传统的浮选与氰化炭浆工艺回收,金银回收指标均不理想。传统的是通过炭浸法提取金银,即,两段碱浸预处理作业为在碱浸槽中加入6~8kg/t的石灰,碱浸槽底部充气,配合机械搅拌,使硫化矿物表面钝化,最后氰化炭浆工艺回收金银,由于钝化程度不彻底,部分硫化矿仍然存在与矿浆中溶解氧和氰化钠反应的几率,造成金银回收指标均不理想,氰化钠消耗量也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其金银回收率分别仅为65%、10%左右,且有价成分铜、硫未得到综合回收利用。
[0004]在此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除硫以提升金银回收率,往往需要加入大量的石灰(传统的一般加入6~8kg/t的石灰就可以,现在需要加入25~30kg/t的石灰),将硫铁矿表面钝化,但是大量的硫酸钙生成会导致矿浆的粘度增大。矿浆在单纯的机械搅拌桨、外部充气等方式下难以与各反应因素良好的结合,一是矿浆中用于反应发生的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由6~8mg/L降低至3~5mg/L),二是添加的NaCN难以快速均匀的扩散于金银等反应矿物表面,而被矿浆中溶解的大量铜、硫离子消耗,三是活性炭会因大量吸附钙盐导致出现钙化现象进而比重增大沉积在浸出槽底部,活性炭大量表面难与矿浆中金银络合离子接触,导致吸附率降低。特别在炭浆工艺后续工艺中载金银活性炭表面被大量钙盐粘附,金银的解吸电解作业无法正常开展,造成无法进行生产。
[0005]针对从含硫较高的金银矿中回收金银,采用最广泛的工艺是对矿石进行预处理去除硫,通常可采用酸化氧化

碱浸调浆

炭浆回收金银工艺,或氧化焙烧

碱浸调浆

炭浆回收金银工艺。该类预处理

炭浆工艺虽然可提升金银作业回收率,但此类方法针对目前选厂改造工作量较大,还要引进强酸或火法焙烧工艺,对环境影响较大,改造工作的开展也不易进行。且焙烧工艺投入成本较大,后续还需处理焙烧产生的废气问题,整个处理工序较繁琐、复杂是摆在矿山企业面前的迫切难题。因此如何从含硫较高的金银矿中综合浸出回收金银,在既保证技术指标同时又保证经济指标的前提下,是该类矿山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寻求科学合理及效果显著的处理方法是回收此类矿产中有价成分的关键。
[0006]在含铜量高的氧化金银矿中,铜以硫化铜和氧化铜的形式存在,在选矿领域硫化铜一般采用浮选回收,而氧化铜采用浮选法相对较难回收,因此与氧化铜和其它氧化物连生的金银也难以用浮选法回收,然而,在采用氰化浸出法提取金银过程中,氧化铜和大部分
硫化铜在氰化物溶液中容易氧化和溶解,消耗大量的氰化钠和溶解氧,严重影响金银的氰化浸出,且铜氰络合物会沉淀在金银颗粒表面,阻碍氰根离子与金银表明接触,影响金银浸出率。总之,对这类复杂矿石,采用单一的手段难以获得较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含铜、硫复杂氧化金银矿中高效回收有价成分系统,针对含铜、硫复杂氧化金银矿,在铜、硫品位较低情况下,获得合格含金银铜精矿和硫精矿,同时,降低炭浆法提金银过程中溶解度较高铜、硫化合物的影响,降低氰化钠和石灰消耗量,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金银回收率,达到高效综合回收金、银、铜、硫及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
[0008]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含铜、硫复杂氧化金银矿中高效回收有价成分系统,包括磨矿分级系统、铜、硫闭路混选循环系统、铜、硫闭路浮选系统和浸出系统;
[0009]铜、硫闭路混选循环系统包括铜硫粗选系统、铜硫扫选一系统、铜硫扫选二系统、铜硫精选一系统、铜硫精选二系统、铜硫精选三系统,铜硫粗选系统、铜硫扫选一系统、铜硫扫选二系统、铜硫精选一系统、铜硫精选二系统、铜硫精选三系统中的浮选槽从右往左依次为第一级浮选槽、第二级浮选槽
……
最后一级浮选槽。
[0010]磨矿分级系统通过搅拌桶与铜硫粗选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粗选系统的最后一级浮选槽尾矿出口与铜硫扫选一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扫选一系统的最后一级浮选槽尾矿出口与铜硫扫选二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扫选二系统最后一级浮选槽尾矿出口与浸出一系统连接;
[0011]铜硫扫选二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与铜硫扫选一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扫选一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与铜硫粗选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
[0012]铜硫粗选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通过第二泵池、矿浆泵和搅拌桶与铜硫精选一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精选一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与铜硫精选二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精选二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与铜硫精选三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精选三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通过搅拌桶与铜、硫闭路浮选系统;
[0013]铜硫精选三系统尾矿出口与铜硫精选二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精选二系统尾矿出口与铜硫精选一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精选一系统尾矿出口与铜硫粗选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
[0014]铜、硫闭路浮选系统包括铜粗选系统、铜扫选一系统、铜扫选二系统、铜精选一系统、铜精选二系统和铜精选三系统,铜粗选系统、铜扫选一系统、铜扫选二系统、铜精选一系统、铜精选二系统和铜精选三系统中的浮选槽从右往左依次为第一级浮选槽、第二级浮选槽
……
最后一级浮选槽。
[0015]铜硫精选三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通过搅拌桶与铜粗选系统第一级浮选槽的进料口连接,铜粗选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与铜精选一系统第一级浮选槽的进料口连接,铜精选一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与铜精选二系统第一级浮选槽的进料口连接,铜精选二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与铜精选三系统第一级浮选槽的进料口连接,铜精选三系统精矿出口为铜精矿;
[0016]铜精选三系统尾矿出口与铜精选二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精选二系
统尾矿出口与铜精选一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精选一系统尾矿出口与铜粗选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粗选系统尾矿出口与铜扫选一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扫选一系统尾矿出口与铜扫选二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扫选二系统尾矿出口与浓密机进料口连接;铜扫选二系统精矿出口汇总后与铜扫选一系统第一级浮选槽的进料口连接,铜扫选一系统精矿出口汇总后与铜粗选系统第一级浮选槽的进料口连接;
[00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铜、硫复杂氧化金银矿中高效回收有价成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磨矿分级系统、铜、硫闭路混选循环系统、铜、硫闭路浮选系统和浸出系统;铜、硫闭路混选循环系统包括铜硫粗选系统、铜硫扫选一系统、铜硫扫选二系统、铜硫精选一系统、铜硫精选二系统、铜硫精选三系统,磨矿分级系统通过搅拌桶与铜硫粗选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粗选系统的最后一级浮选槽尾矿出口与铜硫扫选一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扫选一系统的最后一级浮选槽尾矿出口与铜硫扫选二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扫选二系统最后一级浮选槽尾矿出口与浸出一系统连接;铜硫扫选二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与铜硫扫选一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扫选一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与铜硫粗选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粗选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通过第二泵池、矿浆泵和搅拌桶与铜硫精选一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精选一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与铜硫精选二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精选二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与铜硫精选三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精选三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通过搅拌桶与铜、硫闭路浮选系统;铜硫精选三系统尾矿出口与铜硫精选二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精选二系统尾矿出口与铜硫精选一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精选一系统尾矿出口与铜硫粗选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硫闭路浮选系统包括铜粗选系统、铜扫选一系统、铜扫选二系统、铜精选一系统、铜精选二系统和铜精选三系统,铜硫精选三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通过搅拌桶与铜粗选系统第一级浮选槽的进料口连接,铜粗选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与铜精选一系统第一级浮选槽的进料口连接,铜精选一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与铜精选二系统第一级浮选槽的进料口连接,铜精选二系统的精矿出口汇总后与铜精选三系统第一级浮选槽的进料口连接,铜精选三系统精矿出口为铜精矿;铜精选三系统尾矿出口与铜精选二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精选二系统尾矿出口与铜精选一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精选一系统尾矿出口与铜粗选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粗选系统尾矿出口与铜扫选一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扫选一系统尾矿出口与铜扫选二系统的第一级浮选槽进料口连接,铜扫选二系统尾矿出口与浓密机进料口连接;铜扫选二系统精矿出口汇总后与铜扫选一系统第一级浮选槽的进料口连接,铜扫选一系统精矿出口汇总后与铜粗选系统第一级浮选槽的进料口连接;浓密机底部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亚雄段胜红代生权谢恩龙汪勇高起方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