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的阻尼互济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并网逆变器控制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的阻尼互济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新能源密集汇入电网易触发宽频振荡风险。目前,常采用逆变器阻抗重塑法抑制电压源逆变器
‑
电网耦合系统宽频振荡现象,但该方法无法抑制超过逆变器奈奎斯特频率以上的高频谐振现象。针对并网逆变器系统稳定性分析问题,常用的方法是阻抗分析法,在宽频振荡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有多种振荡抑制措施,主要可分为并网逆变器自身阻抗塑造和在公共耦合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外接阻尼装置。
[0003]针对并网逆变器自身阻抗塑造方法,可通过优化并网逆变器控制参数和方法,减少负阻尼区域、以及通过修改采样方式如即时采样等方法减小计算延时,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但会导致采样信号的混叠以及占空比损失,通过校正输出阻抗只能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抑制宽频谐振,且调整控制方法和参数的适用范围十分有限。
[0004]外接阻尼装置可在PCC点处并联有源阻尼器,进行阻抗校正可使并网逆变器在更宽的频率范围内保持电阻特性,但是在以上抑制宽频振荡的方法中,需要直接在并网逆变器控制结构上进行调整,通用性较差,而在PCC点处并联有源阻尼器会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的阻尼互济控制方法,旨在减少建设成本的同时,利用新能源发电在时间尺度上的互补特征,将逆变器在间歇阶段重塑为有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的阻尼互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环节中增设有源阻尼器控制支路,包括陷波器和虚拟电阻环节;步骤2:采集LCL型并网逆变器的并网电流i2(t)、电容电流i
C
(t),以及公共耦合点电压u
pcc
(t),公共耦合点电压u
pcc
(t)通过锁相环生成电流环的基波电流参考值i
2ref
(t);将采集的电容电流i
C
(t)反馈到电流环的输出,阻尼LCL型逆变器的自身谐振;步骤3:将公共耦合点电压u
pcc
(t)通过陷波器,滤掉基波及主要背景谐波,获取谐波电压值u
pcch
(t);将谐波电压值u
pcch
(t)送入虚拟电阻环节,输出谐波电流参考值i
h_ref
(t);将谐波电流参考值i
h_ref
(t)作为控制的输入;步骤4:根据开关频率与功率的关系,在有源阻尼器模式和额定工作模式两种工作模式间切换,控制结构无需改变;步骤5:当多台新能源逆变器并联时,具有有源阻尼器功能的并网逆变器运行于有源阻尼器模式,以增强其余工作于额定工作模式的并网逆变器稳定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并网逆变器的阻尼互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基波电流参考值i
2ref
(t)由时域量作拉普拉斯变换,得到其频域量i
2ref
(s)计算如下:(1)其中,I
m
为基波电流参考值幅值,u
pcc
(s)为采集的公共耦合点电压值u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鹏,鲁清源,王顺亮,刘天琪,魏磊,吴子豪,王若谷,王辰曦,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