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金属自润滑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1088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金属自润滑轴承,包括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上贯通设置有若干碗状的放置孔,每个所述放置孔内设置有一润滑柱,所述润滑柱呈鼓形,且所述放置孔仅与所述润滑柱的下部接触,所述轴承内圈的外壁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润滑柱的上部卡接在所述卡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鼓形的润滑柱、放置孔和轴承外圈,使得润滑柱不会脱出,保证了产品的润滑稳定性,同时还提高了安全性。同时还提高了安全性。同时还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金属自润滑轴承


[0001]本技术涉及自润滑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双金属自润滑轴承。

技术介绍

[0002]双金属自润滑轴承具有承载能力高,耐冲击,耐高温,自润滑能力强等特点,特别适用于重载,低速,往复或摆动等难以润滑和形成油膜的场合,并且双金属自润滑轴承还可通过镶嵌石墨、PTFE等材料进一步提升润滑性能。
[0003]但是,现有的镶嵌方式多为通过胶水将固体镶嵌材料粘接在预设的孔中,当双金属自润滑轴承被用于高冲击的情况下时,频繁的震动,极易导致粘接的固体镶嵌材料松脱,影响润滑性能,甚至影响轴承运行的安全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样一种结构进行改善,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金属自润滑轴承,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双金属自润滑轴承,包括轴承内圈,所述轴承内圈上贯通设置有若干碗状的放置孔,每个所述放置孔内设置有一润滑柱,所述润滑柱呈鼓形,且所述放置孔仅与所述润滑柱的下部接触,所述轴承内圈的外壁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外圈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卡槽,所述润滑柱的上部卡接在所述卡槽中。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轴承内圈用于承载转动轴,以实现轴承的功能;放置孔用于设置润滑柱,且使得润滑柱无法向轴承内圈的内部方向落出;润滑柱用于提高润滑性能;轴承外圈通过卡槽对润滑柱限位,使得润滑柱的位置固定;卡槽还可用于放置润滑脂。
[0007]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润滑柱的形状对应,且所述卡槽的与所述润滑柱的上部接触。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卡槽的截面形状与润滑柱的形状对应,使得安装轴承外圈后,润滑柱无法在润滑柱的轴向方向上移动,同时,使得润滑柱与所述放置孔保持精密接触。
[0009]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外圈的长度为所述轴承内圈的长度的一半,两个所述轴承外圈互相接触。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轴承外圈的长度为轴承内圈的长度的一半,且两个所述轴承外圈互相接触,可以使得两个所述轴承外圈相互定位,令安装更为准确。
[0011]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轴承外圈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环状的固定台阶,所述固定台阶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轴承内圈的侧面上设置有对应数量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的位置和第二固定孔的位置对应。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台阶用于将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固定在一起。
[0013]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承内圈的内壁上设置有自润滑层。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自润滑层的设置,用于提升本技术的润滑性能。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台阶的内径大于所述轴承内圈的内径。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台阶的内径大于所述轴承内圈的内径,使得固定台阶不与转动轴接触,从而使得转动轴与润滑层和润滑柱充分接触。
[001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金属自润滑轴承,与现有技术相比:
[0018]1.本技术通过设置鼓形的润滑柱、放置孔和轴承外圈,使得润滑柱不会脱出,保证了产品的润滑稳定性,同时还提高了安全性;
[0019]2.本技术的润滑柱可更换好,且若有润滑柱碎裂在放置孔中,放置孔的清理也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A

A面剖视图。
[0024]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10

轴承内圈;101

放置孔;102

第二固定孔;20

润滑柱;30

轴承外圈;301

卡槽;302

固定台阶;303

第一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6]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金属自润滑轴承,包括轴承内圈10,所述轴承内圈10上贯通设置有若干碗状的放置孔101,每个所述放置孔101内设置有一润滑柱20,所述润滑柱20呈鼓形,且所述放置孔101仅与所述润滑柱20的下部接触,所述轴承内圈10的外壁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轴承外圈30,所述轴承外圈3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卡槽301,所述润滑柱20的上部卡接在所述卡槽301中。其中,所述放置孔101有三排,每排有十二个,且相邻的两排润滑柱20交错设置;所述润滑柱20上下对称,其直径最大的位置位于中部;放置孔101的深度为润滑柱20的高度的一半,且所述放置孔101顶部的直径与所述润滑脂最大的直径一致;所述卡槽301的数量与每排所述放置孔101的数量对应,为十二个;优选的,所述润滑柱20的材质为石墨或PTFE,且所述润滑柱20通过胶水与所述放置孔101粘接。
[0027]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金属自润滑轴承,所述卡槽301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润滑柱20的形状对应,且所述卡槽301的与所述润滑柱20的上部接触。其中,卡槽301的截面形状为倒扣的碗状。
[0028]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金属自润滑轴承,所述轴承外圈30的长度为所述轴承内圈10的长度的一半,两个所述轴承外圈30互相接触。其中,轴承外圈30的内径与轴承内圈10的外径一致。
[0029]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金属自润滑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外圈30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环状的固定台阶302,所述固定台阶302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固定孔303,所述轴承内圈10的侧面上设置有对应数量的第二固定孔102,所述第一固定孔303的位置和
第二固定孔102的位置对应。其中,第一固定孔303的数量优选为4个,且所述四个第一固定孔303均匀设置;第二固定孔102的位置与第一固定孔303的数量一致,位置对应。
[0030]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金属自润滑轴承,所述轴承内圈10的内壁上设置有自润滑层。其中,润滑层的材质为铅锡青铜合金,采用粉末烧结的方式结合至轴承内圈10。
[003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双金属自润滑轴承,所述固定台阶302的内径大于所述轴承内圈10的内径。
[003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
[0033]a)将本技术安装至轴承座上,并将转动轴与本技术配合安装,使得转动轴与轴承内圈间隙配合;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自润滑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内圈(10),所述轴承内圈(10)上贯通设置有若干碗状的放置孔(101),每个所述放置孔(101)内设置有一润滑柱(20),所述润滑柱(20)呈鼓形,且所述放置孔(101)仅与所述润滑柱(20)的下部接触,所述轴承内圈(10)的外壁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轴承外圈(30),所述轴承外圈(30)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卡槽(301),所述润滑柱(20)的上部卡接在所述卡槽(301)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金属自润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01)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润滑柱(20)的形状对应,且所述卡槽(301)的与所述润滑柱(20)的上部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金属自润滑轴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路路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鼎义互动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