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跑鞋鞋底的支撑板、跑鞋鞋底及跑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089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跑鞋鞋底的支撑板、跑鞋鞋底及跑鞋,支撑板由碳纤维一体铺设而成,其设有适于支撑趾跖关节前部的第一支撑段和适于支撑趾跖关节后部的第二支撑段,第一支撑段自第二支撑段的前端向前以预设曲率向下延伸。跑鞋鞋底包括中底和上述支撑板,支撑板嵌置于中底内。跑鞋采用上述跑鞋鞋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撑板、跑鞋鞋底及跑鞋,可实现更低的冲击力、更大的回弹性、更小的跑步力量损失和更高的运动效率。的运动效率。的运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跑鞋鞋底的支撑板、跑鞋鞋底及跑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跑鞋鞋底的支撑板、跑鞋鞋底及跑鞋。

技术介绍

[0002]马拉松是一项长距离的跑步运动,一双合适的跑鞋能够降低跑步对足部的损伤和提升跑步成绩。为了兼顾鞋底的回弹性能和支撑性能,市面上有一类鞋底,在中底中加入了支撑板,支撑板例如可以采用碳纤维支撑板,碳纤维支撑板通常是采用多层碳纤维压制而成,其硬度大于中底,具有一定的刚度,以抵抗鞋底的弯曲形变,而弯曲形变之后又能快速回弹。现有的这种跑鞋鞋底,碳纤维板的设置,虽然能够提升鞋底的支撑性能,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鞋底的弹性和缓震性能,无法满足跑者对跑鞋舒适度、缓震与回弹性的需求,且运动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跑鞋鞋底的支撑板、跑鞋鞋底及跑鞋,可实现更低的冲击力、更大的回弹性、更小的跑步力量损失和更高的运动效率。
[000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技术方案一,一种用于跑鞋鞋底的支撑板,其由碳纤维一体铺设而成,其设有适于支撑趾跖关节前部的第一支撑段和适于支撑趾跖关节后部的第二支撑段,所述第一支撑段自第二支撑段的前端向前以预设曲率向下延伸。
[0006]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二,技术方案二中,所述第一支撑段适于支撑近节趾骨;定义第一近节趾骨前端和第五近节趾骨前端的连线为第一线段,定义第一近节趾骨末端和第五近节趾骨末端的连线为第二线段,定义第一线段的中点和第二线段的中点的连线为第三线段,所述第三线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8

50
°

[0007]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三,技术方案三中,所述支撑板还设有第三支撑段,所述第三支撑段自第一支撑段的前端以预设曲率向前延伸并适于支撑中节趾骨和远节趾骨;所述第二支撑段还适于支撑足弓和后跟。
[0008]基于技术方案三,还设有技术方案四,技术方案四中,所述第二支撑段始终高于第三支撑段,所述第二支撑段沿前后方向向上凸起且所述第二支撑段的前侧向下向前弯曲并适于支撑趾跖关节后部,所述第一支撑段的曲率大于第二支撑段前侧的曲率,所述第三支撑段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
[0009]技术方案五,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跑鞋鞋底,包括中底和如技术方案四所述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嵌置于所述中底。
[0010]基于技术方案五,还设有技术方案六,技术方案六中,所述中底的前侧形成楔形开口,所述第一支撑段和第三支撑段均位于所述楔形开口内。
[0011]基于技术方案六,还设有技术方案七,技术方案七中,所述中底包括上层中底和下
层中底,所述支撑板贴合于下层中底的上表面,所述上层中底自前向后依次设有连为一体的第一区和第二区,所述第一区自后向前以预设曲率向上延伸并与第一支撑段之间形成楔形开口,所述第二区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二支撑段的形状相适配的限位槽,所述第二支撑段贴合于限位槽的槽底。
[0012]基于技术方案七,还设有技术方案八,技术方案八中,所述上层中底沿其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向下凹陷形成适于容置足部的凹陷区。
[0013]技术方案九,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跑鞋,其采用技术方案五至八中任一项所述的跑鞋鞋底。
[0014]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技术方案一中,趾跖关节区域一般对应于趾骨和跖骨区域,趾跖关节的前部则对应于趾骨区域,趾跖关节的后部则对应于跖骨区域,一般跑鞋鞋底的支撑板都会将对应于趾跖关节前部区域的支撑段设置为平直段或使其自后向前倾斜向上延伸,以更符合人体足部形状,本技术方案将支撑趾跖关节前部的第一支撑段设置为自第二支撑段的前端向前以预设曲率向下延伸,在跑步的过程中,作为主要发力点的趾跖关节会下压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的过渡区,第一支撑段的结构设计使得支撑板在受到向下的压力时支撑板具有形变空间,即支撑板受压形变,在运动的过程中,支撑板受压形变,而在随后的蹬地过程中,支撑板可产生向上的回弹力,从而实现了更佳的能量传递效率、更低的冲击力、更好的回弹性和更小的跑步力量损失,从而提升运动效率,且缓震性能佳;此外,碳纤维铺设而成的支撑板可改善鞋底的弯折刚度,从而减小鞋底弯折时间,在启动与跑步过程中更为迅速和安全。
[0016]2、技术方案二中,第一支撑段支撑近节趾骨,保证了支撑板在趾跖关节区域受压时形变;第三线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8

50
°
,使得支撑板的曲率不至于过大,从而保证了对脚部的支撑性,同时具有更好的回弹性。
[0017]3、技术方案三中,第二支撑段和第三支撑段的设置保证了对人体足部的良好支撑。
[0018]4、技术方案四中,第二支撑段始终高于第三支撑段,第二支撑段沿前后方向向上凸起,第三支撑段沿前后方向向下凹陷,更为符合人体脚部的形状,可保证对前掌部、足弓部和后跟部良好的支撑效果,保证脚底各部位的稳定性,由此提升穿着舒适度,加工更为简单;第二支撑段的前侧向下向前弯曲并适于支撑趾跖关节后部,第一支撑段的曲率大于第二支撑段前侧的曲率,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的过渡处即位于一向下向前延伸的曲面上,且趾跖关节的发力点对应于该曲面的拐点,从而使得该曲面具有最大的形变效果,进一步增大了支撑板的回弹性。
[0019]5、技术方案五中,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跑鞋鞋底,其包括上述的支撑板,因而具有与上相同的技术优势。
[0020]6、技术方案六中,中底的前侧形成楔形开口,楔形开口可以有效增加鞋底前掌部位的减震性能,给穿着者提供更好的缓冲保护,同时在跑步时中底的楔形开口由于受力会不断的开合,楔形开口闭合时,位于楔形开口内的第一支撑段和第三支撑段会再次被压住,从而再次带动支撑板形变,因此,在前脚掌先落地的跑步姿态中,第一支撑段的第二支撑段的过渡处会先受压带动支撑板产生第一次形变,随后趾骨落地时会带动第一支撑段和第三
支撑段依次下压并分别产生两次形变,也即,在跑步过程中,支撑板会发生三次形变,从而产生了多层次的回弹力,产生更好的回弹效果;此外,用户可从鞋子的前方观察到支撑板,提升了鞋底的科技感。
[0021]7、技术方案七中,跑步时,趾跖关节区域的压力传递至第一区和第二区的过渡处,并将压力继续传递至支撑板的第一支撑段和第二支撑段的过渡处,随后第一区下压并依次与第一支撑段和第三支撑段接触,使得第一支撑段和第三支撑段分别再次受力带动支撑板形变,从而保证了在跑步过程中,支撑板发生三次形变,从而产生更好的回弹效果;第二区的下表面设有与第二支撑段的形状相适配的限位槽,第二支撑段贴合于限位槽的槽底,可限制支撑板沿前后方向和鞋底的宽度方向运动,鞋底的结构更为稳定,保证了支撑板的助推效果。
[0022]8、技术方案八中,由于鞋底的结构,脚的前侧悬空,在跑步过程中容易向内扭转或向外扭转,上层中底且沿其前后方向和宽度方向向下凹陷形成适于容置足部的凹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跑鞋鞋底的支撑板(10),其由碳纤维一体铺设而成,其特征是,其设有适于支撑趾跖关节前部的第一支撑段(11)和适于支撑趾跖关节后部的第二支撑段(12),所述第一支撑段(11)自第二支撑段(12)的前端向前以预设曲率向下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跑鞋鞋底的支撑板(10),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支撑段(11)适于支撑近节趾骨;定义第一近节趾骨前端和第五近节趾骨前端的连线为第一线段(111),定义第一近节趾骨末端和第五近节趾骨末端的连线为第二线段(112),定义第一线段(111)的中点和第二线段(112)的中点的连线为第三线段(113),所述第三线段(113)与水平面的夹角为8

50
°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跑鞋鞋底的支撑板(10),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10)还设有第三支撑段(13),所述第三支撑段(13)自第一支撑段(11)的前端以预设曲率向前延伸并适于支撑中节趾骨和远节趾骨;所述第二支撑段(12)还适于支撑足弓和后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运行鞋鞋底的支撑板(10),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支撑段(12)始终高于第三支撑段(13),所述第二支撑段(12)沿前后方向向上凸起且所述第二支撑段(12)的前侧向下向前弯曲并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渊博苏加明叶福泉郑志艺刘超曾全寿黄守东姚浩董斌焦提成朱家孝
申请(专利权)人: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