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活性焦的循环吸附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罐、第二过滤罐、连接管、入水管和气提系统,第二过滤罐的顶部通过连接管与第一过滤罐的底部连通,入水管与第二过滤罐的底部连通,气提系统包括泵气源、进气管和逆流管,进气管的两端分别与逆流管和所述泵气源连通,逆流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过滤罐的底部和第二过滤罐的顶部连通。第二过滤罐内的污水经连接管从第二过滤罐的顶部运动到第一过滤罐的底部,第一过滤罐底部的活性焦被抽到第二过滤罐的顶部,实现污水在第二过滤罐和第一过滤罐之间的运动方向和活性焦在第二过滤罐和第一过滤罐之间的运动方向相反,有利于活性焦充分吸附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内的污水的污染物。污染物。污染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活性焦的循环吸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活性焦的循环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活性焦是一种由褐煤为原料生产的具有大量功能基团的中孔丰富(2nm
‑
50nm)的碳吸附材料,由于中孔结构和功能基团的特点,使活性焦广泛用来处理污水,活性焦主要去除污水中的COD
Cr
、胶体和重金属等污染物,还可以用来调整污水的色度。
[0003]活性焦通过吸附的方式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当活性焦吸附的污染物足够多时,活性焦处于饱和状态,即不能继续吸附污染物。
[0004]在活性焦的吸附污水中污染物的工艺中,应当在活性焦还具有吸附性能之前更换活性焦,即将旧的活性焦取出,并加入新的活性焦。在实际应用活性焦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时,难以判断活性焦是否还具有吸附性能,因此,通常会在活性焦还具有吸附性能的时候更换活性焦,因此,造成了活性焦的浪费;若不及时更换活性焦,即活性焦不具有吸附性能后不更换活性焦,则无法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导致污水中的污染物的浓度超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活性焦的循环吸附装置,通过活性焦运动方向与污水水流方向相反,实现充分利用活性焦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用于活性焦的循环吸附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过滤罐、连接管、入水管和气提系统,至少两个过滤罐包括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所述第二过滤罐的顶部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过滤罐的底部连通,所述入水管与所述第二过滤罐的底部连通,所述气提系统包括泵气源、进气管和逆流管,所述进气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逆流管和所述泵气源连通,所述逆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滤罐的底部和所述第二过滤罐的顶部连通。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位于所述泵气源和所述逆流管之间。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设有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位于所述泵气源和所述阀门之间。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过滤罐与所述连接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罐与所述逆流管的连接处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罐与所述连接管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罐与所述逆流管的上方。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过滤罐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过滤罐的高度。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的底部均呈漏斗形状设置。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过滤罐的顶部设有第一刮除装置,所述第一
刮除装置包括第一刮板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罐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所述第一过滤罐内并与所述第一刮板连接。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过滤罐的顶部设有第二刮除装置,所述第二刮除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和与所述逆流管的开口对应设置的第二刮板,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罐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伸入第二过滤罐内并与所述第二刮板连接。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废料池,所述废料池与第二过滤罐之间设有抽取装置,所述抽取装置包括抽取管和安装在所述抽取管上的抽取泵,所述抽取管的一端与所述废料池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罐的底部连通。
[0016]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专利提供一种用于活性焦的循环吸附装置,使用时,从第一过滤罐的顶部加入活性焦,活性焦在第一过滤罐内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并下沉到第一过滤罐的底部,泵气源通过进气管将空气泵向逆流管,空气在逆流管内因压强的作用往第二过滤罐方向运动,使得进气管至第二过滤罐之间的压强小于进气管至第一过滤罐之间的压强,并且进气管至第二过滤罐之间的密度小于进气管至第一过滤罐之间的密度,可将第一过滤罐底部的活性焦抽到第二过滤罐的顶部;活性焦分别在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内从顶部向底部下沉,以便于活性焦吸附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内污水中的污染物;污水经入水管从第二过滤罐的底部通入第二过滤罐内,第一过滤罐内的污水从第一过滤罐的顶部流出,实现污水在第二过滤罐和第一过滤罐内均从底部向顶部运动,污水的运动方向与活性焦的运动方向相反,以便于活性焦充分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第二过滤罐内的污水经连接管从第二过滤罐的顶部运动到第一过滤罐的底部,第一过滤罐底部的活性焦被抽到第二过滤罐的顶部,实现污水在第二过滤罐和第一过滤罐之间的运动方向和活性焦在第二过滤罐和第一过滤罐之间的运动方向相反,有利于活性焦充分吸附第一过滤罐和第二过滤罐内的污水的污染物,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污水的过滤效率,降低从第一过滤罐内排出的污水的污染物浓度,另一方面,活性焦吸附至少两个过滤罐内污水的污染物,实现充分的利用活性焦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减少活性焦浪费,有利于节约成本,且从第一过滤罐流出的水水质稳定。
[0018]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19]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活性焦的循环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的用于活性焦的循环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第一过滤罐;11、出水管;2、第二过滤罐;3、连接管;4、入水管;5、气提系统;51、泵气源;52、进气管;521、阀门;522、储气罐;53、逆流管;531、喇叭口;6、第一刮除装置;61、第一电机;62、第一刮板;7、第二刮除装置;71、第二电机;72、第二刮板;8、废料池;9、抽取装置;91、抽取管;92、抽取泵;10、中间过滤罐。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其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0024]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实施方式的例子。
[0025]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参照图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活性焦的循环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过滤罐、连接管(3)、入水管(4)和气提系统(5),至少两个过滤罐包括第一过滤罐(1)和第二过滤罐(2),所述第二过滤罐(2)的顶部通过所述连接管(3)与所述第一过滤罐(1)的底部连通,所述入水管(4)与所述第二过滤罐(2)的底部连通,所述气提系统(5)包括泵气源(51)、进气管(52)和逆流管(53),所述进气管(5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逆流管(53)和所述泵气源(51)连通,所述逆流管(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过滤罐(1)的底部和所述第二过滤罐(2)的顶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活性焦的循环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52)设有阀门(521),所述阀门(521)位于所述泵气源(51)和所述逆流管(53)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活性焦的循环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52)设有储气罐(522),所述储气罐(522)位于所述泵气源(51)和所述阀门(52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活性焦的循环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罐(2)与所述连接管(3)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罐(2)与所述逆流管(53)的连接处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罐(1)与所述连接管(3)的连接处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罐(1)与所述逆流管(53)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活性焦的循环吸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琪,梁朋,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汇智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