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柜,涉及柜子技术领域,其包括柜体、柜门和智能系统,智能系统包括电源、控制器和至少一个功能模块,电源、控制器均设于柜体,每个柜门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功能模块,电源与控制器连接,各个功能模块均与控制器连接。将电源与控制器设在柜体上,柜门只设置功能模块,由此避免某个柜门因为设置了控制器而过线数量太多,每个柜门的过线数量都比较少,且不受设置了功能模块的柜门的数量的影响,因此可在更多柜门上设置功能模块,理论上设置功能模块的柜门的数量是不限的。而且由于柜门到柜体之间的过线数量较少,其线缆的线芯数量较少,线缆也就更细,便于弯折,电连接器的触点数量也更少,其尺寸相应地也更小,不会影响柜门的开合,也更为美观。更为美观。更为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柜
[0001]本技术涉及柜子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产品智能化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为舒适便利,智能化后的柜子也不例外。智能柜设有软硬件智能系统,可具有显示触摸、语音交互、镜面除雾、声音播放、柜内灯光等功能。
[0003]现有的智能柜,通常是单柜门的柜子,智能系统一般集成在柜门上,例如在柜门上加装镜子,其中集成了智能系统,智能系统一般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输入模块、显示模块、灯光模块、除雾模块、声音模块等。对于柜门数量较多的比较大的柜子,如需在其他储物格及其柜门上也设置功能模块,这些功能模块需要通过线缆连接电源及控制器,电源及控制器通常集成在其中一个柜门上(加装在该柜门的镜子上),这个柜门称为主柜门,因此其他柜门都需要走线到主柜门上,使得主柜门与柜体之间的过线数量非常多,限制了设置功能模块的柜门的数量。主柜门与柜体之间的过线数量太多,线缆就会变得很粗,不容易弯折,且为了便于柜门的维修,柜门与柜体之间通常设置连接器来过线,电连接器的触点数量也需要很多(一条线需要一个触点),尺寸因而也非常大,影响主柜门的开合,也极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柜,其可在更多柜门上设置功能模块。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1、智能柜,包括柜体、柜门和智能系统,智能系统包括电源、控制器和至少一个功能模块,电源、控制器均设于柜体,每个柜门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功能模块,电源与控制器连接,各个功能模块均与控制器连接。<br/>[0007]智能系统的功能模块都需要与控制器连接,因此控制器的电线数量是最多的,本技术的智能柜,将智能系统的电源与控制器设在柜体上,柜门只设置功能模块,由此避免某个柜门因为设置了控制器而过线数量太多,每个柜门的过线数量都比较少,且不受设置了功能模块的柜门的数量的影响,因此可在更多柜门上设置功能模块,理论上设置功能模块的柜门的数量是不限的。而且由于柜门到柜体之间的过线数量较少,其线缆的线芯数量较少,线缆也就更细,便于弯折,电连接器的触点数量也更少,其尺寸相应地也更小,不会影响柜门的开合,也更为美观。
[0008]2、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所述功能模块包括输入模块、显示模块,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设于同一个柜门。
[0009]3、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至少一个柜门设有镜面,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灯光模块、声音模块和用于给所述镜面除雾的除雾模块。
[0010]4、在技术方案1的基础上,还包括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通所述控制器与设于柜门的所述功能模块,电连接器包括公座和母座,公座设有插头,母座设有插槽,所述插头端部
设有可弹性伸缩的电性顶脚,所述插槽底部设有第一电接触面,电性顶脚与第一电接触面一一对应,电性顶脚端面设有用于与第一电接触面接触以通电的第二电接触面,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槽后,电性顶脚弹性顶住对应的第一电接触面以通电,第一电接触面与第二电接触面形状相匹配以使第二电接触面可与第一电接触面紧密接触从而增大第二电接触面与第一电接触面之间的接触面积。母座设第一电接触面,公座的电性顶脚设第二电接触面,公座与母座插接后,电性顶脚顶住对应的第一电接触面,采用面接触的方式替代现有技术中的线状接触,从而可以在更小的体积的情况下得到更大的接触面积,满足电气要求的前提下减小电连接器的体积。弹性的电性顶脚确保第一接触面与第二接触面充分接触,不至于因为做工误差导致未充分接触甚至未接触,第一电接触面与第二电接触面形状相匹配,确保两者之间可紧密接触,从而增大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
[0011]5、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第二电接触面的形状与第一电接触面的形状分别是相匹配的曲面。相比于平面,同样的投影面积的情况下,曲面的面积更大,因此曲面的第一电接触面和第二电接触面可提高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
[0012]6、在技术方案5的基础上,第二电接触面的形状与第一电接触面的形状分别是相匹配的球面。球面是曲面之一,其易于加工,加工成本低,接触面积大。
[0013]7、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插头侧面设有向外凸出的弹性卡凸,所述插槽侧面设有卡槽,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槽后,弹性卡凸卡入卡槽以使公座与母座稳固连接。相比于磁性连接的方式,这种连接结构可连接得更稳固。
[0014]8、在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弹性卡凸与卡槽均是环形的,弹性卡凸环绕所述插头外侧设置,卡槽环绕所述插槽侧面设置。环绕一周设置弹性卡凸,既可让连接更稳固,还可起到密封防水的效果。
[0015]9、在技术方案7的基础上,沿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槽的方向,弹性卡凸向外凸出的高度逐渐变大至最高点后再逐渐变小,以方便所述插头与所述插槽插拔。弹性卡凸的这种结构可在两个方向上有导引作用,如此在所述插头与所述插槽插拔过程中,弹性卡凸均可比较顺利滑出卡槽。
[0016]10、在技术方案4的基础上,所述插头设有防呆插销,所述插槽设有防呆插孔,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槽后,防呆插销插入防呆插孔以确保所述插头沿正确的方向插入所述插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智能柜的架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智能柜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智能柜的电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智能柜的电连接器的公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智能柜的电连接器的公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包括:
[0023]公座1,插头11,电性顶脚12,第二电接触面121,弹性卡凸13,防呆插销14;
[0024]母座2,插槽21,第一电接触面22,卡槽23,防呆插孔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作详细说明。
[00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柜包括柜体、柜门和智能系统,智能系统包括电源、控制器和多个功能模块,本实施例中,功能模块包括输入模块、显示模块、灯光模块、声音模块和除雾模块,电源、控制器和声音模块设在柜体上,柜门有3个,每个柜门都设有镜面,柜门1设有输入模块、显示模块、灯光模块和除雾模块,柜门2、柜门3均设有灯光模块和除雾模块,除雾模块可给镜面除雾。电源与控制器连接以向控制器及连接控制器的功能模块供电,各个功能模块均与控制器连接。每个功能模块需要2条电线来与控制器连接。智能系统的功能模块都需要与控制器连接,因此控制器的电线数量是最多的,将智能系统的电源与控制器设在柜体上,柜门只设置功能模块,由此避免某个柜门因为设置了控制器而过线数量太多,每个柜门的过线数量都比较少,且不受设置了功能模块的柜门的数量的影响,因此可在更多柜门上设置功能模块,理论上设置功能模块的柜门的数量是不限的。而且由于柜门到柜体之间的过线数量较少,其线缆的线芯数量较少,线缆也就更细,便于弯折,电连接器的触点数量也更少,其尺寸相应地也更小,不会影响柜门的开合,也更为美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柜,包括柜体、柜门和智能系统,其特征是,智能系统包括电源、控制器和至少一个功能模块,电源、控制器均设于柜体,每个柜门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功能模块,电源与控制器连接,各个功能模块均与控制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柜,其特征是,所述功能模块包括输入模块、显示模块,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设于同一个柜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柜,其特征是,至少一个柜门设有镜面,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灯光模块、声音模块和用于给所述镜面除雾的除雾模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柜,其特征是,还包括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通所述控制器与设于柜门的所述功能模块,电连接器包括公座和母座,公座设有插头,母座设有插槽,所述插头端部设有可弹性伸缩的电性顶脚,所述插槽底部设有第一电接触面,电性顶脚与第一电接触面一一对应,电性顶脚端面设有用于与第一电接触面接触以通电的第二电接触面,所述插头插入所述插槽后,电性顶脚弹性顶住对应的第一电接触面以通电,第一电接触面与第二电接触面形状相匹配以使第二电接触面可与第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翔鸿,刘兆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中协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