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马达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058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马达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马达座,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马达本体,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滑槽、转杆、旋钮、双向螺纹杆、第一移动块、第一夹板、第二移动块、第二夹板,所述滑槽开设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转杆通过第一轴承贯穿支撑板的一侧并延伸至滑槽的内部,所述旋钮固定连接在转杆的一端。通过转动旋钮能带动转杆转动,从而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双向螺纹杆转动会带动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做相对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马达本体进行夹持,使马达本体工作更加稳定,适合不同尺寸的马达本体,提高装置的实用性。置的实用性。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马达座


[0001]本技术涉及马达座
,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马达座。

技术介绍

[0002]“马达”为英语motor的音译,即为电动机、发动机。工作原理为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带动起动机转子旋转,转子上的小齿轮带动发动机飞轮旋转。电子启动器就是现在人们通常所指的马达,又称起动机。它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带动起动机转子旋转,转子上的小齿轮带动发动机飞轮旋转,从而带动曲轴转动而着车。具有瓷芯底座的新型低成本火花塞和启动器这两项零部件创新,奠定了汽车发展的技术基础。现有的马达基座只能安装相匹配的马达,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马达座,达到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马达座,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马达本体,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滑槽、转杆、旋钮、双向螺纹杆、第一移动块、第一夹板、第二移动块、第二夹板,所述滑槽开设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转杆通过第一轴承贯穿支撑板的一侧并延伸至滑槽的内部,所述旋钮固定连接在转杆的一端,所述双向螺纹杆与转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双向螺纹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设置在双向螺纹杆上并与双向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固定连接在第一移动块的顶部,所述第二移动块设置在双向螺纹杆上并与双向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夹板固定连接在第二移动块的顶部。
[000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阻尼器、减震弹簧、固定摩擦块、凹槽、滑杆、拉伸弹簧、滑块、移动摩擦块,所述阻尼器固定安装在底板的顶部,且阻尼器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套设在阻尼器上,减震弹簧的一端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减震弹簧另一端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摩擦块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部,所述凹槽开设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滑杆固定连接在凹槽的内壁两侧,所述拉伸弹簧套设在滑杆上,所述滑块设置在滑杆上并与滑杆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摩擦块固定连接在滑块的底部。
[000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开设有散热孔。
[000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对称设置在双向螺纹杆上。
[000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摩擦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防滑垫,所述移动摩擦块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防滑垫,且第二防滑垫和第一防滑垫滑动连接。
[000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的数量为四个,四个
所述安装孔设置在底板的四角。
[001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马达座。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通过转动旋钮能带动转杆转动,从而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双向螺纹杆转动会带动第一移动块和第二移动块做相对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马达本体进行夹持,使马达本体工作更加稳定,适合不同尺寸的马达本体,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0012](2)、本技术通过阻尼器和减震弹簧能在马达本体工作产生震动时进行减震,通过固定摩擦块和移动摩擦块之间的摩擦力能吸收马达本体工作产生的震动力,从而使减震机构减震效果更好,通过拉伸弹簧能带动移动摩擦块进行复位,使移动摩擦块的底部与固定摩擦块顶部始终存在摩擦力,从而使减震机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侧面剖视图。
[0016]图中:1、支撑板;2、马达本体;3、夹持机构;301、滑槽;302、转杆;303、旋钮;304、双向螺纹杆;305、第一移动块;306、第一夹板;307、第二移动块;308、第二夹板;4、底板;5、减震机构;501、阻尼器;502、减震弹簧;503、固定摩擦块;504、凹槽;505、滑杆;506、拉伸弹簧;507、滑块;508、移动摩擦块;6、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马达座,包括支撑
板1,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有马达本体2,支撑板1上设置有夹持机构3,夹持机构3包括滑槽301、转杆302、旋钮303、双向螺纹杆304、第一移动块305、第一夹板306、第二移动块307、第二夹板308,滑槽301开设在支撑板1的顶部,转杆302通过第一轴承贯穿支撑板1的一侧并延伸至滑槽301的内部,旋钮303固定连接在转杆302的一端,双向螺纹杆304与转杆3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双向螺纹杆304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滑槽301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移动块305设置在双向螺纹杆304上并与双向螺纹杆304螺纹连接,第一夹板306固定连接在第一移动块305的顶部,第二移动块307设置在双向螺纹杆304上并与双向螺纹杆304螺纹连接,第一移动块305和第二移动块307对称设置在双向螺纹杆304上,第二夹板308固定连接在第二移动块307的顶部,第一夹板306和第二夹板308上开设有散热孔,支撑板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4,底板4上开设有安装孔6,且安装孔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安装孔6设置在底板4的四角,底板4的顶部设置有减震机构5,减震机构5包括阻尼器501、减震弹簧502、固定摩擦块503、凹槽5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马达座,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有马达本体(2),所述支撑板(1)上设置有夹持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滑槽(301)、转杆(302)、旋钮(303)、双向螺纹杆(304)、第一移动块(305)、第一夹板(306)、第二移动块(307)、第二夹板(308),所述滑槽(301)开设在支撑板(1)的顶部,所述转杆(302)通过第一轴承贯穿支撑板(1)的一侧并延伸至滑槽(301)的内部,所述旋钮(303)固定连接在转杆(302)的一端,所述双向螺纹杆(304)与转杆(3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且双向螺纹杆(304)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承与滑槽(30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305)设置在双向螺纹杆(304)上并与双向螺纹杆(304)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夹板(306)固定连接在第一移动块(305)的顶部,所述第二移动块(307)设置在双向螺纹杆(304)上并与双向螺纹杆(304)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夹板(308)固定连接在第二移动块(307)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马达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4),所述底板(4)的顶部设置有减震机构(5),所述减震机构(5)包括阻尼器(501)、减震弹簧(502)、固定摩擦块(503)、凹槽(504)、滑杆(505)、拉伸弹簧(506)、滑块(507)、移动摩擦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敏郑先闰从政苏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佳盛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