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冉超郭元凤专利>正文

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050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包括过滤单元(FU),过滤单元(FU)包括彼此嵌套的外筒(20)和内筒(12),流体能流入外筒(20)和内筒(12)之间而形成螺旋状运动,外筒(20)包括入口筒(23)和入口组件(24),入口组件(24)包括套筒(241)、至少一个阀片(242)和止挡件(243),阀片(242)能在流体的推动下相对于套筒(241)活动,以改变允许流体通过的截面面积,止挡件(243)用于给阀片(242)施加阻碍被流体推动的力,所述内筒(12)的外壁形成有向径向外侧辐射的内筒挡板(121),所述内筒挡板(121)抵靠到所述外筒(20)的内壁。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结构紧凑、过滤能力强且制作成本低。过滤能力强且制作成本低。过滤能力强且制作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申请是申请日为2021年10月22日、申请号为“202111231215.0”、专利技术名称为“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清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

技术介绍

[0003]中国专利公开CN113153588A是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其公开了一种例如可以应用于工程车辆的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可变流量过滤器,该可变流量过滤器能根据流体的流量大小而调节流速,具有较好的分离能力。
[0004]为了方便可变流量过滤器的制作和装配,并且进一步提高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的过滤能力,申请人提出一种改进的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其包括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包括彼此嵌套的外筒和内筒,流体能流入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之间而形成螺旋状运动,
[0006]所述外筒包括入口筒和入口组件,所述入口组件包括套筒、至少一个阀片和止挡件,所述套筒能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入口筒,
[0007]所述阀片能在所述流体的推动下相对于所述套筒活动,以改变允许所述流体通过的截面面积,所述止挡件用于给所述阀片施加阻碍被所述流体推动的力。
[0008]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入口筒的壁形成有多个入口筒连接部,所述套筒的壁形成有多个套筒连接部,所述入口筒连接部和所述套筒连接部彼此匹配地连接。
[0009]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止挡件为双扭簧,所述止挡件包括两个蓄能部,每个所述蓄能部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一支脚和一个第二支脚,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支脚通过支脚连接部连接在一起,
[0010]所述入口筒的内壁形成有止挡件安装部,所述阀片的边缘形成两个止挡件第一固定部,所述阀片的表面形成有止挡件第二固定部,
[0011]所述止挡件的两个所述蓄能部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止挡件第一固定部,所止挡件的支脚连接部与所述止挡件第二固定部配合,所述止挡件的两个所述第二支脚固定于所述止挡件安装部。
[0012]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入口组件还包括两个轴承,所述套筒形成有两个转动连接部,每个所述轴承的外圈嵌设于一个所述转动连接部内,所述阀片与所述轴承的内圈不能相对转动地连接。
[0013]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阀片包括主挡面和卷边,所述卷边位于所述主挡面的远离所述阀片转动轴线的一端,所述卷边相对于所述主挡面朝所述阀片打开的反方向倾斜或卷曲。
[0014]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筒的外壁形成有向径向外侧辐射的内筒挡板,所述内筒挡板抵靠到所述外筒的内壁。
[0015]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外筒的轴向上,所述内筒挡板的长度至少覆盖所述入口筒的长度。
[0016]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筒形成于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基板和至少一个内筒,
[0017]所述外筒安装于所述基板。
[0018]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还包括出口筒,所述出口筒与所述基板相连且所述出口筒的轴线与所述内筒的轴线平行,经过所述过滤单元过滤的流体能流入所述出口筒。
[0019]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单元有多个,
[0020]多个所述过滤单元在所述出口筒的一侧并列设置,或者
[0021]多个所述过滤单元在所述出口筒的两侧并列设置,或者
[0022]多个所述过滤单元环绕所述出口筒设置。
[0023]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出口筒内形成至少一个出口筒挡板,所述出口筒挡板将所述出口筒在轴向上的部分区域分隔成多个出口筒子区域,至少来自两个不同的过滤单元的流体能流入不同的所述出口筒子区域。
[0024]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流体的流动方向上,所述出口筒在轴向上依次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
[0025]在垂直于所述出口筒的轴向上,所述第一区段的截面外轮廓呈腰形,所述第三区段的截面呈圆形,且所述第三区段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区段的截面积。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结构紧凑、过滤能力强且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中的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0029]图3是图1中的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的基座的示意图。
[0030]图4是图1中的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的外筒的示意图。
[0031]图5是图4中的外筒的分解示意图。
[0032]图6是图5中的外筒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0033]图7是图4中的外筒上的阀片的示意图。
[0034]图8是图5中的外筒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0035]图9是图1中的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的垂直于轴向被剖开的示意图。
[0036]图10和图11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的示意图。
[0037]图12和图13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F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FU过滤单元;F0入口;F1第一出口;F2第二出口;FE出口筒;FE1第一区段;FE2第二区段;FE3第三区段;FE4出口筒挡板;
[0040]10基座;11基板;12内筒;121内筒挡板;
[0041]20外筒;20a耳座;21主筒;22变径段;23入口筒;23a入口筒连接部;23b止挡件安装部;
[0042]24入口组件;241套筒;241a套筒连接部;241b转动连接部;242阀片;2421主挡面;2422卷边;2423止挡件第一固定部;2424止挡件第二固定部;2425转轴;243止挡件;2430蓄能部;2431第一支脚;2432第二支脚;2433支脚连接部;244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当理解,这些具体的说明仅用于示教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穷举本专利技术的所有可行的方式,也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44]本专利技术对于中国专利公开CN113153588A做了改进,出于各种目的,上述专利申请文件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0045]以应用于工程车辆的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的过滤装置为例,结合图1至图13,介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
[0046]除非特别说明,参照图1和图2,A表示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的轴向,该轴向A与过滤单元FU的主筒21的轴向一致。
[0047](第一实施方式)
[0048]首先,参照图1至图9,介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F。
[0049]参照图1,该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F包括两个过滤单元FU和一个出口筒FE。每个过滤单元FU均为一个旋风过滤器,其形成有入口F0、第一出口F1和第二出口F2。空气在负压的作用下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包括过滤单元(FU),所述过滤单元(FU)包括彼此嵌套的外筒(20)和内筒(12),流体能流入所述外筒(20)和所述内筒(12)之间而形成螺旋状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0)包括入口筒(23)和入口组件(24),所述入口组件(24)包括套筒(241)、至少一个阀片(242)和止挡件(243),所述阀片(242)能在所述流体的推动下相对于所述套筒(241)活动,以改变允许所述流体通过的截面面积,所述止挡件(243)用于给所述阀片(242)施加阻碍被所述流体推动的力,所述内筒(12)的外壁形成有向径向外侧辐射的内筒挡板(121),所述内筒挡板(121)抵靠到所述外筒(20)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筒(20)的轴向上,所述内筒挡板(121)的长度至少覆盖所述入口筒(23)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41)能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入口筒(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筒(23)的壁形成有多个入口筒连接部(23a),所述套筒(241)的壁形成有多个套筒连接部(241a),所述入口筒连接部(23a)和所述套筒连接部(241a)彼此匹配地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件(243)为双扭簧,所述止挡件(243)包括两个蓄能部(2430),每个所述蓄能部(2430)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第一支脚(2431)和一个第二支脚(2432),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支脚(2431)通过支脚连接部(2433)连接在一起,所述入口筒(23)的内壁形成有止挡件安装部(23b),所述阀片(242)的边缘形成两个止挡件第一固定部(2423),所述阀片(242)的表面形成有止挡件第二固定部(2424),所述止挡件(243)的两个所述蓄能部(2430)分别套设在两个所述止挡件第一固定部(2423),所止挡件(243)的支脚连接部(2433)与所述止挡件第二固定部(2424)配合,所述止挡件(243)的两个所述第二支脚(2432)固定于所述止挡件安装部(23b)。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流量过滤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超郑旭峰郭元凤姜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冉超郭元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