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碗稳定的泡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6032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内碗稳定的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碗体和内碗体,所述内碗体底部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外碗体内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枢接部,所述内碗体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第一枢接部转动连接的第二枢接部;所述内碗体的侧壁上还形成有若干个溢出孔,所述溢出孔所在位置均高于所述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转动形成的转动轴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溢出孔,使得泡茶倒水时能够通过观察溢出孔流出的水流停止倒水或者减缓倒水的速率,使得内碗体的保持重心较低的状态,降低晃动的幅度,提高稳定性。提高稳定性。提高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碗稳定的泡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茶具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内碗稳定的泡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现有一种具有内碗体和外碗体的泡茶器具,如中国专利CN211883248U所示,内碗体能够转动在所述外碗体内,茶叶放置在内碗体内;在外碗体倒出茶汤时,内碗体能够保持开口向上的状态,提升了泡茶的趣味性和观赏性。也可以在外碗体上设置有手柄或者将外碗体架设在支撑架上,从而对外碗体进行转动。
[0003]但是由于内碗体转动在外碗体内,在倒热水时,若水位上升太快导致过高,将会使得内碗体和内碗体内的液体的重心过高,使得内碗体晃动幅度过大,导致茶叶露出至内碗体与外碗体之间。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碗稳定的泡茶装置,其具有提高往内碗内加水时内碗的稳定性的特点。
[0006]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7]一种内碗稳定的泡茶装置,其中,包括外碗体和内碗体,所述内碗体底部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外碗体内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枢接部,所述内碗体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第一枢接部转动连接的第二枢接部;所述内碗体的侧壁上还形成有若干个溢出孔,所述溢出孔所在位置均高于所述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转动形成的转动轴线。
[0008]进一步,所述溢出孔与所述转动轴线的距离均小于外碗体的碗口与所述转动轴线的距离。
[0009]进一步,若干个所述溢出孔分布在同一水平面上。
[0010]进一步,若干个所述溢出孔均匀分布在内碗体的侧壁上。
[0011]进一步,所述溢出孔的孔径相同。
[0012]进一步,所述溢出孔至少具有两种孔径规格。
[0013]进一步,所述内碗体上端的碗口上设置有碗盖。
[0014]进一步,所述碗口由内碗体的侧壁上端由外向内延伸围成。
[0015]进一步,所述外碗体外侧连接有手柄。
[0016]进一步,所述外碗体外侧对称设置有第三枢接部;泡茶装置还包括支撑架和茶海,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三枢接部转动连接的第四枢接部。
[0017]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内碗稳定的泡茶装置,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一、通过在所述内碗体内设置位置高于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的所述转动轴线的溢出孔,在往内碗体内进行倒水时,由于倒水的瞬时速度大于水流通过过滤结构流出的
速度,因此水位将会上升,当观察到水流从溢出孔流出后,即可停止倒水或者减缓倒水速度,使得水位保持在溢出孔以下,使得内碗体和内碗体内的液体形成的整体的重心保持较低位置,从而能够提高倒水时内碗体的稳定性。由于此时内碗体与外碗体之间的空隙具有一定的能够容纳水流的空间,从溢出孔流出的水流能够进入至内碗体与外碗体之间而不会溢出至外碗体之外。
[0019]二、更进一步的,所述溢出孔的位置低于外碗体的碗口,即所述溢出孔与所述转动轴线的距离均小于外碗体的碗口与所述转动轴线的距离。如此溢出孔溢流时水位比外碗体的上边缘更低,放置水流溅出。
[0020]三、将所述溢出孔设置为多个,如此单个溢出孔的孔径比较茶叶更小,避免茶叶从溢出孔流出。避免了设置单个溢出孔需要把空间增大。
[0021]四、所述外碗体上设置有手柄,方便使用者拿起外碗体进行倒出茶汤。
[0022]在外碗体转动过程中,内碗体与外碗体发生相对转动,并保持开口向上的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设置溢出孔,使得泡茶倒水时能够通过观察溢出孔流出的水流停止倒水或者减缓倒水的速率,使得内碗体的保持重心较低的状态,降低晃动的幅度,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涉及一种内碗稳定的泡茶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2和图3为具有手柄的本技术的两种使用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具有支撑架和茶海的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外碗体1;第一枢接部11;手柄12;第三枢接部13;内碗体2;过滤结构21;第二枢接部22;溢出孔23;转动轴线24;碗盖25;支撑架3;第四枢接部31;茶海4。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29]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内碗稳定的泡茶装置,包括外碗体1和内碗体2,所述内碗体2底部设置有过滤结构21,如过滤网;所述外碗体1内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枢接部11,所述内碗体2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第一枢接部11转动连接的第二枢接部22;所述内碗体2的侧壁上还形成有若干个溢出孔23,所述溢出孔23所在位置均高于所述第一枢接部11和第二枢接部22转动形成的转动轴线24。
[0030]这样,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内碗稳定的泡茶装置,通过在所述内碗体2内设置位置高于第一枢接部11和第二枢接部22的所述转动轴线24的溢出孔23,在往内碗体2内进行倒水时,由于倒水的瞬时速度大于水流通过过滤结构21流出的速度,因此水位将会上升,当观察到水流从溢出孔23流出后,即可停止倒水或者减缓倒水速度,使得水位保持在溢出孔23以下,使得内碗体2和内碗体2内的液体形成的整体的重心保持较低位置,从而能够提高倒水时内碗体2的稳定性。由于此时内碗体2与外碗体1之间的空隙具有一定的能够容纳水流的空间,从溢出孔23流出的水流能够进入至内碗体2与外碗体1之间而不会溢出至外碗体
1之外。
[0031]更进一步的,所述溢出孔23的位置低于外碗体1的碗口,即所述溢出孔23与所述转动轴线24的距离均小于外碗体1的碗口与所述转动轴线24的距离。如此溢出孔23溢流时水位比外碗体1的上边缘更低,放置水流溅出。
[0032]将所述溢出孔23设置为多个,如此单个溢出孔23的孔径比较茶叶更小,避免茶叶从溢出孔23流出。如果仅仅设置一个溢出孔23,溢出孔23将设置得很大,这样茶叶容易穿过溢出孔23。
[0033]优选地,若干个所述溢出孔23分布在同一水平面上。优选地,若干个所述溢出孔23均匀分布在内碗体2的侧壁上。如此无论使用者相对内碗体2在和何种方向,使用者均能够方便的观察溢出孔23的水流溢出情况。
[0034]优选地,可以将所述溢出孔23的孔径设置为相同。也可以是所述溢出孔23至少具有两种孔径规格。
[0035]优选地,所述内碗体2上端的碗口上设置有碗盖25。倒水后,将碗盖25盖设在内碗体2上,能够更好地进行泡茶。更进一步的,所述碗口由内碗体2的侧壁上端由外向内延伸围成。
[0036]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外碗体1外侧连接有手柄12。所述外碗体1上设置有手柄12,方便使用者拿起外碗体1进行倒出茶汤。
[0037]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外碗体1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碗稳定的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碗体和内碗体,所述内碗体底部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外碗体内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枢接部,所述内碗体外侧壁对称设置有两个用于第一枢接部转动连接的第二枢接部;所述内碗体的侧壁上还形成有若干个溢出孔,所述溢出孔所在位置均高于所述第一枢接部和第二枢接部转动形成的转动轴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碗稳定的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出孔与所述转动轴线的距离均小于外碗体的碗口与所述转动轴线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碗稳定的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溢出孔分布在同一水平面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碗稳定的泡茶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溢出孔均匀分布在内碗体的侧壁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世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家福瓷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