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支付机构的对接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6011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1
本申请涉及一种多支付机构的对接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机构对接模块进行基础接口的对接,与各自对应的支付机构进行直连对接;机构转换模块将各自对应的支付机构的输入输出标准化为业务支付模块所需要的标准格式;业务支付模块根据业务系统中对账户和资金操作的需要,对账户和支付操作进行统一封装。本申请的方案简化了企业级应用对接多支付机构的过程,通过对支付业务的三层架构抽象,将业务层和转换层进行统一封装,仅最底层的对接层需要逐个银行分别进行处理,可以将支付机构的整体对接速度提升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支付机构的对接方法和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互联网
,具体涉及一种多支付机构的对接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企业服务(To B)市场兴起,各种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服务平台方兴未艾。作为完善的企业服务平台,账户与支付是平台无法绕过的一部分。不同于个人服务(To C)的平台只需要接入主流的移动支付(比如微信、支付宝)即可。企业由于财务合规审核等因素,需要平台能够直接对接底层银行,甚至需要直接操作平台上企业的资金账户。
[0003]不同于个人(C端)支付市场上移动支付高度集中、高度相似的局面,企业(B端)支付市场还是各银行齐头并进,同时各银行差距也非常大。各银行的技术接口、实现技术、接入方式、稳定性、异常处理方式等多方面都参差不齐,很大程度上增加了B端支付机构对接的复杂度,更加提升了多支付业务整合的难度。
[0004]此外,资金交易通常又是整个业务平台中最敏感的部分,如果再需要对接多家支付机构,就会把支付对接的周期拉得很长,动辄三四个月,甚至半年多才能完成一家支付机构的对接。对接速度远远无法满足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
[0005]相关技术中,目前常用的策略依然是平台把每个支付机构都作为独立的部分逐家对接,业务根据不同的银行逐家改造,异常逐家处理。逐个银行和支付机构分开对接,并与业务逻辑逐个整合;这样做对接效率低下,会把整体对接周期拉得很长,动辄数月甚至半年,并且账户操作难以统一,账务错误率也增高。同时由于各家银行很大的差异,上层业务接口统一整合的难度也非常大,甚至出现不同业务只能使用不同银行和支付机构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多支付机构的对接方法和系统。
[0007]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支付机构的对接方法,包括:
[0008]机构对接模块进行基础接口的对接,与各自对应的支付机构进行直连对接;
[0009]机构转换模块将各自对应的支付机构的输入输出标准化为业务支付模块所需要的标准格式;
[0010]业务支付模块根据业务系统中对账户和资金操作的需要,对账户和支付操作进行统一封装。
[0011]进一步地,所述机构对接模块与各自对应的支付机构进行直连对接的过程,具体包括:
[0012]根据不同支付机构的属性信息,完成与各银行的直连对接;
[0013]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如下项中的至少一项:认证方式、加解密方式、账户托管、调用方式、是否需要配置前置机。
[0014]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5]机构转换模处理各自对应的支付机构的异常逻辑,以及各自不同的状态确认和退汇处理逻辑。
[0016]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7]在账户维度和交易维度上,对所有的账户进行资金交叉验证。
[0018]进一步地,所述账户维度包括:各个银行、各个账户、各个业务和各个客户;所述交易维度包括:交易总额、交易流水和回单;
[0019]所述资金交叉验证的数据包括:不同时段、不同交易状态、不同类型账户的交易数据。
[002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支付机构的对接系统,包括:
[0021]机构对接模块,用于进行基础接口的对接,与各自对应的支付机构进行直连对接;
[0022]机构转换模块,用于将各自对应的支付机构的输入输出标准化为业务支付模块所需要的标准格式;
[0023]业务支付模块,用于根据业务系统中对账户和资金操作的需要,对账户和支付操作进行统一封装。
[0024]进一步地,所述机构对接模块与各自对应的支付机构进行直连对接的过程,具体包括:
[0025]根据不同支付机构的属性信息,完成与各银行的直连对接;
[0026]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如下项中的至少一项:认证方式、加解密方式、账户托管、调用方式、是否需要配置前置机。
[0027]进一步地,所述机构转换模块还用于:
[0028]处理各自对应的支付机构的异常逻辑,以及各自不同的状态确认和退汇处理逻辑。
[0029]进一步地,该系统还包括交叉验证模块,用于在账户维度和交易维度上,对所有的账户进行资金交叉验证。
[0030]进一步地,所述账户维度包括:各个银行、各个账户、各个业务和各个客户;所述交易维度包括:交易总额、交易流水和回单;
[0031]所述资金交叉验证的数据包括:不同时段、不同交易状态、不同类型账户的交易数据。
[003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33]本专利技术旨在简化企业级应用对接多支付机构的过程,通过对支付业务的三层架构抽象,将业务层和转换层进行统一封装,仅最底层的对接层需要逐个银行分别进行处理,可以将支付机构的整体对接速度提升3

4倍。同时借助于统一的业务层抽象,业务层面对于不同银行的切换可以做到基本无感,极大提升业务对支付的整合能力,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003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35]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36]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支付机构的对接方法的流程图。
[0037]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支付机构对接的方案示意图。
[0038]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支付机构的对接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方法和装置的例子。
[0040]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多支付机构的对接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41]步骤S1、机构对接模块进行基础接口的对接,与各自对应的支付机构进行直连对接;
[0042]步骤S2、机构转换模块将各自对应的支付机构的输入输出标准化为业务支付模块所需要的标准格式;
[0043]步骤S3、业务支付模块根据业务系统中对账户和资金操作的需要,对账户和支付操作进行统一封装。
[0044]本专利技术旨在简化企业级应用对接多支付机构的过程,通过对支付业务的三层架构抽象,将业务层和转换层进行统一封装,仅最底层的对接层需要逐个银行分别进行处理,可以将支付机构的整体对接速度提升3

4倍。同时借助于统一的业务层抽象,业务层面对于不同银行的切换可以做到基本无感,极大提升业务对支付的整合能力,提升用户的使用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支付机构的对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构对接模块进行基础接口的对接,与各自对应的支付机构进行直连对接;机构转换模块将各自对应的支付机构的输入输出标准化为业务支付模块所需要的标准格式;业务支付模块根据业务系统中对账户和资金操作的需要,对账户和支付操作进行统一封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对接模块与各自对应的支付机构进行直连对接的过程,具体包括:根据不同支付机构的属性信息,完成与各银行的直连对接;其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如下项中的至少一项:认证方式、加解密方式、账户托管、调用方式、是否需要配置前置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构转换模处理各自对应的支付机构的异常逻辑,以及各自不同的状态确认和退汇处理逻辑。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账户维度和交易维度上,对所有的账户进行资金交叉验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账户维度包括:各个银行、各个账户、各个业务和各个客户;所述交易维度包括:交易总额、交易流水和回单;所述资金交叉验证的数据包括:不同时段、不同交易状态、不同类型账户的交易数据。6.一种多支付机构的对接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汪冲曾敏王春廷毛经纶李旭晨宋金嵘谢晓杰刘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薪八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