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通风口喷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60020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0
一种建筑通风口喷头设备,包括壳体、喷嘴、基座,壳体内设有传动模块、连接腔、摆动盒、出水腔;其中所述传动模块包括前轴架、驱动轴、叶片、叶板、后轴架;所述摆动盒包括前面板、后面板、摆动轴、摆动板、第一镂空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镂空板、第二限位板;所述喷嘴内设有喷孔;其中前轴架包括下方的挡板,下挡板上方设有竖杆,所述竖杆上设有方块,所述方块中设有通孔以容纳所述驱动轴。以容纳所述驱动轴。以容纳所述驱动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通风口喷头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通风口喷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领域,一些高空建筑通风系统设置在建筑立面外,起到引导风向的作用,实现建筑内外的通风。同时,在建筑立面外还会有其它部件如光伏板、遮阳板等。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由于建筑立面没有承载点,而通风口是一个很好的支撑点,方便安装不同配件,因此通风口附近例如通风口上方处会对应设计其它配件;其搭配的配件如光伏板、遮阳板等存在清洁、降温的需求,对于这种需求,常用的清洁方式包括清洁工高空作业,常见的降温或清洁方式包括喷洗等,然而清洁工高空作业人工成本高,不具备持续性长期性,且存在一定危险;而现有的喷头喷洗并不能实现自动化。
[0003]而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现有技术中的喷头清洗或降温中,由于喷头与建筑物的尺寸比例,喷头需要设置多个,然而由于水压问题以及多个喷头大量集中用水的问题,导致上游的喷头水压大,下游的喷头水压小,不能使得水压均布。
[0005]同时,面对这个问题,也不适合采取算数的方法解决,算数方法即每个喷头的尺寸均大大小于主管道的尺寸,从而上游的喷头分走的压力不多,从而实现均压,这只是理论上可行,实际上缺陷太大;由于建筑管道的尺寸不可能太大,如果用算数方法解决喷头的尺寸势必更小,导致喷头尺寸过小,无法实现更多的功能,过小的尺寸也会降低工作效率。
[0006]2、现有技术的喷头很常见,但均不是应用在高空建筑中,高空建筑配件的特点包括:不易安装不易维修,不易布置电路。虽然只是相对的,但如果实现成本会更高。而如果不布置电路,没有电机等驱动结构,喷头的控制会较为困难。
[0007]3、现有技术的喷头,通过叶轮叶片实现喷头自动旋转,例如通过倾斜叶片,垂直的水流冲击倾斜的叶片造成周向方向的分力,从而使得叶片旋转,但这种技术方案只能实现一个方向的旋转,无法实现两个方向的旋转,而对于高空喷头而言,往往只需要向斜上方喷射;与地面喷头相同的是也需要转动从而扩大喷洒面积,减少喷头数量。
[0008]4、现有技术的喷头利用叶片旋转时,叶片转动一般是过快的,而在实现摆动的摆动机构中,摆动的周期是需要控制的,摆动过快实现是不合适的,然而现有技术尚无解决方案。
[0009]5、现有技术的喷头管路系统,停水后会造成喷头内的存水情况,即使水存在张力,也无法及时在关水阀关停前实现回水;而不能及时回水的话,水阀关停后会存在滴漏现象,滴漏会造成不期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同时解决上述多种问题的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通风口喷头设备,包括壳
体、喷嘴、基座,壳体内设有传动模块、连接腔、摆动盒、出水腔;其中所述传动模块包括前轴架、驱动轴、叶片、叶板、后轴架;所述摆动盒包括前面板、后面板、摆动轴、摆动板、第一镂空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镂空板、第二限位板;所述喷嘴内设有喷孔;
[0012]其中前轴架包括下方的挡板,下挡板上方设有竖杆,所述竖杆上设有方块,所述方块中设有通孔以容纳所述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还设有所述叶片,所述叶板设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后轴架为板状,所述后轴架包括中央的通孔以容纳所述驱动轴,所述后轴架上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一板孔、第二板孔,第一板孔、第二板孔为扇形且两个扇形同轴,所述后轴架上还设有第一圆孔;所述叶板为扇形;叶板数量为一,扇形叶板可随着驱动轴旋转以遮盖或脱离所述第一板孔、第二板孔;
[0013]所述前面板包括第三板孔、第四板孔、第二圆孔,第三板孔、第四板孔为扇形且两个扇形同轴,所述前面板中央设孔容纳所述摆动轴,所述摆动轴上设有所述摆动板;所述壳体的内壁构成摆动盒的周壁,所述周壁内侧固定有径向延伸至摆动轴的第一镂空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镂空板、第二限位板;按照顺时针方向第二镂空板、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第一镂空板依次设置,所述摆动板可在第一镂空板、第二镂空板之间摆动;所述摆动板为扇形且扇形角为90度,第一镂空板、第一限位板之间的空间与所述第三板孔连通,第二镂空板、第二限位板之间的空间与所述第四板孔连通,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之间的空间与所述第二圆孔连通;所述后面板包括左通孔、右通孔、常通孔,左通孔、右通孔邻接且组成半圆形结构;所述后面板的下部设有所述常通孔;所述后面板中央设孔以容纳所述摆动轴;
[0014]所述摆动轴穿过所述后面板连接至喷嘴机构,所述喷嘴机构由喷嘴、基座固定连接构成;喷嘴位于基座的上方,所述喷嘴上方为斜面,所述喷嘴机构可随着所述摆动轴摆动;所述后轴架与所述前面板之间设有所述连接腔,所述后面板与所述喷嘴机构之间设有所述出水腔,所述基座设有弧形孔以连通所述出水腔;弧形孔引导水进入基座内空间,所述空间上方连通所述喷孔。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腔内彼此隔离的设置有左扇形通道、右扇形通道、常通通道。
[0016]进一步的,所述左扇形通道一端对接所述第一板孔、另一端对接所述第三板孔,右扇形通道一端对接所述第二板孔、另一端对接所述第四板孔。
[0017]进一步的,所述常通通道一端对接所述第一圆孔、另一端对接所述第二圆孔。
[0018]进一步的,部分喷孔直接连通所述空间,部分喷孔直接连通所述出水腔。
[0019]进一步的,第一、第二镂空板的长度等于所述摆动板的扇形边长。
[0020]进一步的,第一、第二限位板的长度等于所述摆动板的扇形边长。
[0021]进一步的,第一、第二镂空板不与所述摆动轴连接。
[0022]进一步的,第一、第二限位板不与所述摆动轴连接。
[0023]进一步的,所述叶片的数量为四个或六个。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1点,在喷头尺寸与主管路尺寸类似的情况下,保证喷头内有足够的空间实现功能、提高效率;同时为了实现压力控制,在喷头内设置了多个开口,开口尺寸小于喷头内径以控制流量,从而不会使得压力都进入上游的喷头,实现上下游喷头之间的均压。
[0026]2、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2点,摒弃了传统的额外设置动力源或者手动控制喷头
旋转的方案,利用水流实现喷头的自动动作,利用更稳定的机械结构代替电力结构以及电线布局,避免了高空维修的困难。
[0027]3、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3点,
[0028]1)通过叶轮机构将直线的水力转化为旋转的动力,通过叶板的旋转实现不同侧水路的通流,通过不同侧的通流带动摆动板实现来回摆动,从而带动喷嘴在九十度的范围内摆动,同时设置常通流路,以灵活补充水源。
[0029]2)通过多个扇形孔之间的错位以形成加压空间,以驱动摆动板摆动。
[0030]4、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4点,解决方法有四:
[0031]1)将摆动机构与动力机构之间的动力轴切断,从而动力机构的旋转速度与摆动机构的旋转速度不再同步;
[0032]2)在叶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通风口喷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壳体、所述喷嘴、基座,壳体内设有传动模块、连接腔、摆动盒、出水腔;其中所述传动模块包括前轴架、驱动轴、叶片、叶板、后轴架;所述摆动盒包括前面板、后面板、摆动轴、摆动板、第一镂空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镂空板、第二限位板;所述喷嘴内设有喷孔;其中前轴架包括下方的挡板,下挡板上方设有竖杆,所述竖杆上设有方块,所述方块中设有通孔以容纳所述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还设有所述叶片,所述叶板设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后轴架为板状,所述后轴架包括中央的通孔以容纳所述驱动轴,所述后轴架上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一板孔、第二板孔,第一板孔、第二板孔为扇形且两个扇形同轴,所述后轴架上还设有第一圆孔;所述叶板为扇形;叶板数量为一,扇形叶板可随着驱动轴旋转以遮盖或脱离所述第一板孔、第二板孔;所述前面板包括第三板孔、第四板孔、第二圆孔,第三板孔、第四板孔为扇形且两个扇形同轴,所述前面板中央设孔容纳所述摆动轴,所述摆动轴上设有所述摆动板;所述壳体的内壁构成摆动盒的周壁,所述周壁内侧固定有径向延伸至摆动轴的第一镂空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镂空板、第二限位板;按照顺时针方向第二镂空板、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第一镂空板依次设置,所述摆动板可在第一镂空板、第二镂空板之间摆动;所述摆动板为扇形且扇形角为90度,第一镂空板、第一限位板之间的空间与所述第三板孔连通,第二镂空板、第二限位板之间的空间与所述第四板孔连通,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之间的空间与所述第二圆孔连通;所述后面板包括左通孔、右通孔、常通孔,左通孔、右通孔邻接且组成半圆形结构;所述后面板的下部设有所述常通孔;所述后面板中央设孔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瑛刘柱梁高青汤朔宁胡月明周跃云熊鹰王倩杨宇晟谭亦高毛磊文泓森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