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999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和空调器,涡旋压缩机包括:盖体与静盘相接,盖体的内部设置有排气腔,排气口的一端与压缩腔连通、另一端与排气腔连通;盖体上还设置有排气通道和第一通道,支架上设置有第二通道,排气通道的一端与排气腔连通、另一端能够连通至盖体外部以进行排气,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排气通道连通、另一端与第二通道的一端连通,第二通道的另一端连通至背压腔,在第一通道和/或第二通道中设置有节流调压装置,节流调压装置能够根据来流气体压力的大小自动调节节流流量的大小。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排气压力的大小自动调节背压的压力,能够适应宽范围的工况的背压调节。宽范围的工况的背压调节。宽范围的工况的背压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和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在泵体压缩冷媒时会产生,很大的轴向气体力,把动盘和静盘推开。导致泵体间隙增大,引起泄露,严重的话无法正常快速的建立起压差。现有技术大多采用在动盘背面设立背压腔,以形成背压力平衡掉轴向气体力。然而,背压腔的背压力如何能设计成能保证和轴向气体力平衡,目前仍然是行业的难点。
[0003]专利号为202110437194.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动涡盘、背压结构和二氧化碳压缩机,如图1所示,能通过开设在动盘上的泄压引压孔和回气孔以调节背压力,但是这种背压供压结构调节背压的能力较为有限,不能适应宽范围的工况的背压调节,而且存在从背压与压缩腔窜气,导致冷媒反复压缩的情况。压缩机刚启动时,因排气压力和背压还没建立起来,动盘和静盘被气体压缩力的反作用力推开,间隙变大,泄露瞬间增大,形成无效压缩过程,无法快速建立吸排气压差。现有技术方案的背压调节能力有限,无法适应车用热泵型压缩机的工作需求(应用环境温度

40℃到80℃)。
[0004]专利号为202022506710.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背压引压调压结构,如图2(a、b)所示,该方案是在动盘背面设置一个跟随动盘来回移动的阀,用于调节背压力,但是该技术方案的调节阀阀芯和动盘背面相抵触,势必或对动盘产生一个倾覆力,影响动盘运行稳定性,同时阀芯也会和动盘背面产生摩擦功耗,影响压缩机性能。
[0005]专利号为201811545156.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单向调节阀背压调压结构,如图3、图4所示,但是这种单向阀结构适应的工况范围有限,背压只从中间压缩腔提供,对于容积比固定的涡旋式压缩机,在吸气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开设在动盘固定位置的背压供油孔,只能提供固定的背压,无法获得更高的背压,故该方案无法适应更宽范围的工况。对于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因轴向气体力较大,即推开动静盘的轴向力较大,需要克服它的背压力也较大。靠中间压缩腔固定供压的结构无法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0006]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涡旋压缩机的背压供压结构存在调节背压的能力较为有限,不能适应宽范围的工况的背压调节等技术问题,因此本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涡旋压缩机的背压供压结构存在调节背压的能力较为有限,不能适应宽范围的工况的背压调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和空调器。
[000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其包括:
[0009]动盘、静盘、支架和盖体,所述支架的内部设置有背压腔,以对所述动盘提供背压力,所述动盘与所述静盘啮合形成压缩腔,所述静盘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盖体与所述静盘相接,所述盖体的内部设置有排气腔,所述排气口的一端与所述压缩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腔连通;
[0010]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排气通道和第一通道,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二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排气腔连通、另一端能够连通至所述盖体外部以进行排气,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背压腔,在所述第一通道和/或所述第二通道中设置有节流调压装置,所述节流调压装置能够根据来流气体压力的大小自动调节节流流量的大小;
[0011]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大时所述节流调压装置的节流开度相对较大,能容许相对较大流量的气体通过,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小时所述节流调压装置的节流开度相对较小,能容许相对较小流量的气体通过。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流调压装置包括第一阀芯,所述第一通道和/或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相接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的内径小于所述第四通道的内径,且沿着气流流动方向所述第三通道位于所述第四通道的上游,所述第一阀芯位于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中且能在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中运动,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三通道的内周壁之间形成用于节流的通道,所述第一阀芯的轴向一端与气流来流的方向相对,以能承受气流的压力,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大时所述第一阀芯进入所述第四通道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长、位于所述第三通道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短;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小时所述第一阀芯进入所述第四通道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短、位于所述第三通道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长。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外螺旋槽,和/或所述第三通道的内周壁上开设有内螺旋槽,以形成所述节流的通道,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大时所述第一阀芯位于所述第三通道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短,通过所述外螺旋槽和/或所述内螺旋槽节流的长度相对较短,节流开度相对较大;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小时所述第一阀芯位于所述第三通道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长,通过所述外螺旋槽和/或所述内螺旋槽节流的长度相对较长,节流开度相对较小。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芯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三通道的内周壁上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以形成所述节流的通道,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大时所述第一阀芯位于所述第三通道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短,通过所述第一间隙节流的长度相对较短,节流开度相对较大;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小时所述第一阀芯位于所述第三通道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长,通过所述第一间隙节流的长度相对较长,节流开度相对较小。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芯的轴向一端在不承受气体压力时所述第一阀芯全部位于所述第三通道中或大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通道中,当所述第一阀芯的轴向一端承受的气体压力增大时,则所述第一阀芯进入所述第四通道中的长度增大,导致节流效果降低;当所述第一阀芯的所述轴向一端承受的气体压力减小时,则所述第一阀芯进入所述第四通道中的长度减小,导致节流效果增加。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相接,能够对所述第一阀芯提供朝所述第三通道的方向运动的弹性回复力,所
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阀芯的与所述轴向一端的相背一端。
[00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芯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部分段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中,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槽底固接或抵接。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芯的轴向另一端处形成有朝径向外侧延伸的第一环状凸台,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相接处形成第一台阶,所述第一环状凸台能够与所述第一台阶匹配卡接,以形成限位;所述第四通道的远离所述第三通道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盖体或所述支架固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固接,所述第一限位件上还设置有容纳气体通过的通孔。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流调压装置包括第一阀壳、第二阀芯,所述第一阀壳位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或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动盘(1)、静盘(2)、支架(3)和盖体(4),所述支架(3)的内部设置有背压腔(5),以对所述动盘(1)提供背压力,所述动盘(1)与所述静盘(2)啮合形成压缩腔(11),所述静盘(2)上设置有排气口(6),所述盖体(4)与所述静盘(2)相接,所述盖体(4)的内部设置有排气腔(7),所述排气口(6)的一端与所述压缩腔(1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气腔(7)连通;所述盖体(4)上还设置有排气通道(41)和第一通道(81),所述支架(3)上设置有第二通道(82),所述排气通道(41)的一端与所述排气腔(7)连通、另一端能够连通至所述盖体(4)外部以进行排气,所述第一通道(81)的一端与所述排气通道(4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82)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通道(82)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背压腔(5),在所述第一通道(81)和/或所述第二通道(82)中设置有节流调压装置(9),所述节流调压装置(9)能够根据来流气体压力的大小自动调节节流流量的大小;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大时所述节流调压装置(9)的节流开度相对较大,能容许相对较大流量的气体通过,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小时所述节流调压装置(9)的节流开度相对较小,能容许相对较小流量的气体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调压装置(9)包括第一阀芯(91),所述第一通道(81)和/或所述第二通道(82)包括相接的第三通道(83)和第四通道(84),所述第三通道(83)的内径小于所述第四通道(84)的内径,且沿着气流流动方向所述第三通道(83)位于所述第四通道(84)的上游,所述第一阀芯(91)位于所述第三通道(83)和所述第四通道(84)中且能在所述第三通道(83)和所述第四通道(84)中运动,所述第一阀芯(91)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三通道(83)的内周壁之间形成用于节流的通道,所述第一阀芯(91)的轴向一端与气流来流的方向相对,以能承受气流的压力,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大时所述第一阀芯(91)进入所述第四通道(84)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长、位于所述第三通道(83)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短;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小时所述第一阀芯(91)进入所述第四通道(84)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短、位于所述第三通道(83)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91)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外螺旋槽,和/或所述第三通道(83)的内周壁上开设有内螺旋槽,以形成所述节流的通道,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大时所述第一阀芯(91)位于所述第三通道(83)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短,通过所述外螺旋槽和/或所述内螺旋槽节流的长度相对较短,节流开度相对较大;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小时所述第一阀芯(91)位于所述第三通道(83)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长,通过所述外螺旋槽和/或所述内螺旋槽节流的长度相对较长,节流开度相对较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91)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三通道(83)的内周壁上之间具有第一间隙,以形成所述节流的通道,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大时所述第一阀芯(91)位于所述第三通道(83)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短,通过所述第一间隙节流的长度相对较短,节流开度相对较大;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小时所述第一阀芯(91)位于所述第三通道(83)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长,通过所述第一间隙节流的长度相对较长,节流开度相对较小。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芯(91)的所述轴向一端在不承受气体压力时所述第一阀芯(91)全部位于所述第三通道(83)中或大部分位于所述第三通道(83)中,当所述第一阀芯(91)的所述轴向一端承受的气体压力增大时,则所述第一阀芯(91)进入所述第四通道(84)中的长度增大,导致节流效果降低;当所述第一阀芯(91)的所述轴向一端承受的气体压力减小时,则所述第一阀芯(91)进入所述第四通道(84)中的长度减小,导致节流效果增加。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件(92),所述第一弹性件(92)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阀芯(91)相接,能够对所述第一阀芯(91)提供朝所述第三通道(83)的方向运动的弹性回复力,所述第一弹性件(92)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阀芯(91)的与所述轴向一端的相背一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9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容纳槽(93),所述第一弹性件(92)的部分段穿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93)中,所述第一弹性件(9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容纳槽(93)的槽底固接或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91)的轴向另一端处形成有朝径向外侧延伸的第一环状凸台(911),所述第三通道(83)和所述第四通道(84)相接处形成第一台阶(87),所述第一环状凸台(911)能够与所述第一台阶(87)匹配卡接,以形成限位;和/或,所述第四通道(84)的远离所述第三通道(83)的端部设置有第一限位件(88),所述第一限位件(88)与所述盖体(4)或所述支架(3)固接,所述第一弹性件(9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件(88)固接,所述第一限位件(88)上还设置有容纳气体通过的通孔。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调压装置(9)包括第一阀壳(94)、第二阀芯(95),所述第一阀壳(94)位于所述第一通道(81)和/或所述第二通道(82)中,所述第一阀壳(94)的内部具有第一内部通道,所述第二阀芯(95)设置于所述第一内部通道中且能在所述第一内部通道中运动,所述第一内部通道包括相接的第五通道(85)和第六通道(86),所述第五通道(85)的内径小于所述第六通道(86),且沿着气流流动方式所述第五通道(85)位于所述第六通道(86)的上游,所述第二阀芯(95)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一阀壳(94)的内周壁之间形成用于节流的通道,所述第二阀芯(95)的轴向一端与气流来流的方向相对,以能承受气流的压力,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大时所述第二阀芯(95)进入所述第六通道(86)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长、位于所述第五通道(85)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短;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小时所述第二阀芯(95)进入所述第六通道(86)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短、位于所述第五通道(85)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长。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95)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外螺旋槽,和/或所述第五通道(85)的内周壁上开设有内螺旋槽,以形成所述节流的通道,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大时所述第二阀芯(95)进入所述第六通道(86)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长、位于所述第五通道(85)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短,通过所述外螺旋槽和/或所述内螺旋槽节流的长度相对较短,节流开度相对较大;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小时所述第二阀芯(95)进入所述第六通道(86)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短、位于所述第五通道(85)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长,通过所述外螺旋槽和/或所述内螺旋槽节流的长度相对较长,节流开度相对较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95)的外周壁与所述第五通道(85)的内周壁上之间具有第二间隙,以形成所述节流的通道,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大时所述第二阀芯(95)进入所述第六通道(86)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长、位于所述第五通道(85)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短,通过所述第二间隙节流的长度相对较短,节流开度相对较大;当气体压力相对较小时所述第二阀芯(95)进入所述第六通道(86)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短、位于所述第五通道(85)中的轴段长度相对较长,通过所述第二间隙节流的长度相对较长,节流开度相对较小。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95)的所述轴向一端在不承受气体压力时所述第二阀芯(95)全部位于所述第五通道(85)中或大部分位于所述第五通道(85)中,当所述第二阀芯(95)的轴向一端在承受气体压力增大时,则所述第二阀芯(95)进入所述第六通道(86)中的长度增大,导致节流效果降低;当所述第二阀芯(95)的轴向一端在承受气体压力减小时,则所述第二阀芯(95)进入所述第六通道(86)中的长度减小,导致节流效果增加。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能够自动调节背压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弹性件(96),所述第二弹性件(9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阀壳(94)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95)相接,能够对所述第二阀芯(95)提供朝所述第五通道(85)的方向运动的弹性回复力,所述第二弹性件(96)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阀芯(95)的与所述轴向一端的相背一端。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增辉魏会军吕浩福陈肖汕邓瑞卢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