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R技术的墙内管线对比验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985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R技术的墙内管线对比验收的方法,涉及墙内线管对比技术领域,首先,获取电网G I M模型数据,并在AR分析系统中读取识别G I M模型数据1:1还原电力系统工程施工现场;之后将步骤二获取的G I M模型植入到AR分析系统后台,配置模型加载条件;加载条件分为通过AR设备查找实物平面场景和扫描二维码加载两种模式,通过查询平面或者扫描二维码定位需要加载的三维模型位置,基于实物场景1:1加载虚拟三维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AR技术可以让使用者看穿施工场地的墙壁,让工作人员更准确的看到空间关系,更快辨别机械、电力和管道的冲突;同时进一步优化方案、提高质量,可以避免材料和人工的浪费,符合绿色施工的理念。符合绿色施工的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R技术的墙内管线对比验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墙内管线验收
,具体是一种基于AR技术的墙内管线对比验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工程已经完工之后,项目进入运营使用的时候,AR同样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通过智能巡检功能,平台基于现场真实地物的位置定位方法,在现场将AR模型调出来,现场管理人员可以准确的找到隐蔽的管线,不用查看图纸,就可以获取到设备的参数信息,或者管线的具体位置,这样更有利于变电站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0003]利用AR技术将BIM模型带入施工现场,实现BIM模型与现场质量的1:1高精度校核;对项目钢结构定位、预留孔洞,井口尺寸等各项空间位置进行完整校验,指导验收。通过BIM模型的对比,保证数据真实客观,提高质量检测效率。同时,可在移动端实时录入验收情况,查看闭环管理流程,确保现场验收无遗漏、无死角。
[0004]BIM+AR技术的应用是科技改变建筑生产方式最直接的体现,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对施工项目来讲,BIM+AR技术的应用能较好的提高施工项目的品质,提高管理可控性。对项目各方面来讲,BIM+AR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视高效的项目管理思维,为客户提供更高效和可信的数字交付资产等。对BIM技术实施来讲,AR技术是BIM“可视化”特性最有效、最前沿的应用,实现了BIM模型与施工现场的高度融合,必将逐步发展成一种切实有效的落地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AR技术的墙内管线对比验收的方法。
[0006]一种基于AR技术的墙内管线对比验收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0007]步骤一:获取电网GIM模型数据,并在AR分析系统中读取识别GIM模型数据1:1还原电力系统工程施工现场;
[0008]步骤二:将步骤二获取的GIM模型植入到AR分析系统后台,配置模型加载条件;
[0009]加载条件分为通过AR设备查找实物平面场景和扫描二维码加载两种模式,通过查询平面或者扫描二维码定位需要加载的三维模型位置,基于实物场景1:1加载虚拟三维模型;
[0010]步骤三:在步骤三获取平面定点加载出1:1模型之后,进行对比验收,具体方式为:
[0011]点击层级功能,查看钢结构、外墙板模型以及电缆敷设三个层级,对应层级下会分各个层级组成单元;
[0012]通过选整个需要验收的层级,或者选需要验收的单个单元,通过调节透明度,查看与现场实际模型差别并做好记录;
[0013]在对应的层级下,查看AR设备加载出来的模型与实际模型重合,在关键验收的地
方设有标记作为提示为关键验收地方;
[0014]触碰提示点,用于着重查看验收的关键点,查看到验收点处具体的工艺要求、验收质量报告、质量安全要求、图片视频文件、历史更改数据以及相对应的二维图纸;
[0015]通过查看到的数据进行比对,验收。
[0016]进一步地,在进行步骤一的处理之前还需进行下述步骤:
[0017]构建硬件模拟系统,形成AR分析系统,AR分析系统包括PC主机和AR设备。
[0018]进一步地,构建硬件模拟系统主要方式为:
[0019]配置用于AR环境建设的硬件场景,获取PC主机和AR设备,将PC主机与AR设备信号连接,形成AR分析系统。
[0020]进一步地,步骤二中读取识别GIM模型数据方法为:
[0021]AR系统PC后台支持与电网三维设计软件对接,通过电网专用三维设计软件将电网专用GIM模型通过PC端后台导入到AR分析系统中,并在AR分析系统中读取和识别GIM模型数据,1:1还原电力系统工程施工现场,实现在AR分析系统中的多种基本操作。
[0022]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查找实物平面场景具体方式为:通过AR设备摄像头扫描周围环境,AR设备根据摄像头回传的视频数据利用景深算法计算周围空间物体相对于AR设备的坐标,根据需要加载的模型位置选择加载模型。
[0023]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扫描二维码加载具体方式为:通过AR设备摄像头扫描二维码信息,AR设备以二维码为周围环境原点(0,0,0),通过景深算法计算二维码图片相对于AR设备的坐标,根据二维码信息加载模型。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专利技术可以利用AR技术可以让使用者看穿施工场地的墙壁,让工作人员更准确的看到空间关系,更快辨别机械、电力和管道的冲突;同时进一步优化方案、提高质量,可以避免材料和人工的浪费,符合绿色施工的理念;
[0026]通过在现场放置AR模型与现场实际构件比对,施工管理人员一眼就能检查出构件是否按照设计规划准确布置,验收起来非常放松;通过模型在现场的还原,也能提前发现设计存在不合理的部位,及时反馈给甲方和设计院做出调整,这样就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设计变更和返工,将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AR技术的墙内管线对比验收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9]步骤一:构建硬件模拟系统,形成AR环境;
[0030]配置用于AR环境建设的硬件场景,主要设备包括PC主机和AR设备,PC主机与AR设备信号连接,形成AR环境;
[0031]步骤二:获取电网GIM模型数据数据:
[0032]AR系统PC后台支持与电网三维设计软件对接,通过电网专用三维设计软件将电网专用GIM模型通过PC端后台导入到AR环境中,并在AR环境中读取和识别GIM模型数据,1:1还原电力系统工程施工现场,实现在AR环境中的多种基本操作;
[0033]步骤三:将步骤二获取的GIM模型植入到AR程序后台,配置模型加载条件,加载条件分为通过AR设备查找实物平面场景和扫描二维码加载两种模式,通过查询平面或者扫描二维码定位需要加载的三维模型位置,基于实物场景1:1加载虚拟三维模型;
[0034]查找实物平面场景:通过AR设备摄像头扫描周围环境,AR设备根据摄像头回传的视频数据利用景深算法(通用算法)计算周围空间物体相对于AR设备的坐标,根据需要加载的模型位置选择加载模型。
[0035]扫描二维码加载:通过AR设备摄像头扫描二维码信息,AR设备以二维码为周围环境原点(0,0,0),通过景深算法(通用算法)计算二维码图片相对于AR设备的坐标,根据二维码信息加载模型。
[0036]步骤四:在步骤三获取平面定点加载出1:1模型之后,点击层级功能,可以查看到钢结构、外墙板模型以及电缆敷设三个层级,对应层级下会分各个层级组成单元,我们可以通过选整个需要验收的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R技术的墙内管线对比验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获取电网GIM模型数据,并在AR分析系统中读取识别GIM模型数据1:1还原电力系统工程施工现场;步骤二:将步骤二获取的GIM模型植入到AR分析系统后台,配置模型加载条件;加载条件分为通过AR设备查找实物平面场景和扫描二维码加载两种模式,通过查询平面或者扫描二维码定位需要加载的三维模型位置,基于实物场景1:1加载虚拟三维模型;步骤三:在步骤三获取平面定点加载出1:1模型之后,进行对比验收,具体方式为:点击层级功能,查看钢结构、外墙板模型以及电缆敷设三个层级,对应层级下会分各个层级组成单元;通过选整个需要验收的层级,或者选需要验收的单个单元,通过调节透明度,查看与现场实际模型差别并做好记录;在对应的层级下,查看AR设备加载出来的模型与实际模型重合,在关键验收的地方设有标记作为提示为关键验收地方;触碰提示点,用于着重查看验收的关键点,查看到验收点处具体的工艺要求、验收质量报告、质量安全要求、图片视频文件、历史更改数据以及相对应的二维图纸;通过查看到的数据进行比对,验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技术的墙内管线对比验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步骤一的处理之前还需进行下述步骤:构建硬件模拟系统,形成AR分析系统,AR分析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峰黄剑章伟德章鑫戴伟炎章剑光王军慧卢笛王振峰赏炜严申劼张磊王越岗吴苗森应成才朱明江傅恒宋二圣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绍兴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