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特异靶向性放射性分子探针的制备及应用。包括用于结合ANGPT2靶点的单克隆抗体、螯合剂以及放射性核素;所述放射性分子探针具体可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的放射性分子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特异靶向性放射性分子探针的制备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肺癌作为我国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生存率不到30%,且病人以中晚期患者居多,早期病人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发现时间晚,延误治疗效果,癌症如可以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80%以上。放射性示踪剂作为广泛使用的肿瘤靶向显像工具,可以提供疾病的功能信息并跟踪体内的生化过程。同时,作为诊断和治疗癌症的三大手段之一,用于诊断的放射性药物通常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仅需很小的剂量即可通过PET或SPECT显像技术对患者进行无创精准的诊断。因此,开发对肿瘤具有靶向能力和高灵敏度的分子探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癌症进行诊断并进行更准确的治疗。
[0003]新生血管形成过程是癌症成长所必须的要素,抑制血管生成是抑制癌症的重要策略,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 2,ANGPT2)是近年来发现一种分泌型的生长因子,具有促血管生成的作用,通过调节血管的生长和抑制使其处于平衡状态。ANGPT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具有发展为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治疗标志物的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非小细胞肺癌显像和诊断的实际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对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特定靶向作用的放射性分子探针,该分子探针将针对ANGPT2的单抗通过偶联键与螯合剂进行偶联,在螯合剂上标记放射性核素,利用SPECT/CT实现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精准诊断,在肺癌的高效诊断和治疗研究中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针对ANGPT2的放射性分子探针。
[0006]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针对ANGPT2的放射性分子探针,包括用于结合ANGPT2靶点的单克隆抗体、螯合剂以及放射性核素,其中,单克隆抗体与螯合剂共价偶联,放射性核素缀合到螯合剂上。
[0007]所述用于结合ANGPT2靶点的单克隆抗体具体可为(Nesvacumab,奈伐苏单抗,卡梅德(天津)生物科技,货号YR1297);
[0008]所述螯合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0009][0010]所述放射性核素选自
99m
TcO、
18
F、
89
Zr、
68
Ga中的任意一种,优选
99m
TcO、
68
Ga或
18
F;
[0011]所述螯合剂为DTPA,所述放射性核素为
99m
TcO,所述单抗为Nesvacumab,所述放射性分子探针表示为
99m
TcO
‑
DTPA
‑
Nesvacumab。
[0012]上述
99m
TcO
‑
DTPA
‑
Nesvacumab放射性分子探针通过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制备得到:
[0013]1)将DTPA活化;
[0014]2)将活化后的DTPA与Nesvacumab偶联,得到抗体标记物;
[0015]3)将所得抗体标记物溶于缓冲溶液中,加入氯化亚锡溶液,加入
99m
TcO生理盐水溶液,反应,得到放射性分子探针
99m
TcO
‑
DTPA
‑
Nesvacumab。
[0016]上述方法步骤1)中,采用碳二亚胺为活化剂将DTPA活化,
[0017]其中,DTPA与活化剂的摩尔比可为1:2
‑
20,活化时间可为1
‑
4h,活化温度可为10℃
‑
60℃;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DTPA与活化剂的摩尔比为1:10,室温活化2h;
[0019]上述方法步骤2)中,DTPA与Nesvacumab的摩尔比可为:8
‑
12:1,具体可为10:1;
[0020]所述偶联在缓冲溶液中进行;
[0021]所述缓冲溶液为pH为8.0
‑
10.0的碳酸盐缓冲液;
[0022]所述偶联的温度可为10℃
‑
60℃,时间可为10min
‑
60min;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偶联在pH为8.5的碳酸盐缓冲液中在室温下偶联30min,
[0024]偶联反应完成后,可进一步包括将所得体系在PBS缓冲液中透析得到产物的操作,
[0025]其中,透析用PBS缓冲液的浓度可为0.01M
‑
0.5M;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透析用PBS缓冲液的浓度可为0.01M。
[0027]上述方法步骤3)中,所述缓冲溶液为0.1M PBS缓冲液或生理盐水,pH为5至8,
[0028]所述氯化亚锡溶液的浓度可为1mg/mL,加入1mg/mL的氯化亚锡(DTPA
‑
Nesvacumab产物与氯化亚锡的摩尔比为5:1
‑
1:2,具体可为1:1),加入
99m
TcO生理盐水溶液(50
‑
200μCi,具体可为100μCi)后反应时间可为10min
‑
60min,反应温度可为10—60℃,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缓冲溶液为0.1M PBS缓冲溶液,pH为6.5;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加入1mg/mL的氯化亚锡,加入
99m
TcO生理盐水溶液后室温反应15min得到放射性分子探针
99m
TcO
‑
DTPA
‑
Nesvacumab。
[0031]上述针对ANGPT2的放射性分子探针(具体可为
99m
TcO
‑
DTPA
‑
Nesvacumab)在制备非小细胞肺癌诊断试剂中的应用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2]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放射性分子探针(具体可为
99m
TcO
‑
DTPA
‑
Nesvacumab)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的有益效果包括:
[0034]1)本专利技术通过简单快速的方法制备该放射性分子探针,合成方法简便快捷,有利于实际应用;
[0035]2)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分子探针作为显像药物,肿瘤靶向性强,显像明显,易于观察;
[0036]3)本专利技术中使用DTPA作为螯合剂,体内和体外的稳定性强,便于应用;
[0037]4)本专利技术提高了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高效诊疗一体化提供了新思路。
[0038]本专利技术针对ANGPT2特异性结合单抗,设计了一种新型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放射性分子探针,包括用于结合ANGPT2靶点的单克隆抗体、螯合剂以及放射性核素,其中,单克隆抗体与螯合剂共价偶联,放射性核素缀合到螯合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剂为DTPA、EDTA和DOTA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射性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射性核素选自
99m
TcO、
18
F、
89
Zr、
68
Ga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性分子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螯合剂为DTPA,所述放射性核素为
99m
TcO,所述放射性分子探针表示为
99m
TcO
‑
DTPA
‑
Nesvacumab。5.制备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射性分子探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DTPA活化;2)将活化后的DTPA与Nesvacumab偶联,得到抗体标记物;3)将所得抗体标记物溶于缓冲溶液中,加入氯化亚锡溶液,加入
99m
TcO生理盐水溶液,反应,得到放射性分子探针
99m
TcO
‑
DTPA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岩,林婉晴,张红,陈金达,祁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