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桥塔钢-混结合段构造、桥梁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976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桥塔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桥塔钢

混结合段构造、桥梁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
,特别涉及一种组合桥塔钢

混结合段构造、桥梁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钢

混凝土结构混合桥塔,下部为混凝土塔柱,上部位钢塔柱,混凝土塔柱与钢塔柱混合使用,这可充分利用混凝土结构和钢两者各自的优势,且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满足项目对塔柱的力学性能、工程质量与工程造价的综合需求。
[0003]相关技术中,钢

混混合桥塔中钢

混结合段通常在其顶部设置有一块厚度非常厚的水平承压钢板,将钢结构中板件的高应力扩散至混凝土结构。由于承压钢板为一块整截面的钢板,虽在其上开有竖直的人孔、浇筑孔和浇筑气孔,但钢

混结合段内部混凝土结构浇筑时,由于混凝土结构与承压钢板接触是整个面同时接触,承压板与壁板连接的角点及气孔之间的位置,容易堆积空气,造成结合段的不密实,而承压板又主要用来传递压力,混凝土结构的不密实将会影响结构传力。
[0004]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组合桥塔钢

混结合段构造,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桥塔钢

混结合段构造、桥梁及施工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承压板与壁板连接的角点及气孔之间的位置容易堆积空气,造成结合段混凝土结构不密实,影响结构传力的问题。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组合桥塔钢

混结合段构造,其包括:混凝土塔柱;钢塔柱,其通过钢

混结合段与所述混凝土塔柱连接;钢

混结合段,其包括钢外壁板以及设置于所述钢外壁板顶部的承压钢板,所述钢外壁板和所述承压钢板围成灌注有混凝土结构的空间;所述承压钢板向靠近所述混凝土塔柱或所述钢塔柱的方向凸伸或凹陷,或者所述承压钢板相对于所述混凝土塔柱的轴线倾斜延伸。
[000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压钢板凸伸进入所述钢塔柱的内部。
[000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压钢板包括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二平板绕所述第一平板外侧一周连接,使所述承压钢板形成棱台状。
[000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

混结合段的内部设有沿钢塔柱的轴线延伸的通道,所述第一平板上设有与所述通道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平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钢塔柱的轴线。
[00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板的轴线与所述钢塔柱的轴线重合,所述第二平板绕所述第一平板的轴线对称设置。
[00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平板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为30
°
~60
°

[00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承压钢板的外侧固定于所述钢塔柱,所述钢外壁板沿所述钢塔柱的外壁向靠近所述混凝土塔柱的方向延伸。
[00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外壁板和所述承压钢板靠近所述混凝土结构的一侧设有剪
力钉,所述剪力钉与所述混凝土结构结合。
[0014]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桥梁,其包括上述的任一项所述的组合桥塔钢

混结合段构造。
[0015]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任一项所述的组合桥塔钢

混结合段构造的施工方法。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桥塔钢

混结合段构造、桥梁及施工方法,由于将承压钢板向靠近混凝土塔柱或钢塔柱的方向凸伸或凹陷,或者承压钢板相对于混凝土塔柱的轴线倾斜延伸。因此,在由下而上浇筑钢

混结合段内部的混凝土结构时,随着混凝土结构顶部高度的上升,混凝土结构与承压钢板的接触面积是逐渐变大,更有利于混凝土结构将内部空气的排出,容易保证内部混凝土结构的密实。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桥塔钢

混结合段构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中B

B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中C

C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中A

A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1中D

D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号:
[0025]1、钢塔柱;2、钢

混结合段;21、承压钢板;211、第一平板;212、第二平板;213、开口;22、钢外壁板;23、剪力钉;24、混凝土结构;25、通道;3、混凝土塔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桥塔钢

混结合段构造、桥梁及施工方法,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承压板与壁板连接的角点及气孔之间的位置容易堆积空气,造成结合段混凝土结构不密实,影响结构传力的问题。
[0028]参见图1、图4和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组合桥塔钢

混结合段构造,其可以包括:混凝土塔柱3;钢塔柱1,其通过钢

混结合段2与所述混凝土塔柱3连接;钢

混结合段2,其包括钢外壁板22以及设置于所述钢外壁板22顶部的承压钢板21,所述钢外壁板22和所述承压钢板21围成灌注有混凝土结构24的空间;所述承压钢板21向靠近所述混凝土塔柱3或所述钢塔柱1的方向凸伸或凹陷,或者所述承压钢板21相对于所述混凝土塔柱3的
轴线倾斜延伸。
[0029]本实施例中,钢

混结合段2顶部设有承压钢板21,四周外壁设有钢外壁板22,承压钢板21和钢外壁板22的内部为混凝土结构24,整体形成一个由钢结构包覆混凝土结构的钢

混结合段2,顶部和四周的钢结构连接上部的钢塔柱1,内部的混凝土结构连接下部的混凝土塔柱3,钢塔柱1通过钢

混结合段2将力传递给混凝土塔柱3。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承压钢板21向靠近混凝土塔柱3或钢塔柱1的方向凸伸或凹陷,或者相对于混凝土塔柱3的轴线倾斜延伸,钢

混结合段2在灌注混凝土结构24时,混凝土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桥塔钢

混结合段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混凝土塔柱(3);钢塔柱(1),其通过钢

混结合段(2)与所述混凝土塔柱(3)连接;钢

混结合段(2),其包括钢外壁板(22)以及设置于所述钢外壁板(22)顶部的承压钢板(21),所述钢外壁板(22)和所述承压钢板(21)围成灌注有混凝土结构(24)的空间;所述承压钢板(21)向靠近所述混凝土塔柱(3)或所述钢塔柱(1)的方向凸伸或凹陷,或者所述承压钢板(21)相对于所述混凝土塔柱(3)的轴线倾斜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桥塔钢

混结合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钢板(21)凸伸进入所述钢塔柱(1)的内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桥塔钢

混结合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钢板(21)包括第一平板(211)和第二平板(212),所述第二平板(212)绕所述第一平板(211)外侧一周连接,使所述承压钢板(21)形成棱台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桥塔钢

混结合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钢

混结合段(2)的内部设有沿钢塔柱(1)的轴线延伸的通道(25),所述第一平板(211)上设有与所述通道(25)连通的开口(213),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宗余张强黄细军刘汉顺王东晖罗扣杨灿文刘杰杨学齐陈志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