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空气源加热泵的大棚加热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958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空气源加热泵的大棚加热管道,进水管、回流管、分流结构,所述进水管和回流管分别连接空气源加热泵和储水罐,所述分流结构包括布置管,所述分流结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水管和回流管,所述布置管上连接有若干对热交换管,每对所述热交换管末端通过软管连接,每对所述热交换管之间,在所述布置管上设有阀体,所述阀体为常闭状态,若要使此对热交换管不参与热循环,可将阀体打开,利用空气源加热泵加热铺设于大棚垄间的热交换管,热交换管采用铝管,比普通热水管导热性能好,加热效果更好,管道铺设所用的连接工具都比较常见,简单易行,可以应用推广。可以应用推广。可以应用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空气源加热泵的大棚加热管道


[0001]本技术涉及大棚空气源加热泵管道铺设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空气源加热泵的大棚加热管道。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大棚的技术发展还是比较缓慢,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对大棚内环境因素的控制,主要是大棚内温湿度的控制,我国大部分区域冬季大棚内温度较低,不易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温度要求,为了创造适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要求,利用新型的空气源加热泵,空气源热泵加热近几年已经应用于大棚加热领域上,空气源加热泵是利用空气中的低品位热能转化为高品位热能,随后将高品位热能送到热水管道中。通过热水在管道中的循环,将热能传递至土壤浅层,直至作物根部。
[0003]目前市场上利用空气源加热大棚的应用较少,安装成本也较高,不能便捷安装,对于应用有一定影响,若为了降低成本,通过常用普通热水管安装,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空气源加热泵的大棚加热管道,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空气源加热泵的大棚加热管道,进水管、回流管、分流结构,所述进水管和回流管分别连接空气源加热泵和储水罐,所述分流结构包括布置管,所述分流结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水管和回流管,所述布置管上连接有若干对热交换管,每对所述热交换管末端通过软管连接,每对所述热交换管之间,在所述布置管上设有阀体,所述阀体为常闭状态,若要使此对热交换管不参与热循环,可将阀体打开。r/>[0007]可选的,所述布置管上固定设有免热熔三通,所述免热熔三通末端固定设有铜宝塔,所述铜宝塔末端与所述热交换管通过硅胶软管连接,保证了热交换管的位置可以进行微调,也保证了管道的密封性。
[0008]可选的,所述硅胶软管与所述铜宝塔通过第一卡箍紧固,所述热交换管与所述软管通过第二卡箍紧固,使得管道的密封性更好。
[0009]可选的,所述进水管或所述回流管上设有总阀。
[0010]可选的,所述热交换管采用直管型或者波浪型。
[0011]可选的,所述布置管采用PVC材质,所述热交换管采用铝管。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基于空气源加热泵的大棚加热管道,利用空气源加热泵加热铺设于大棚垄间的热交换管,热交换管采用铝管,比普通热水管导热性能好,加热效果更好,管道铺设所用的连接工具都比较常见,简单易行,可以应用推广。
[0013]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分流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塑料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分流结构的示意图;
[0018]图中:进水管

1、回流管

2、分流结构

3、热交换管

4、第二卡箍

5、塑料软管

6、阀体

7、总阀

8、布置管

301、免热熔三通

302、铜宝塔

303、第一卡箍

304、硅胶软管

305。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0]实施例一:
[0021]参阅图1

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空气源加热泵的大棚加热管道,包括分流结构3,所述分流结构3包括布置管301,所述分流结构3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1和回流管2,所述布置管301上连接有若干对热交换管4,热交换管4采用直管型,每对所述热交换管4末端通过塑料软管6连接,每对所述热交换管4之间,在所述布置管301上设有阀体7,所述阀体7为常闭状态,若要使此对热交换管4不参与热循环,可将阀体7打开。
[0022]所述布置管301上固定设有免热熔三通302,所述免热熔三通302末端固定设有铜宝塔303,所述铜宝塔303末端与所述热交换管4通过硅胶软管305连接,保证了热交换管4的位置可以进行微调,也保证了管道的密封性。
[0023]所述硅胶软管305与所述铜宝塔303通过第一卡箍304紧固,所述热交换管4与所述塑料软管6通过第二卡箍5紧固,使得管道的密封性更好。
[0024]所述进水管1和回流管2分别连接空气源加热泵和储水罐,使得整个管道能够进行热循环。
[0025]所述进水管1或所述回流管2上设有总阀8,总阀8用于对整个管路的进行控制。
[0026]所述布置管301采用PVC材质,所述热交换管4采用铝管。
[0027]实施例二:
[0028]参阅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热交换管4的形状为波浪形,增大了热交换管管路长度以及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热传导。
[0029]本技术工作过程:
[0030]本技术一种基于空气源加热泵的大棚加热管道在工作过程中,将热交换管4埋在大棚内作物垄的土壤表层,空气源加热泵对水进行加热后,打开总阀8,通过进水管1流经分流结构3、热交换管4、塑料软管6,最后通过回流管2回流汇入储水罐,经过一整个循环,温度持续加热,直至达到设定温度,其中,每对热交换管4之间的阀体7处于常闭,可使此处的这对热交换管4内有流动的热水,当不需要某对热交换管4内热水循环,既这对热交换管4内的热水不再需要有温度升高时,可将这对热交换管4之间的阀体7打开,使得高温水快速通过布置管301流到下一对热交换管4中进行循环,使得上一对热交换管4中的水温自然下
降。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空气源加热泵的大棚加热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1)、回流管(2)、分流结构(3),所述进水管(1)和回流管(2)分别连接空气源加热泵和储水罐,所述分流结构(3)包括布置管(301),所述分流结构(3)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进水管(1)和回流管(2),所述布置管(301)上连接有若干对热交换管(4),每对所述热交换管(4)末端通过软管(6)连接,每对所述热交换管(4)之间,在所述布置管(301)上设有阀体(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源加热泵的大棚加热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置管(301)上固定设有免热熔三通(302),所述免热熔三通(302)末端固定设有铜宝塔(303),所述铜宝塔(303)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萼朱志玉王云霞周拥军吴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