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汽车充电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948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汽车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薄膜和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太阳能薄膜通过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通过高压配电盒与第一DC/DC转换器电连接,第一DC/DC转换器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的充电正极输入端与第一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正极相连,蓄电池的充电负极输入端与第一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负极相连;蓄电池的正极与低压保险盒的输入端相连,低压保险盒的输出端与负载的正极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太阳能薄膜为太阳能汽车的电池模组充电,使得太阳能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和车辆停放状态下,都可以为电池模组进行充电,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且节能环保的特点。安全可靠且节能环保的特点。安全可靠且节能环保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汽车充电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汽车充电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环境污染加剧,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近年电动汽车从环保的优势上面成为全球车辆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国际能源危机,化石燃料资源日益紧张,而太阳能电动汽车可以通过太阳能光伏采集阳光转化为电能代替化石燃料,太阳能资源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分布广泛,可再生,不污染环境,从而也节约了能源,避免了能源危机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国际上公认的理想替代能源,所以太阳能电动汽车将可能成为未来电动智能汽车的一种。
[0003]现有太阳能车辆方面应用,需要配置单独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储能,储存的电能多数仅是应用于用于房车车载电器件,如:车载电源、车载冰箱,照明,等小功率车载用电设备,无法为太阳能汽车提供动力能源,单独配置太阳能储能电池,一方面占用车内的空间,使用寿命短且不环保,而且容量有限,当用电量较大时,单独匹配的蓄电池无法满足车辆的用电需求,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汽车充电控制系统,通过太阳能薄膜为太阳能汽车的电池模组充电,使得太阳能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和车辆停放状态下,都可以为电池模组进行充电,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且节能环保的特点。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0006]一种太阳能汽车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薄膜和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薄膜通过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还包括车辆启动开关,所述车辆启动开关通过整车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通过高压配电盒与第一DC/DC转换器电连接,所述第一DC/DC转换器与蓄电池电连接,其中:
[0007]所述蓄电池的充电正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正极相连,所述蓄电池的充电负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负极相连;
[0008]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与低压保险盒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低压保险盒的输出端与负载的正极相连,所述蓄电池的负极与所述负载的负极相连。
[0009]所述太阳能薄膜为砷化镓太阳能薄膜。
[0010]所述太阳能薄膜的正极与所述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正极电连接,且所述太阳能薄膜的负极与所述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负极电连接。
[0011]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模组、预充电电阻、预放电电阻、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以及第四接触器,其中: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通过第三接触器与所述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端通过所述第四接触器与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与所述第三接触器之间连接有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一输出端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接触器和预放电电阻,且所述第二接触器与所述预放电电阻串联;所述电流传感器与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一输入端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接触器和预充电电阻,且所述第一接触器与所述预充电电阻串联。
[0012]还包括太阳能充电开关,所述太阳能充电开关与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
[0013]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
[0014]所述太阳能薄膜的正极与所述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输入端正极相连,且所述太阳能薄膜的负极与所述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输入端负极相连。
[0015]所述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输出端正极与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输入端正极相连,且所述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输出端负极与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输入端负极相连。
[0016]所述高压配电盒的输入端正极与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输出端正极相连,且所述高压配电盒的输入端负极与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输出端负极相连。
[0017]所述高压配电盒的输出端正极与所述第一DC/DC转换器的输入端正极相连,且所述高压配电盒的输出端负极与所述第一DC/DC转换器的输入端负极相连。
[0018]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汽车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薄膜和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太阳能薄膜通过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还包括车辆启动开关,车辆启动开关通过整车控制器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通过高压配电盒与第一DC/DC转换器电连接,第一DC/DC转换器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的充电正极输入端与第一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正极相连,蓄电池的充电负极输入端与第一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负极相连;蓄电池的正极与低压保险盒的输入端相连,低压保险盒的输出端与负载的正极相连,蓄电池的负极与负载的负极相连;通过上述设计,通过太阳能薄膜为太阳能汽车的电池模组充电,使得太阳能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和车辆停放状态下,都可以为电池模组进行充电,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且节能环保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汽车充电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4]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汽车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薄膜5和动力电池管理系统7,所述太阳能薄膜5通过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汽车充电控制系统,包括太阳能薄膜和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薄膜通过太阳能充电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还包括车辆启动开关,所述车辆启动开关通过整车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通过高压配电盒与第一DC/DC转换器电连接,所述第一DC/DC转换器与蓄电池电连接,其中:所述蓄电池的充电正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正极相连,所述蓄电池的充电负极输入端与所述第一DC/DC转换器的输出端负极相连;所述蓄电池的正极与低压保险盒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低压保险盒的输出端与负载的正极相连,所述蓄电池的负极与所述负载的负极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汽车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薄膜为砷化镓太阳能薄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汽车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薄膜的正极与所述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正极电连接,且所述太阳能薄膜的负极与所述太阳能充电控制器的负极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所述的太阳能汽车充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模组、预充电电阻、预放电电阻、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第三接触器以及第四接触器,其中: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通过第三接触器与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一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池模组的负极端通过所述第四接触器与所述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二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池模组的正极与所述第三接触器之间连接有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林张玉明贾俊涛罗耀军陈冰张保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一号车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