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计算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940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计算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故障后的光伏电站机组分为正常运行机组、低电压穿越机组和脱网机组,根据并网点的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计算各类机组的比例,根据比例可有效计算出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为精准切机切负荷控制策略提供量化参考,提升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电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计算方法及系统,属于光伏电站功率损失判别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光伏发电技术迅速发展,光伏发电并网规模越来越大,大量电力电子器件接入电网,不仅改变了电网形态,自身的脆弱性使得故障发生时容易出现大规模脱网事故,造成的功率损失对电网的安全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国内外学者对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实时计算研究较少,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计算方法及系统,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披露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计算方法,包括:
[0006]响应于故障发生,将光伏电站机组分为正常运行机组、低电压穿越机组和脱网机组,根据故障发生前一刻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有功电流、故障发生后稳态下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有功电流和故障发生后稳态下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无功电流,计算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的比例、低电压穿越机组的比例和脱网机组的比例;
[0007]根据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的比例、低电压穿越机组的比例和脱网机组的比例,计算故障期间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和故障切除后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
[0008]计算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的比例、低电压穿越机组的比例和脱网机组的比例,公式为:
[0009][0010][0011]λ=1

θ

η
[0012]其中,θ为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的比例,η为低电压穿越机组的比例,λ为脱网机组的比例,i
d_mea
为故障发生后稳态下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有功电流,i
q_mea
为故障发生后稳态下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无功电流,m为光伏电站机组总数,i
d0
为故障发生前一刻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有功电流,参数i
limit
=1.2I
N
,I
N
为逆变器额定电流,U
N
为并网点额定电压,U
d
为dq坐
标下并网点电压,为正常运行的机组功率因数角,逆变器无功给定值
[0013]根据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的比例、低电压穿越机组的比例和脱网机组的比例,计算故障期间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和故障切除后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包括:
[0014]根据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的比例、低电压穿越机组的比例和脱网机组的比例,计算故障期间正常运行机组容量、低电压穿越机组容量和脱网机组容量;
[0015]根据故障期间正常运行机组容量、低电压穿越机组容量和脱网机组容量,计算故障期间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和故障切除后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
[0016]故障期间正常运行机组容量为光伏电站机组总数、光伏电站机组单机容量和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比例的乘积;
[0017]故障期间低电压穿越机组容量为光伏电站机组总数、光伏电站机组单机容量和光伏电站中低电压穿越机组比例的乘积;
[0018]故障期间脱网机组容量为光伏电站机组总数、光伏电站机组单机容量和光伏电站中脱网机组比例的乘积。
[0019]根据故障期间正常运行机组容量、低电压穿越机组容量和脱网机组容量,计算故障期间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和故障切除后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包括:
[0020]根据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的无功优先原则,故障期间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为故障期间正常运行机组容量和故障期间低电压穿越机组容量之和;
[0021]故障切除后,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机组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为故障期间脱网机组容量。
[0022]一种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计算系统,包括:
[0023]比例计算模块,响应于故障发生,将光伏电站机组分为正常运行机组、低电压穿越机组和脱网机组,根据故障发生前一刻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有功电流、故障发生后稳态下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有功电流和故障发生后稳态下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无功电流,计算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的比例、低电压穿越机组的比例和脱网机组的比例;
[0024]损失量计算模块,根据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的比例、低电压穿越机组的比例和脱网机组的比例,计算故障期间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和故障切除后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
[0025]比例计算模块计算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比例、低电压穿越机组比例和脱网机组比例的公式为:
[0026][0027][0028]λ=1

θ

η
[0029]其中,θ为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的比例,η为低电压穿越机组的比例,λ为脱网机组的比例,i
d_mea
为故障发生后稳态下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有功电流,i
q_mea
为故障发生后稳态下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无功电流,m为光伏电站机组总数,i
d0
为故障发生前一刻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有功电流,参数i
limit
=1.2I
N
,I
N
为逆变器额定电流,U
N
为并网点额定电压,U
d
为dq坐标下并网点电压,为正常运行的机组功率因数角,逆变器无功给定值
[0030]损失量计算模块用以根据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的比例、低电压穿越机组的比例和脱网机组的比例,计算故障期间正常运行机组容量、低电压穿越机组容量和脱网机组容量,根据故障期间正常运行机组容量、低电压穿越机组容量和脱网机组容量,计算故障期间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和故障切除后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
[0031]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由计算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设备执行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计算方法。
[0032]一种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一个或多个程序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计算方法的指令。
[0033]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故障后的光伏电站机组分为正常运行机组、低电压穿越机组和脱网机组,根据并网点的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计算各类机组的比例,根据比例可有效计算出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为精准切机切负荷控制策略提供量化参考,提升高比例新能源接入下电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详细流程图;
[0036]图3为仿真系统结构图;
[0037]图4为光伏电站有功电流仿真结果波形图;
[0038]图5为光伏电站无功电流仿真结果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响应于故障发生,将光伏电站机组分为正常运行机组、低电压穿越机组和脱网机组,根据故障发生前一刻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有功电流、故障发生后稳态下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有功电流和故障发生后稳态下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无功电流,计算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的比例、低电压穿越机组的比例和脱网机组的比例;根据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的比例、低电压穿越机组的比例和脱网机组的比例,计算故障期间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和故障切除后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的比例、低电压穿越机组的比例和脱网机组的比例,公式为:站中正常运行机组的比例、低电压穿越机组的比例和脱网机组的比例,公式为:λ=1

θ

η其中,θ为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的比例,η为低电压穿越机组的比例,λ为脱网机组的比例,i
d
_
mea
为故障发生后稳态下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有功电流,i
q
_
mea
为故障发生后稳态下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无功电流,m为光伏电站机组总数,i
d0
为故障发生前一刻光伏电站并网点的有功电流,参数i
limit
=1.2I
N
,I
N
为逆变器额定电流,U
N
为并网点额定电压,U
d
为dq坐标下并网点电压,为正常运行的机组功率因数角,逆变器无功给定值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的比例、低电压穿越机组的比例和脱网机组的比例,计算故障期间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和故障切除后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包括:根据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的比例、低电压穿越机组的比例和脱网机组的比例,计算故障期间正常运行机组容量、低电压穿越机组容量和脱网机组容量;根据故障期间正常运行机组容量、低电压穿越机组容量和脱网机组容量,计算故障期间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和故障切除后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故障期间正常运行机组容量为光伏电站机组总数、光伏电站机组单机容量和光伏电站中正常运行机组比例的乘积;故障期间低电压穿越机组容量为光伏电站机组总数、光伏电站机组单机容量和光伏电站中低电压穿越机组比例的乘积;
故障期间脱网机组容量为光伏电站机组总数、光伏电站机组单机容量和光伏电站中脱网机组比例的乘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故障期间正常运行机组容量、低电压穿越机组容量和脱网机组容量,计算故障期间光伏电站功率损失量和故障切除后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威查道军吴通华戴魏李新东刘小宝潘书燕侯小凡吴丹杨增力张侃君陈永昕
申请(专利权)人: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