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控制电路及电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910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温度控制电路及电饭煲。温度控制电路包括感温开关、温控器、第一发热构件、第二发热构件和单通子电路,温控器具有第一温控组成和第二温控组成,第一温控组成和第二温控组成分别用于采集第一发热构件的温度信息,感温开关用于采集第二发热组件的温度信息,感温开关、第一温控组成和第二发热构件构成第一个温控支路,单通子电路和第二温控组成构成第二个温控支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配置两个温控支路,第一个温控支路在实际加热温度超过预设加热温度时使发热体在维持发热状态下逐渐降温,第二个温控支路在第一个温控支路断开后控制发热体的通断,在加热状态切换至保温状态时,可维持发热体对事物进行加热。进行加热。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度控制电路及电饭煲


[0001]本技术涉及温度控制
,尤其是一种温度控制电路及电饭煲。

技术介绍

[0002]电饭煲是一种常用的厨房炊具,目前被广泛使用。在电饭煲使用时,首先要使电饭煲处于加热状态,对煲体内的饭进行加热。待饭煮熟后,电饭煲自动停止加热。当煲体温度下降至一定程度后,电饭煲将转入保温状态,发热盘重新发热,对煲体进行保温加热。由于电饭煲整个煮饭过程自动完成,又能自动保温,故使用十分方便。
[0003]在电饭煲使用时,使用者在接通电源后需要按压加热开关,使电饭煲处于加热状态,电饭煲的加热指示灯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者接通电源后按压加热开关或者按压加热开关可致使电饭煲进入加热状态,当食物煮熟后可以自动切换至保温状态。然而,加热过程中电饭煲内的温度可能超过设定的安全温度,导致加热环境不安全。现有技术在解决该问题时采用温控器来控制加热通断,然而在电饭煲内的温度超过设定的安全温度时,会停止加热,导致食物烹饪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度控制电路及电饭煲,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5]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温度控制电路,包括感温开关、温控器、第一发热构件、第二发热构件和单通子电路;
[0006]温控器具有第一温控组成和第二温控组成,第一温控组成和第二温控组成分别用于采集第一发热构件的温度信息,第一温控组成的跳转温度大于第二温控组成的跳转温度;
[0007]感温开关用于采集第二发热组件的温度信息;
[0008]感温开关的一端用于连接火线,感温开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温控组成和第二发热构件的一端,第一温控组成和第二发热构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发热构件的一端,第一发热构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零线,单通子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火线,单通子电路的输出端、第二温控组成和第一发热构件靠近第一温控组成的一端顺次连接。
[0009]优选的,感温开关选用带双金属片的按键开关。
[0010]优选的,温度控制电路还包括加热提示子电路和保温提示子电路;
[0011]加热提示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发热构件远离第一温控组成的一端,加热提示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发热构件靠近第一温控组成的一端,保温提示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温控组成远离单通子电路的一端,保温提示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单通子电路远离第二温控组成的一端。
[0012]优选的,加热提示子电路包括第一保护负载、第二保护负载、加热提示灯和第一单向二极管;
[0013]第一单向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发热构件远离第一温控组成的一端,第一单向二极管的阴极、加热提示灯、第一保护负载和第一发热构件第一温控组成的一端顺次连接,第二保护负载与加热提示灯并联。
[0014]优选的,保温提示子电路包括第三保护负载、第四保护负载、保温提示灯和第二单向二极管;
[0015]第二单向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温控组成远离单通子电路的一端,第二单向二极管的阴极、第三保护负载、保温提示灯和单通子电路远离第二温控组成的一端顺次连接,第四保护负载与保温提示灯并联。
[0016]优选的,单通子电路包括第三单向二极管;
[0017]第三单向二极管的阳极用于连接火线,第三单向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第二温控组成远离第一发热机构的一端。
[0018]优选的,温度控制电路还包括保险丝;
[0019]保险丝的一端用于连接火线,保险丝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感温开关远离第一温控组成的一端和单通子电路远离第二温控组成的一端。
[0020]优选的,第二发热构件的阻值大于600mΩ。
[0021]优选的,第一温控组成的阻值和第二温控组成的阻值均小于50mΩ。
[0022]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饭煲,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温度控制电路。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配置两个温控支路,第一个温控支路在实际加热温度超过预设加热温度时使发热体在维持发热状态下逐渐降温,第二个温控支路在第一个温控支路断开后控制发热体的通断,能够在电饭煲烹饪过程中控制温度不超过预定的加热温度,并且在超过预设加热温度时也可以维持对电饭煲内食物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再转换至保温状态,改善烹饪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不定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表示三个并列方案,例如,A和/或B表示A满足的方案、B满足的方案或者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除了包含所列的那些要素,而且还可包含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
[0029]如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的电饭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使用者接通电源后按压加热
开关或者按压加热开关可致使电饭煲进入加热状态,当食物煮熟后可以自动切换至保温状态。然而,加热过程中电饭煲内的温度可能超过设定的安全温度,导致加热环境不安全。现有技术在解决该问题时采用温控器来控制加热通断,然而在电饭煲内的温度超过设定的安全温度时,会停止加热,导致食物烹饪效果不理想。
[0030]基于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温度控制电路,用于对电饭煲的烹饪过程进行温度控制,能够在电饭煲烹饪过程中控制温度不超过预定的加热温度,并且在超过预设加热温度时也可以维持加热一段时间,改善烹饪效果。
[0031]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温度控制电路包括感温开关100、温控器200、第一发热构件300、第二发热构件400和单通子电路500。
[0032]温控器200具有第一温控组成210和第二温控组成220,第一温控组成210和第二温控组成220分别用于采集第一发热构件300的温度信息,第一温控组成210的跳转温度大于第二温控组成220的跳转温度。
[0033]温控器200配置的第一温控组成210和第二温控组成220相互独立,分别用于监控温度变化,在温度达到跳转温度时断开连接。其中,第一温控组成210和第二温控组成220分别具有感温片和接入至电路的连接端,感温片在温度达到跳转温度时发生突跳,通过机械式顶压配合使第一温控组成210接入至电路的连接端或第二温控组成220接入至电路的连接端断开连接,从而实现在温度达到跳转温度时断开连接的效果。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感温开关、温控器、第一发热构件、第二发热构件和单通子电路;所述温控器具有第一温控组成和第二温控组成,所述第一温控组成和第二温控组成分别用于采集第一发热构件的温度信息,所述第一温控组成的跳转温度大于第二温控组成的跳转温度;所述感温开关用于采集第二发热组件的温度信息;所述感温开关的一端用于连接火线,所述感温开关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温控组成和第二发热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温控组成和第二发热构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发热构件的一端,所述第一发热构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零线,所述单通子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连接火线,所述单通子电路的输出端、第二温控组成和第一发热构件靠近第一温控组成的一端顺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温开关选用带双金属片的按键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电路还包括加热提示子电路和保温提示子电路;所述加热提示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发热构件远离第一温控组成的一端,所述加热提示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发热构件靠近第一温控组成的一端,所述保温提示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温控组成远离单通子电路的一端,所述保温提示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单通子电路远离第二温控组成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提示子电路包括第一保护负载、第二保护负载、加热提示灯和第一单向二极管;所述第一单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豪英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兴宏泰温控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