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光盖板、柔性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95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6
本申请提供一种透光盖板、柔性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电子设备,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如何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和产品竞争力的问题。其中,透光盖板包括平板部和第一弧片部。平板部包括中部区和边缘,平板部的边缘包括第一边,第一弧片部设置于第一边,且第一弧片部自第一边远离平板部的中部区延伸并向平板部的内侧弯曲,第一弧片部在垂直于平板部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3mm,且小于或者等于3mm,第一弧片部内表面的外轮廓处的切平面与平板部所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光盖板、柔性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要求于2021年05月14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2121036994.4、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全面屏及其结构”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透光盖板、柔性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3]在诸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领域,提升屏占比一直是业界的努力方向,在显示界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减小屏幕黑边是提升屏占比的有效解决方案。
[0004]为了减小屏幕左右两侧的黑边,通常弯折屏幕的左右两侧部,以使得弯折角度在75度(
°
)以上,屏幕盖板的内表面的最小曲率半径R在3.4毫米(mm)左右,弯折深度在4mm以上。在此基础上,为了减小屏幕上下两端的黑边,也有人尝试四曲面屏的设计,让屏幕的上下两端部以及角部也弯折。但是,由于屏幕内显示面板(英文名称:panel)在四角处因与屏幕盖板的弯折区域贴合后会存在褶皱,导致无法与该弯折区域贴合,这样使得现有技术中的显示面板在四角处几乎没有进入屏幕盖板的弯折区域,屏占比的提升受限,不能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透光盖板、柔性显示面板、显示屏和电子设备,用于解决如何提升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和产品竞争力的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透光盖板,该透光盖板包括平板部和第一弧片部。平板部包括中部区和边缘,平板部的边缘包括第一边,第一弧片部设置于第一边,且第一弧片部自第一边远离平板部的中部区延伸并向平板部的内侧弯曲,第一弧片部在垂直于平板部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3mm,且小于或者等于3mm,第一弧片部内表面的外轮廓处的切平面与平板部所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75
°

[0008]这样一来,在将第一弧片部的内表面等效成各位置曲率半径相等的标准圆弧面时,该标准圆弧面的半径较小,由此,第一弧片部的起弧线更靠近透光盖板的外轮廓,该第一弧片部的起弧线与其他部分的起弧线之间的交点更靠近角部的外轮廓,从而使得角部的双曲弧度区域范围更靠近外轮廓,柔性显示面板以及该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在角部也可以更往透光盖板的外轮廓延伸,从而减小了角部的视觉黑边,提升了屏占比。
[0009]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弧片部的内表面的最小曲率半径小于或者等于2.5mm。该最小曲率半径是指第一弧片部的内表面由连接平板部的一端至外轮廓
曲率半径最小位置处的曲率半径。当第一弧片部的内表面为标准圆弧面时,第一弧片部的内表面由连接平板部的一端至外轮廓的各个位置的曲率半径相等,此时,上述最小曲率半径为第一弧片部的内表面任意位置处的曲率半径。当第一弧片部的内表面由连接平板部的一端至外轮廓曲率半径变化时,比如增大减小交替,又比如逐渐减小,上述最小曲率半径是指第一弧片部的内表面的曲率半径最小位置处的曲率半径。
[0010]示例的,上述最小曲率半径可以在1.5mm

2.5mm范围、1.8mm

2.5mm范围或者2mm

2.5mm范围内,具体的,最小曲率半径可以为1.5mm、1.6mm、1.8mm、2.0mm、2.2mm、2.4mm或者2.5mm。这样一来,第一弧片部的内表面的最小曲率半径较小。将该第一弧片部的内表面等效成各位置曲率半径相等的标准圆弧面时,该标准圆弧面的半径较小,由此,第一弧片部的起弧线更靠近透光盖板的外轮廓,该第一弧片部的起弧线与其他部分的起弧线之间的交点更靠近角部的外轮廓,从而使得角部的双曲弧度区域范围更靠近外轮廓,柔性显示面板以及该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在角部也可以更往透光盖板的外轮廓延伸,从而减小了角部的视觉黑边,提升了屏占比。
[0011]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透光盖板还包括第二弧片部。平板部的边缘还包括第二边,第二弧片部设置于第二边,且第二弧片部自第二边远离平板部的中部区延伸并向平板部的内侧弯曲,第二弧片部在垂直于平板部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1.5mm,且小于或者等于3mm,第二弧片部内表面的外轮廓处的切平面与平板部所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50
°

[0012]这样一来,在将第二弧片部的内表面等效成各位置曲率半径相等的标准圆弧面时,该标准圆弧面的半径较小,由此,第二弧片部的起弧线更靠近透光盖板的外轮廓,该第二弧片部的起弧线与第一弧片部的起弧线之间的交点更靠近角部的外轮廓,从而使得角部的双曲弧度区域范围更靠近外轮廓,柔性显示面板以及该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在角部也可以更往透光盖板的外轮廓延伸,从而进一步减小了角部的视觉黑边,提升了屏占比。
[0013]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弧片部的内表面的最小曲率半径小于或者等于2.5mm。该最小曲率半径是指第二弧片部的内表面由连接平板部的一端至外轮廓曲率半径最小位置处的曲率半径。当第二弧片部的内表面为标准圆弧面时,第二弧片部的内表面由连接平板部的一端至外轮廓的各个位置的曲率半径相等,此时,上述最小曲率半径为第二弧片部的内表面任意位置处的曲率半径。当第二弧片部的内表面由连接平板部的一端至外轮廓曲率半径变化时,比如增大减小交替,又比如逐渐减小,上述最小曲率半径是指第二弧片部的内表面的曲率半径最小位置处的曲率半径。
[0014]示例的,该最小曲率半径R2可以在1.5mm

2.5mm范围、1.8mm

2.5mm范围或者2mm

2.5mm范围内,具体的,最小曲率半径R2可以为1.5mm、1.6mm、1.8mm、2.0mm、2.2mm、2.4mm或者2.5mm。这样一来,第二弧片部的内表面的最小曲率半径较小。将该第二弧片部的内表面等效成各位置曲率半径相等的标准圆弧面时,该标准圆弧面的半径较小,由此,第二弧片部的起弧线更靠近透光盖板的外轮廓,该第二弧片部的起弧线与第一弧片部的起弧线之间的交点更靠近角部的外轮廓,从而使得角部的双曲弧度区域范围更靠近外轮廓,柔性显示面板以及该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在角部也可以更往透光盖板的外轮廓延伸,从而进一步减小了角部的视觉黑边,提升了屏占比。
[0015]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透光盖板还包括第三弧片部。平板部的边
缘还包括第一拐角边,第一拐角边连接于第一边与第二边之间,第三弧片部设置于第一拐角边,且第三弧片部连接于第一弧片部与第二弧片部之间,第三弧片部自第一拐角边远离平板部的中部区延伸并向平板部的内侧弯曲。这样一来,透光盖板的角部边缘向平板部的内侧延伸一段距离,边框上对应角部位置的犄角状结构高度较小或者没有该犄角状结构,因此能够提升电子设备的外观。
[0016]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弧片部的内表面的最小曲率半径小于或者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光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板部和第一弧片部;所述平板部包括中部区和边缘,所述平板部的边缘包括第一边,所述第一弧片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边,且所述第一弧片部自所述第一边远离所述平板部的中部区延伸并向所述平板部的内侧弯曲,所述第一弧片部在垂直于所述平板部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3mm,且小于或者等于3mm,所述第一弧片部内表面的外轮廓处的切平面与所述平板部所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7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光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片部的内表面的最小曲率半径小于或者等于2.5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光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弧片部;所述平板部的边缘还包括第二边,所述第二弧片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边,且所述第二弧片部自所述第二边远离所述平板部的中部区延伸并向所述平板部的内侧弯曲,所述第二弧片部在垂直于所述平板部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1.5mm,且小于或者等于3mm,所述第二弧片部内表面的外轮廓处的切平面与所述平板部所处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者等于5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透光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片部的内表面的最小曲率半径小于或者等于2.5mm。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透光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弧片部;所述平板部的边缘还包括第一拐角边,所述第一拐角边连接于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二边之间,所述第三弧片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拐角边,且所述第三弧片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弧片部与所述第二弧片部之间,所述第三弧片部自所述第一拐角边远离所述平板部的中部区延伸并向所述平板部的内侧弯曲。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光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弧片部的内表面的最小曲率半径小于或者等于2.5mm。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透光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弧片部在垂直于所述平板部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弧片部在垂直于所述平板部的方向上的高度,或者所述第三弧片部在垂直于所述平板部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弧片部在垂直于所述平板部的方向上的高度。8.根据权利要求5

7任一项所述的透光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弧片部在垂直于所述平板部的方向上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1.5mm。9.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视部和第一侧视部;所述主视部包括中部区和边缘,所述主视部的边缘包括第三边,所述第一侧视部设置于所述第三边,且所述第一侧视部自所述第三边远离所述主视部的中部区延伸并向所述主视部的背面侧弯曲。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侧视部;所述主视部的边缘还包括第四边,所述第二侧视部设置于所述第四边,且所述第二侧视部自所述第四边远离所述主视部的中部区延伸并向所述主视部的背面侧弯曲。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侧视部;所述主视部的边缘还包括第二拐角边,所述第二拐角边连接于所述第三边和所述第四边之间,所述第三侧视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拐角边,且所述第三侧视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视
部与所述第二侧视部之间,所述第三侧视部自所述第二拐角边远离所述主视部的中部区延伸并向所述主视部的背面侧弯曲。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视部在垂直于所述主视部的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侧视部在垂直于所述主视部的方向上的高度,或者所述第三侧视部在垂直于所述主视部的方向上的高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侧视部在垂直于所述主视部的方向上的高度。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视部的外轮廓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斌尹帮实程方冰
申请(专利权)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