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83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4
模具(10)具备模具基座(12)、模具主体(11)以及开闭构件(13)。在模具基座(12)形成有用于储存制冷剂的储存部(122)。模具主体(11)包含安装面(112)、成形面(111)以及多个流路(113)。安装面(112)配置于靠模具基座(12)的储存部(122)那一侧。成形面(111)配置于与安装面(112)相反的一侧。多个流路(113)从安装面(112)朝向成形面(111)贯通模具主体(11)。开闭构件(13)配置于模具基座(12)与模具主体(11)之间。开闭构件(13)包含与多个流路(113)对应的多个贯通孔(131)。开闭构件(13)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模具基座(12)和模具主体(11)移动,以使各贯通孔(131)所对应的流路(113)与储存部(122)连通。(122)连通。(122)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模具


[0001]本公开涉及模具,更详细来说,涉及用于热压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使汽车的车身部件等高强度部件成形的方法,公知有热压。在热压中,利用安装于冲压机的模具对被加热的坯料进行冲压加工后,在模具内使成形品冷却并且淬火。成形品例如利用从模具的成形面喷出的制冷剂冷却。
[0003]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有制冷剂喷出功能的模具。在该模具配置有穿过其内部并且在成形面开口的多个制冷剂供给管。在各制冷剂供给管设有开闭阀、流量调整阀、压力调整阀。通过控制这些阀,控制自制冷剂供给管喷出的制冷剂的喷出量、喷出流速、喷出压力、喷出时间、喷出时刻等参数。
[0004]对于专利文献1的模具,控制制冷剂的喷出的阀设于各制冷剂供给管。因此,在冷却成形品时,需要同时控制多个阀,存在制冷剂的喷出控制复杂化的问题。
[0005]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模具具备:模具主体,其包含成形面;以及制冷剂收纳容器,其收纳于模具主体的内部。在模具主体设有在成形面开口的多个模具供给孔。在制冷剂收纳容器的壁部设有多个容器供给孔。通过该制冷剂收纳容器在模具主体内升降或旋转,各容器供给孔与模具供给孔成为连通或非连通状态。当容器供给孔与模具供给孔连通时,制冷剂从制冷剂收纳容器穿过容器供给孔和模具供给孔,向成形面上的成形品供给。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98666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13653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1]对于专利文献2的模具,利用制冷剂收纳容器的升降或旋转使容器供给孔与模具供给孔连通,由此不进行多个阀的复杂的喷出控制就能够向成形品供给制冷剂。然而,在专利文献2中,由于在模具主体的内部配置有制冷剂收纳容器,因此需要在模具主体的内部形成空洞。因此,存在模具的强度降低的问题。
[0012]本公开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确保强度且容易地将制冷剂向成形品供给的模具。
[0013]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本公开的模具具备模具基座、模具主体以及开闭构件。在模具基座形成有用于储存制冷剂的储存部。模具主体安装于模具基座。模具主体包含安装面、成形面以及多个流路。安装面配置于靠模具基座的储存部那一侧。成形面配置于与安装面相反的一侧。多个流路从安装面朝向成形面贯通模具主体。开闭构件配置于模具基座与模具主体之间。开闭构件包含与多个流路对应的多个贯通孔。开闭构件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模具基座和模具主体移
动,以使各贯通孔所对应的流路与储存部连通。
[0015]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6]利用本公开的模具,能够确保强度且容易地将制冷剂向成形品供给。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表示冲压机的示意图。
[0018]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模具的分解图。
[0019]图3是非连通状态下的模具的以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面剖视的剖视图。
[0020]图4是用于说明非连通状态下的开闭构件的贯通孔与模具主体的流路的重叠的示意图。
[0021]图5是连通状态下的模具的以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面剖视的剖视图。
[0022]图6是用于说明连通状态下的开闭构件的贯通孔与模具主体的流路的重叠的示意图。
[0023]图7是用于说明滑动方向上的宽度彼此不同的贯通孔与流路的重叠的示意图。
[0024]图8是用于说明滑动方向上的宽度彼此不同的贯通孔与流路的重叠的示意图。
[0025]图9是用于说明滑动方向上的宽度彼此不同的贯通孔与流路的重叠的示意图。
[0026]图10是用于说明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彼此不同的贯通孔与流路的重叠的示意图。
[0027]图11是用于说明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彼此不同的贯通孔与流路的重叠的示意图。
[0028]图12是用于说明滑动方向上和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均彼此不同的贯通孔与流路的重叠的示意图。
[0029]图13是用于说明滑动方向上和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均彼此不同的贯通孔与流路的重叠的示意图。
[0030]图14是用于说明滑动方向上和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宽度均彼此不同的贯通孔与流路的重叠的示意图。
[0031]图15是第2实施方式的模具的以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面剖视的剖视图。
[0032]图16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开闭构件的贯通孔与模具主体的流路的重叠的示意图。
[0033]图17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开闭构件的贯通孔与模具主体的流路的重叠的示意图。
[0034]图18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开闭构件的贯通孔与模具主体的流路的重叠的示意图。
[0035]图19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开闭构件的贯通孔与模具主体的流路的重叠的示意图。
[0036]图20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开闭构件的贯通孔与模具主体的流路的重叠的示意图。
[0037]图21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开闭构件的贯通孔与模具主体的流路的重叠的示意图。
[0038]图22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开闭构件的贯通孔与模具主体的流路的重叠的示意图。
[0039]图23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开闭构件的贯通孔与模具主体的流路的重叠的示意图。
[0040]图24是表示开闭构件的另一例的示意图。
[0041]图25是上述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模具的以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面剖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实施方式的模具具备模具基座、模具主体以及开闭构件。在模具基座形成有用于储存制冷剂的储存部。模具主体安装于模具基座。模具主体包含安装面、成形面以及多个流路。安装面配置于靠模具基座的储存部那一侧。成形面配置于与安装面相反的一侧。多个流路从安装面朝向成形面贯通模具主体。开闭构件配置于模具基座与模具主体之间。开闭构件包含与多个流路对应的多个贯通孔。开闭构件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模具基座和模具主体移动,以使各贯通孔所对应的流路与储存部连通(第1结构)。
[0043]在第1结构中,用于储存制冷剂的储存部形成于模具基座。因此,在包含成形面的模具主体,不需要设置用于储存制冷剂的较大的空洞,因此能够确保模具的强度。另外,在第1结构中,在模具基座与模具主体之间配置有开闭构件。在开闭构件,与设于模具主体的多个流路对应地形成有多个贯通孔。为了使模具主体的流路与模具基座的储存部连通,使该开闭构件移动即可。即,当使开闭构件移动时,利用设于开闭构件的多个贯通孔,模具主体的各流路与模具基座的储存部连通,储存部内的制冷剂穿过模具主体的流路而从成形面喷出。因此,根据第1结构,不进行多个阀的复杂的控制就能够容易地将制冷剂向成形品供给。
[0044]在第1结构中,优选的是,开闭构件为板状,相对于模具基座和模具主体滑动(第2结构)。
[0045]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模具,其中,该模具具备:模具基座,其形成有用于储存制冷剂的储存部;模具主体,其是安装于所述模具基座的所述模具主体,该模具主体包含:安装面,其配置于靠所述模具基座的所述储存部那一侧;成形面,其配置于与所述安装面相反的一侧;以及多个流路,其从所述安装面朝向所述成形面贯通所述模具主体;以及开闭构件,其配置于所述模具基座与所述模具主体之间,包含与所述多个流路对应的多个贯通孔,所述开闭构件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模具基座和所述模具主体移动,以使各所述贯通孔所对应的所述流路与所述储存部连通。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村成彦铃木利哉上西健太吉田亨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