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同相轴零相位判别的蚂蚁体属性倾角校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861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地震同相轴零相位判别的蚂蚁体属性倾角校正方法,包括:对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基于断层保护的分频扩散滤波处理;进行梯度特征属性计算;进行倾角属性计算;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梯度替换;进行同相轴零相位的判断,识别不同地层条件下稳定地层的同相轴零相位;根据同相轴零相位的判断结果,分情况进行蚂蚁体属性值的修正;进行滤波处理和线条细化处理,提高蚂蚁体属性的连续性和分辨率;基于上述步骤得到的蚂蚁体属性,进行高地层倾角条件下低序级断层的地震识别。该基于地震同相轴零相位判别的蚂蚁体属性倾角校正方法实现了倾斜地层处蚂蚁体属性的倾角校正,提高蚂蚁体属性在倾斜地层处断层识别的准确度。体属性在倾斜地层处断层识别的准确度。体属性在倾斜地层处断层识别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地震同相轴零相位判别的蚂蚁体属性倾角校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基于地震同相轴零相位判别的蚂蚁体属性倾角校正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的不断深入,低序级断层对复杂断块油藏开发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低序级断层控制了复杂断块油藏剩余油的分布,另一方面低序级断层则影响了复杂断块油藏开发过程中,油水井注采关系的调整,因此,低序级断层的精细解释对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至关重要。对低序级断层的精细解释常常需要结合断层属性,但蚂蚁体属性等常规断层属性在地层倾角较大位置处存在较大的断层识别误差,其中导致蚂蚁体属性出现较大断层识别误差的原因是在蚂蚁追踪过程中,将倾斜地层的同相轴零相位也识别成了断层,从而造成了较大的断层识别假象。前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蚂蚁体属性提取过程中根据地层倾斜方向设置蚂蚁追踪的方向,但当地层条件复杂时,仍无法有效解决倾斜地层引起的蚂蚁体属性识别断层的误差。
[0003]在申请号:CN201710950865.8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煤层小断层的快速识别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设定煤田区域的地震数据;对地震数据进行构造导向滤波;采用蚂蚁追踪算法对滤波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地震数据对应的蚂蚁地震属性数据体;提取蚂蚁地震属性数据体中,目的层的层位属性切片;根据层位属性切片识别煤田区域的煤层小断层构造。
[0004]在申请号:CN201610384344.6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基于地震数据预测地下裂缝空间展布的方法及装置,涉及地下裂缝空间展布预测
方法包括:获取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进行井震标定,并对地震数据进行目的层构造解释,确定待预测的目的层的顶底边界;对地震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形成去噪后地震数据体;确定去噪后地震数据体的相干属性和蚂蚁追踪属性;将蚂蚁追踪属性的值域变化范围校正为相干属性的值域变化范围;将值域变化范围校正后的蚂蚁追踪属性与相干属性进行融合,形成裂缝预测敏感属性体;根据裂缝预测敏感属性体在空间范围内的数值大小预测顶底边界内的地下裂缝空间展布形态。
[0005]在申请号:CN201611177648.1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基于地震属性的裂缝定量化预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目的层的三维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基于这两项数据获得目的层的构造解释;对三维地震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对去噪处理后的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相干属性计算,得到相干属性体;对去噪处理后的三维地震数据体进行曲率属性计算,得到曲率属性体;对相干属性体进行值域校正;基于曲率属性体以及校正后的相干属性体,计算得到裂缝预测属性体;根据裂缝预测属性体对地下裂缝的空间展布信息进行预测。
[0006]以上现有技术均与本专利技术有较大区别,未能解决我们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新的基于地震同相轴零相位判别的蚂蚁体属性倾角校正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了蚂蚁体属性在高倾角地层处的适用能力以及低序级断层的属性解释能力的基于地震同相轴零相位判别的蚂蚁体属性倾角校正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基于地震同相轴零相位判别的蚂蚁体属性倾角校正方法,该基于地震同相轴零相位判别的蚂蚁体属性倾角校正方法包括:
[0009]步骤1:对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基于断层保护的分频扩散滤波处理;
[0010]步骤2:进行梯度特征属性计算,得到地震数据的水平、垂直及对角梯度数据;
[0011]步骤3:进行倾角属性计算,得到地震数据的倾角数据;
[0012]步骤4:利用倾角数据判断地层是否倾斜及其倾斜方向,进而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梯度替换;
[0013]步骤5:进行同相轴零相位的判断,识别不同地层条件下稳定地层的同相轴零相位;
[0014]步骤6:根据同相轴零相位的判断结果,分情况进行蚂蚁体属性值的修正;
[0015]步骤7:进行滤波处理和线条细化处理,提高蚂蚁体属性的连续性和分辨率;
[0016]步骤8:基于上述步骤得到的蚂蚁体属性,进行高地层倾角条件下低序级断层的地震识别。
[001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0018]在步骤1中,对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基于断层保护的分频扩散滤波处理,处理过程中引入最大曲率属性作为断层保护因子,在去噪过程中保护断层这些边界信息,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0019]在步骤2中,对去噪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梯度特征属性计算,利用Sobel算子计算地震数据的梯度特征属性,分别得到地震数据的水平梯度f
x
、垂直梯度f
y
以及两个对角梯度f
xx
、f
yy

[0020]在步骤3中,对去噪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倾角属性计算,通过对传统梯度方位角公式的改进,得到新的地层倾角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计算地震数据的倾角属性,进而判断地层是否倾斜及其地层倾向。
[0021]在步骤3中,地层倾角计算公式为:
[0022][0023]式中:dip为反映地层倾角的属性值,f
x
为地震数据的水平梯度,f
y
为地震数据的垂直梯度。
[0024]在步骤4中,在计算得到地震数据的倾角属性数据后,通过对不同地层倾斜程度处的数据统计分析,确定倾斜地层的判别标准。
[0025]在步骤4中,基于倾斜地层的判别标准,对地震数据进行梯度替换,其中对于近水平地层,不进行梯度替换,对于倾斜地层,则将沿着地层方向的对角梯度替换原来的水平梯度,垂直地层方向的对角梯度替换原来的垂直梯度。
[0026]在步骤5中,利用替换后的梯度数据进行稳定地层同相轴零相位的判别,其中替换后垂直梯度f
sy
大于替换后水平梯度f
sx
的位置认为是稳定地层的同相轴零相位,替换后水平梯度f
sx
大于替换后垂直梯度f
sy
的位置认为是断层。
[0027]在步骤6中,首先统计分析确定蚂蚁体属性指示断层的临界值a,以及反映断层的蚂蚁体属性极大值A和反映稳定地层的蚂蚁体属性极小值B,然后根据同相轴零相位的判别结果,分情况进行蚂蚁体属性值的修正,将梯度特征为同相轴零相位且蚂蚁体属性显示为断层的位置,蚂蚁体属性值修正为蚂蚁体属性极小值B,将梯度特征为断层且蚂蚁体属性显示为稳定地层的位置,蚂蚁体属性值修正为蚂蚁体属性极大值A,其他情况保留原蚂蚁体属性值:
[0028][0029]式中:ant
new
为倾角校正后的蚂蚁体属性,ant为原始蚂蚁体属性,f
sy
为梯度替换后的垂直梯度,f
sx
为梯度替换后的水平梯度,a为蚂蚁体属性指示断层的临界值。
[0030]在步骤7中,对校正后的蚂蚁体属性进行滤波处理和线条细化处理,首先利用基于长方形时窗的中值滤波对校正后的蚂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地震同相轴零相位判别的蚂蚁体属性倾角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地震同相轴零相位判别的蚂蚁体属性倾角校正方法包括步骤1:对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基于断层保护的分频扩散滤波处理;步骤2:进行梯度特征属性计算,得到地震数据的水平、垂直及对角梯度数据;步骤3:进行倾角属性计算,得到地震数据的倾角数据;步骤4:利用倾角数据判断地层是否倾斜及其倾斜方向,进而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梯度替换;步骤5:进行同相轴零相位的判断,识别不同地层条件下稳定地层的同相轴零相位;步骤6:根据同相轴零相位的判断结果,分情况进行蚂蚁体属性值的修正;步骤7:进行滤波处理和线条细化处理,提高蚂蚁体属性的连续性和分辨率;步骤8:基于上述步骤得到的蚂蚁体属性,进行高地层倾角条件下低序级断层的地震识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同相轴零相位判别的蚂蚁体属性倾角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对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基于断层保护的分频扩散滤波处理,处理过程中引入最大曲率属性作为断层保护因子,在去噪过程中保护断层这些边界信息,提高地震数据的信噪比和分辨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同相轴零相位判别的蚂蚁体属性倾角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对去噪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梯度特征属性计算,利用Sobel算子计算地震数据的梯度特征属性,分别得到地震数据的水平梯度f
x
、垂直梯度f
y
以及两个对角梯度f
xx
、f
yy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同相轴零相位判别的蚂蚁体属性倾角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对去噪处理后的地震数据进行倾角属性计算,通过对传统梯度方位角公式的改进,得到新的地层倾角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计算地震数据的倾角属性,进而判断地层是否倾斜及其地层倾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地震同相轴零相位判别的蚂蚁体属性倾角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地层倾角计算公式为:式中:dip为反映地层倾角的属性值,f
x
为地震数据的水平梯度,f
y
为地震数据的垂直梯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震同相轴零相位判别的蚂蚁体属性倾角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在计算得到地震数据的倾角属性数据后,通过对不同地层倾斜程度处的数据统计分析,确定倾斜地层的判别标准。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廷刘显太杜玉山吴义志刘维霞武刚黄超房环环谭琴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