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低格栅感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855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降低格栅感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可降低格栅感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包含一平面显示单元、设置于平面显示单元一侧的一光源单元及设置于平面显示单元另一侧的一透镜阵列单元。其中,所述光源单元所提供的光源满足以下光学特性:光源在进入透镜阵列单元前的一辉度的衰减幅度,在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一光场系统的一发散角内,是不大于65%,从而降低立体图像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立体图像的格栅感。栅感。栅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降低格栅感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降低格栅感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立体图像显示装置中,由于光场系统的透镜的中心强度高于透镜的边缘强度,因此人眼观看立体图像时,会感受到明暗对比的格栅感G(如图1所示)。
[000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人有感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应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降低格栅感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降低格栅感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包括:一平面显示单元,其具有一显示面,并且所述显示面经配置显示一集成式图像(integral image);一光源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平面显示单元的一侧,并且所述光源单元经配置提供一光源来穿透所述平面显示单元,以提供所述显示面显示所述集成式图像所需要的光线;以及一透镜阵列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平面显示单元的另外一侧;其中,所述光源单元提供的所述光源在穿透所述平面显示单元后、能接着穿透所述透镜阵列单元,以使得所述集成式图像的光线能重新汇聚成一立体图像(stereo image);其中,所述光源单元所提供的所述光源满足以下光学特性:所述光源在进入透镜阵列单元前的一辉度的衰减幅度,在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一光场系统的一发散角内,是不大于65%,从而降低所述立体图像的格栅感(grid effect)。
[0006]优选地,所述光场系统的所述发散角(divergent angle)是由以下公式所定义:
[0007]sin
‑1(n_Lens*sin(90

alpha

belta))
[0008]其中,alpha=tan
‑1((R

Lens
seq
)/(P/2));
[0009]其中,
[0010]其中,
[0011]其中,
[0012]其中,n_Lens为透镜阵列单元中的透镜折射率;R为透镜阵列单元中的透镜曲率半径;P为透镜阵列单元中两个相邻透镜间的间距;L为平面显示单元的长度;W为平面显示单元的宽度;WD为光场系统的工作距离(即,人眼到显示面板的垂直距离);并且VA为观赏者的观看角度。
[0013]其中,alpha为光线自透镜阵列单元的透镜边缘出射后的角度;belta为光线自透镜阵列单元的透镜边缘出射前的角度;Lens
seq
为透镜阵列单元的透镜凸面高度;并且R_slope为用户的眼睛至平面显示单元角落的斜率。
[0014]优选地,所述光源单元所提供的所述光源进入所述透镜阵列单元前的所述辉度衰减幅度,在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所述光场系统的所述发散角内,不大于50%。
[0015]优选地,所述光场系统的所述发散角与所述观赏者的所述观看角度的绝对值呈现为正相关。
[0016]优选地,所述光场系统的所述发散角与所述平面显示单元的所述长度及所述宽度皆呈现为正相关。
[0017]优选地,所述光源单元为具有发散光学特性的一背光单元(backlight unit),并且所述背光单元所提供的所述光源在穿透所述平面显示单元后,仍满足所述光学特性。
[0018]优选地,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面与所述透镜阵列单元间的一电介质镀膜层(dielectric film),并且所述光源在穿透所述电介质镀膜层之后的发光均匀性,被调整以满足所述光学特性。
[0019]优选地,在所述光场系统的所述发散角内,所述电介质镀膜层对于所述光源的一第一入射角具有一第一透光率,并且所述电介质镀膜层对于所述光源的一第二入射角具有一第二透光率;其中,若所述第一入射角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二入射角的绝对值,则所述第一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透光率。
[0020]优选地,所述光源单元为具有发散光学特性的一背光单元;并且,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平面显示单元的所述显示面与所述透镜阵列单元之间的一电介质镀膜层,以使得所述光源单元所提供的所述光源满足所述光学特性。
[0021]优选地,所述光源单元进一步限定为一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的一自发光光源,并且所述平面显示单元的所述显示面进一步限定为所述有机发光显示器的显示像素。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能通过“所述光源单元所提供的所述光源满足以下光学特性:所述光源进入所述透镜阵列单元前的一辉度的衰减幅度,在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一光场系统的一发散角内,是不大于65%”的技术方案,从而有效改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显示的立体图像的格栅感,并且有效提升立体图像的显示质量。
[0023]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公知的具有格栅感的立体图像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光场系统示意图。
[0028]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包含有电介质镀膜层的侧视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光源的光线波形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电介质镀膜层的光学特性示意图。
[0032]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光源单元进一步限定为有机发光显示器的自行发光光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4]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组件或者信号,但这些组件或者信号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0035][立体图像显示装置][0036]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低格栅感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包括:一平面显示单元,其具有一显示面,并且所述显示面经配置显示一集成式图像;一光源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平面显示单元的一侧,并且所述光源单元经配置提供一光源来穿透所述平面显示单元,以提供所述显示面显示所述集成式图像所需要的光线;以及一透镜阵列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平面显示单元的另外一侧;其中,所述光源单元提供的所述光源在穿透所述平面显示单元后、能接着穿透所述透镜阵列单元,以使所述集成式图像的光线能重新汇聚成一立体图像;其中,所述光源单元所提供的所述光源满足以下光学特性:所述光源进入所述透镜阵列单元前的一辉度的衰减幅度,在所述立体图像显示装置的一光场系统中的一发散角内,不大于65%,从而降低所述立体图像的格栅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格栅感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场系统的所述发散角是由以下公式所定义:sin
‑1(n_Lens*sin(90

alpha

belta))其中,alpha=tan
‑1((R

Lensseq)/(P/2));其中,其中,其中,其中,n_Lens为透镜阵列单元中的透镜折射率;R为透镜阵列单元中的透镜曲率半径;P为透镜阵列单元中两个相邻透镜间的间距;L为平面显示单元的长度;W为平面显示单元的宽度;WD为光场系统的工作距离;并且VA为观赏者的观看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降低格栅感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alpha为光线自透镜阵列单元的透镜边缘出射后的角度;belta为光线自透镜阵列单元的透镜边缘出射前的角度;Lens
seq
为透镜阵列单元的透镜凸面高度;并且R_slope为用户的眼睛至平面显示单元角落的斜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低格栅感的立体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钧翔丁志宏张凯杰侯昕佑陈韦安陈冠宇施智维
申请(专利权)人:幻景启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