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食用油品极性组成检测的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839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1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食用油品极性组成检测的控制系统,属于测量技术领域,该种测量食用油中极性组分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源管理模块、主控模块、通信接口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检测模块,该种用于测量食用油中极性组分的控制系统不仅能快速测量食用油的极性组分,脱离了传统那种需要专门的人员和场地才能进行检测的束缚,本系统还通过采用高精度测量电路为检测方式,通过系统自带的人机交互模块,可以做到快速的在线检测显示,并可通过蓝牙和USB通信方式与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连接,做到检测结果和数据的快速上传,提高了食用油极性组成检测效率。测效率。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食用油品极性组成检测的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用于食用油品极性组成检测的控制系统,属于测量


技术介绍

[0002]食用油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食用油的检测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问题,由于食用油的成分复杂,用化学方法检测不仅操作复杂,而且效果不够理想。现有的检测方法多用光谱法、色谱法,检测耗费时间较长,而且只能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不能在现场进行及时检测,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日常使用,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能快速测量出食用油中的极性组分的控制系统也显得尤为重要。
[0003]例如在20112年9月19日公开了一项公开号为CN102680468A,一种名为食用油中极性组分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的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合成了对油中极性物质有特异非共价作用的纳米金复合探针 (pH 8.5),它与食用油混匀后与其中的极性组分相互作用,由亲水性变为亲油性,同时产生相转移,从水相转至上层油相,并对应产生颜色变化,通过观察颜色的变化及两相分层时间即可对油中极性组分进行定性与定量检测。检测限量可低至国家标准的十分之一 ( 约 3% ),相比于传统仪器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建立了食用油中极性组分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手段,具有快捷简便、样品用量少、特异性高、成本低、直观、准确和灵敏等特点,本专利技术也可用于其它劣质油中极性组分的快速检测,作为判断油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和依据,上述专利技术虽能实现对食用油极性成分可视化快速检测,但仍具有以下缺点:1、上述专利技术操作过程复杂,只是一个百分比或大概的颜色显示来判断,测量数据没有一个直观数量显示,测量精度不高。
[0004]2、上述专利技术不能做到测量数据的实时在线检测显示,也无法将检测得的结果进行的快速的电子上传和网络共享,不能做到检测数据的快速判断与直观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食用油品极性组成检测的控制系统,本控制系统通过采用高精度测量电路为检测方式,通过系统自带的人机交互模块,可以做到快速的在线检测显示,并可通过蓝牙和USB通信方式与电脑和其他电子设备连接,做到检测结果和数据的快速上传。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测量食用油中极性组分的控制系统,包括电源管理模块、主控模块、通信接口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检测模块,电源模块连接主控模块,通过主控模块的控制为其他模块提供电源,通信接口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检测模块连接主控模块,检测模块用于采集食用油中的极性成分模拟量信号,通过主控模块的处理,将处理的结果传送给人机交互模块在本地显示,也可经过通信接口模块进行与电脑和其它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使测量的数据结果快速的上传和网络共享,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锂电池充电电路、电源稳压与降压电路和系统开关机电路;所述通信接口模块包括USB接口电路和WiFi+蓝牙通信电路;所述
人机交互模块部分包括OLED液晶显示屏电路和按键输入电路。
[0007]进一步,所述锂电池充电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U1的型号为TP4057,芯片U1的1脚连接有二极管D2一端,二极管D2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2一端和二极管D1一端,二极管D1另一端连接有芯片U1的5脚,电阻R2另一端连接有芯片U1的4脚、电容C2一端、电容C1一端和电阻R1一端,并接VCC电源,电容C2另一端和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阻R1另一端接USB_VCC电源,芯片U1的2脚接地,芯片U1的3脚接Vbat电源,芯片U1的6脚电阻R3一端,电阻R3另一端接地。
[0008]进一步,所述电源稳压与降压电路包括芯片U2,芯片U2的型号为LTC3422EDD#PBF,芯片U2的2脚连接有电感L1一端、电容C6一端、芯片U2的2脚和芯片U1的3脚,电容C6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3脚连接有电阻R6一端和电容C7一端,电阻R6另一端和电容C7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4脚连接有电容C8一端,电容C8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5脚连接有芯片U4的7脚,所述芯片U2的6脚连接有电阻R5一端和电阻R4一端,电阻R5另一端接地,电阻R4另一端连接有+5V电源、电容C3一端、芯片U2的10脚和芯片U3的3脚,电容C3另一端接地,芯片U3的2脚连接有电容C4一端、电容C5一端和+3.3V电源,电容C4另一端和电容C5另一端接地,芯片U3的1脚接地,所述芯片U2的9脚接地,芯片U2的8脚连接有电阻R7一端,电阻R7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7脚连接有电容C9的一端和电容C10一端,电容C9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8一端,电阻R8另一端接地,电容C10另一端接地。
[0009]进一步,所述开关机电路包括芯片U4,芯片U4的型号为LTC2955CTS8

1#TRPBF,芯片U4的1脚和4脚接地,芯片U4的2脚连接有电阻R9一端和芯片U5的39脚,电阻R9另一端连接有+3.3V电源,芯片U4的3脚连接有电容C13一端,电容C13另一端接地,芯片U4的5脚连接有电阻R24一端、电阻R25一端和按键S1一端,电阻R24另一端连接有+3.3V电源,电阻R25另一端连接有芯片U5的40脚,按键S1另一端接地,芯片U4的6脚连接有电容C11一端、电容C12一端、芯片U1的3脚和电阻R10一端,电容C11另一端和电容C12另一端接地,电阻R10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12一端和电阻R11一端,电阻R12另一端接地,电阻R11另一端连接有芯片U5的10脚。
[0010]进一步,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5,芯片U5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芯片U5的3脚连接有晶振Y1的1脚和电容C15一端,电容C15另一端接地,芯片U5的4脚连接有晶振Y1的3脚和电容C14一端,电容C14另一端接地,晶振Y1的2脚接地,芯片U5的7脚连接有电阻R18一端和电容C18一端,电阻R18另一端连接有3.3V电源,电容C18另一端接地,芯片U5的8脚、23脚、35脚和47脚接地,芯片U5的9脚、24脚、36脚和48脚连接有3.3V电源,芯片U5的18脚连接有芯片U6的1脚,芯片U5的19脚连接有芯片U6的2脚,芯片U5的20脚连接有芯片U6的6脚,芯片U5的25脚连接有芯片U6的5脚,芯片U5的26脚连接有端子P2的8脚,芯片U5的27脚连接有端子P2的9脚,芯片U5的28脚连接有端子P2的10脚,芯片U5的30脚连接有端子P3的2脚,芯片U5的31脚连接有端子P3的3脚,芯片U5的34脚连接有端子P4的2脚,芯片U5的37脚连接有端子P4的3脚。
[0011]进一步,所述USB接口电路包括芯片U10,芯片U10的1脚连接有端子P6的2脚和芯片U9的1脚,芯片U10的2脚连接有端子P6的3脚和芯片U9的2脚,芯片U9的3脚接地,芯片U10的3脚接地,芯片U10的5脚和8脚连接有3.3V电源和电容C33一端,电容C33另一端接地,芯片U10的6脚连接有芯片U5的22脚,芯片U10的7脚连接有芯片U5的21脚。
[0012]进一步,所述WiFi+蓝牙通信电路包括芯片U7,芯片U7的型号为ESP3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量食用油中极性组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管理模块、主控模块、通信接口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检测模块,电源模块连接主控模块,通过主控模块的控制为其他模块提供电源,通信接口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检测模块连接主控模块,检测模块用于采集食用油中的极性成分模拟量信号,通过主控模块的处理,将处理的结果传送给人机交互模块在本地显示,也可经过通信接口模块进行与电脑和其它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使测量的数据结果快速的上传和网络共享,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锂电池充电电路、电源稳压与降压电路和系统开关机电路;所述通信接口模块包括USB接口电路和WiFi+蓝牙通信电路;所述人机交互模块部分包括OLED液晶显示屏电路和按键输入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测量食用油中极性组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充电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U1的型号为TP4057,芯片U1的1脚连接有二极管D2一端,二极管D2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2一端和二极管D1一端,二极管D1另一端连接有芯片U1的5脚,电阻R2另一端连接有芯片U1的4脚、电容C2一端、电容C1一端和电阻R1一端,并接VCC电源,电容C2另一端和电容C1另一端接地,电阻R1另一端接USB_VCC电源,芯片U1的2脚接地,芯片U1的3脚接Vbat电源,芯片U1的6脚电阻R3一端,电阻R3另一端接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测量食用油中极性组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稳压与降压电路包括芯片U2,芯片U2的型号为LTC3422EDD#PBF,芯片U2的2脚连接有电感L1一端、电容C6一端、芯片U2的2脚和芯片U1的3脚,电容C6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3脚连接有电阻R6一端和电容C7一端,电阻R6另一端和电容C7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4脚连接有电容C8一端,电容C8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5脚连接有芯片U4的7脚,所述芯片U2的6脚连接有电阻R5一端和电阻R4一端,电阻R5另一端接地,电阻R4另一端连接有+5V电源、电容C3一端、芯片U2的10脚和芯片U3的3脚,电容C3另一端接地,芯片U3的2脚连接有电容C4一端、电容C5一端和+3.3V电源,电容C4另一端和电容C5另一端接地,芯片U3的1脚接地,所述芯片U2的9脚接地,芯片U2的8脚连接有电阻R7一端,电阻R7另一端接地,芯片U2的7脚连接有电容C9的一端和电容C10一端,电容C9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8一端,电阻R8另一端接地,电容C10另一端接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测量食用油中极性组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电路包括芯片U4,芯片U4的型号为LTC2955CTS8

1#TRPBF,芯片U4的1脚和4脚接地,芯片U4的2脚连接有电阻R9一端和芯片U5的39脚,电阻R9另一端连接有+3.3V电源,芯片U4的3脚连接有电容C13一端,电容C13另一端接地,芯片U4的5脚连接有电阻R24一端、电阻R25一端和按键S1一端,电阻R24另一端连接有+3.3V电源,电阻R25另一端连接有芯片U5的40脚,按键S1另一端接地,芯片U4的6脚连接有电容C11一端、电容C12一端、芯片U1的3脚和电阻R10一端,电容C11另一端和电容C12另一端接地,电阻R10另一端连接有电阻R12一端和电阻R11一端,电阻R12另一端接地,电阻R11另一端连接有芯片U5的10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测量食用油中极性组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包括芯片U5,芯片U5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芯片U5的3脚连接有晶振Y1的1脚和电容C15一端,电容C15另一端接地,芯片U5的4脚连接有晶振Y1的3脚和电容C14一端,电容C14另一端接地,晶振Y1的2脚接地,芯片U5的7脚连接有电阻R18一端和电容C18一端,电阻R18另一端连接有3.3V电源,电容C18另一端接地,芯片U5的8脚、23脚、35脚和47脚接地,芯片U5的9脚、24脚、36脚和48脚连接有3.3V电源,芯片U5的18脚连接有芯片U6的1脚,芯片U5
的19脚连接有芯片U6的2脚,芯片U5的20脚连接有芯片U6的6脚,芯片U5的25脚连接有芯片U6的5脚,芯片U5的26脚连接有端子P2的8脚,芯片U5的27脚连接有端子P2的9脚,芯片U5的28脚连接有端子P2的10脚,芯片U5的30脚连接有端子P3的2脚,芯片U5的31脚连接有端子P3的3脚,芯片U5的34脚连接有端子P4的2脚,芯片U5的37脚连接有端子P4的3脚。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测量食用油中极性组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电路包括芯片U10,芯片U10的1脚连接有端子P6的2脚和芯片U9的1脚,芯片U10的2脚连接有端子P6的3脚和芯片U9的2脚,芯片U9的3脚接地,芯片U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良浩宋智豪王晓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云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