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培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35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培养设备,包括用于盛放的培养液的盛液箱、紫外线灯管、第二安装板、多孔板、导热板、通管和齿轮,且盛液箱的上端外侧嵌套贴合有箱盖,并且箱盖的中部内侧粘贴固定有放大镜;所述紫外线灯管镶嵌安装在盛液箱的前上端内侧和后上端内侧。该新型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培养设备,便于对培养的好氧微生物菌剂进行观察和取放,便于调节控制培养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光照、温度、含氧量,便于向培养液中通入氧气,并便于对培养液进行搅拌,避免其出现沉淀的现象,以及便于对盛液箱内进行杀菌预处理,并便于对用于通氧空气中杂菌进行过滤,避免杂菌影响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培养。物菌剂的培养。物菌剂的培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培养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好氧微生物菌剂培养
,具体为一种新型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培养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菌剂是指目标微生物经过工业化生产扩繁后,利用多孔的物质作为吸附剂,吸附菌体的发酵液加工制成的活菌制剂,具有直接或间接改良土壤、恢复地力、预防土传病害、维持根际微生物区系平衡和降解有毒害物质等作用,在对好氧微生物菌剂培养时,需通过培养设备,使好养微生物菌剂与氧气充分接触;现有的新型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培养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一、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调节控制培养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光照、温度、含氧量,难以使好氧微生物菌剂处于良好的环境;二、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便于向培养液中通入氧气,增加培养液的含氧量,且培养液易出现沉淀的现象,难以使好氧微生物菌剂得到良好的培养;三、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不便于进行杀菌处理,杂菌易影响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培养。
[0003]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培养设备,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培养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培养设备,一般不调节控制培养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光照、温度、含氧量,难以使好氧微生物菌剂处于良好的环境,不便于向培养液中通入氧气,增加培养液的含氧量,且培养液易出现沉淀的现象,难以使好氧微生物菌剂得到良好的培养,以及不便于进行杀菌处理,杂菌易影响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培养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培养设备,包括用于盛放的培养液的盛液箱,且盛液箱的上端外侧嵌套贴合有箱盖,并且箱盖的中部内侧粘贴固定有放大镜;紫外线灯管,所述紫外线灯管镶嵌安装在盛液箱的前上端内侧和后上端内侧,且紫外线灯管的下方设置有与盛液箱镶嵌连接的自然灯管;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在盛液箱的后上端右侧,且第二安装板的内侧镶嵌安装有显示器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孔板,所述多孔板设置在盛液箱的下端内侧,且多孔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呈网状结构的盛菌剂盒;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位于多孔板的外侧,且盛液箱和导热板的内侧交错安装有加
热管和制冷管;通管,所述通管贴合于盛液箱的下端上表面,且通管的上端内部等间距开设有通孔;齿轮,所述齿轮贯穿于盛液箱的下端内部,且齿轮的中部外侧紧密贴合有与盛液箱粘贴固定的密封垫。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盛液箱的内侧横截面尺寸与导热板的内侧横截面尺寸相同,且导热板与盛液箱为固定连接,并且多孔板与导热板为卡合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盛液箱的内侧横截面尺寸与导热板的内侧横截面尺寸相同,且导热板与盛液箱为固定连接,并且多孔板与导热板为卡合连接,因此便于使多孔板在盛液箱和导热板内进行限位移动。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多孔板的左右两端中部上表面均固定有承接板,且呈“L”字型结构的承接板关于盛液箱对称设置,并且承接板的外端内侧嵌套安装有电动伸缩杆。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多孔板的左右两端中部上表面均固定有承接板,且呈“L”字型结构的承接板关于盛液箱对称设置,并且承接板的外端内侧嵌套安装有电动伸缩杆,因此便于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作业,使得承接板带动多孔板进行升降。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紫外线灯管和自然灯管均关于盛液箱对称设置,且紫外线灯管和自然灯管均凸出于盛液箱的内侧,并且盛液箱的右后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而且第一安装板的左端内侧安装有与之固定的温度传感器和溶解氧传感器。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紫外线灯管和自然灯管均关于盛液箱对称设置,且紫外线灯管和自然灯管均凸出于盛液箱的内侧,并且盛液箱的右后端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而且第一安装板的左端内侧安装有与之固定的温度传感器和溶解氧传感器,因此便于通过紫外线灯管和自然灯管对盛液箱内进行杀菌和照明,并便于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溶解氧传感器对培养液中的温度和含氧量进行感测。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管在盛液箱的下端内侧呈“目”字型,且盛液箱的中部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的右端上表面螺钉安装有与通管联通的抽气泵。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通管在盛液箱的下端内侧呈“目”字型,且盛液箱的中部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并且固定板的右端上表面螺钉安装有与通管联通的抽气泵,因此便于通过抽气泵的作业,使通管向盛液箱内通入氧气。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抽气泵的左侧联通有位于固定板左端上表面的中转盒,且中转盒的上表面螺钉固定有盒盖,并且中转盒的左端内部呈中空状结构。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抽气泵的左侧联通有位于固定板左端上表面的中转盒,且中转盒的上表面螺钉固定有盒盖,并且中转盒的左端内部呈中空状结构,因此便于使中转盒与通管为联通连接,并便于对盒盖与中转盒的连接进行拆卸。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转盒的左右两端内侧均卡合有内侧粘贴固定透气膜的过滤网,且透气膜的内侧填充有压实的棉絮。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中转盒的左右两端内侧均卡合有内侧粘贴固定透气
膜的过滤网,且透气膜的内侧填充有压实的棉絮,因此便于通过棉絮起到过滤空气中的杂菌。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轮在盛液箱内等间距设置,且齿轮的上端外侧固定有中心对称设置的搅拌叶,并且搅拌叶位于盛液箱的下端上表面。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齿轮在盛液箱内等间距设置,且齿轮的上端外侧固定有中心对称设置的搅拌叶,并且搅拌叶位于盛液箱的下端上表面,因此便于使齿轮带动搅拌叶转动,对培养液进行搅拌,避免沉淀。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齿轮的下侧贴合设置有与盛液箱固定连接的支撑板,且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位于支撑板上的齿带,并且支撑板的中部内侧安装有与齿轮连接的电机。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齿轮的下侧贴合设置有与盛液箱固定连接的支撑板,且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位于支撑板上的齿带,并且支撑板的中部内侧安装有与齿轮连接的电机,因此便于通过电机的作业,使得齿轮在齿带的作用下进行转动。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培养设备,便于对培养的好氧微生物菌剂进行观察和取放,便于调节控制培养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光照、温度、含氧量,便于向培养液中通入氧气,并便于对培养液进行搅拌,避免其出现沉淀的现象,以及便于对盛液箱内进行杀菌预处理,并便于对用于通氧空气中杂菌进行过滤,避免杂菌影响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培养;1.设置有盛液箱、箱盖、放大镜和多孔板,通过盛液箱的上侧嵌套贴合有内侧粘贴固定放大镜的箱盖,多孔板的左右两端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关于盛液箱对称的承接板,而多孔板上设置有盛菌剂盒,承接板的外端内侧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放的培养液的盛液箱(1),且盛液箱(1)的上端外侧嵌套贴合有箱盖(2),并且箱盖(2)的中部内侧粘贴固定有放大镜(3);紫外线灯管(8),所述紫外线灯管(8)镶嵌安装在盛液箱(1)的前上端内侧和后上端内侧,且紫外线灯管(8)的下方设置有与盛液箱(1)镶嵌连接的自然灯管(9);第二安装板(16),所述第二安装板(16)固定在盛液箱(1)的后上端右侧,且第二安装板(16)的内侧镶嵌安装有显示器(17)和控制器(1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孔板(4),所述多孔板(4)设置在盛液箱(1)的下端内侧,且多孔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呈网状结构的盛菌剂盒(5);导热板(10),所述导热板(10)位于多孔板(4)的外侧,且盛液箱(1)和导热板(10)的内侧交错安装有加热管(11)和制冷管(12);通管(19),所述通管(19)贴合于盛液箱(1)的下端上表面,且通管(19)的上端内部等间距开设有通孔(20);齿轮(28),所述齿轮(28)贯穿于盛液箱(1)的下端内部,且齿轮(28)的中部外侧紧密贴合有与盛液箱(1)粘贴固定的密封垫(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液箱(1)的内侧横截面尺寸与导热板(10)的内侧横截面尺寸相同,且导热板(10)与盛液箱(1)为固定连接,并且多孔板(4)与导热板(10)为卡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好氧微生物菌剂的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板(4)的左右两端中部上表面均固定有承接板(6),且呈“L”字型结构的承接板(6)关于盛液箱(1)对称设置,并且承接板(6)的外端内侧嵌套安装有电动伸缩杆(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好氧微生物菌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迪郭丽杰郭海涛梅建勋陆学斌
申请(专利权)人:沣田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