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8295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器,包括固定开口槽和活动开口槽,活动开口槽滑动套接在固定开口槽内,固定开口槽远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挡圈,活动开口槽近端的开口处向外延展,形成卡设圈,卡设圈可配合活动卡设在限位挡圈处;活动开口槽近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管道通路,管道通路内配合穿设有紧束绳体,紧束绳体通过松紧扣可配合紧束固定经过活动开口槽的双J管外侧壁上;活动开口槽的近端还连接设置有牵引绳体,活动开口槽通过牵引绳体的牵拉,可沿固定开口槽内滑行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披露了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器的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夹持推送双J管的置管方式,可快速灵活地牵拉输送,更灵活便捷地完成双J管的置入操作。双J管的置入操作。双J管的置入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器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手术是泌尿外科中较为常见的肾结石治疗方法,在取石手术中,需要在患者的输尿管中放置双J管,双J管植入输尿管后能起到引流尿液、防止输尿管狭窄和粘连堵塞的重要作用。
[0003]在腹腔镜下实施放置双J管的过程:先将双J管置入到输尿管内,然后一端沿着引导丝置入到膀胱,再抽出引导丝,膀胱内的双J管端部恢复原形,这时,再通过手术钳将双J管的另一端置入到肾盂中,肾盂内的双J管端部恢复原形,完成双J管的置入操作。
[0004]整个双J管置管操作过程中,最难处理的就步骤就是使用手术钳或管道钳将双J管的另一端夹送置入到肾盂中,这一步骤的操作较为困难,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要很好地把握夹持和往前挤送的配合,操作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操作娴熟者才能完成。
[0005]本技术方案公开的双J管置入器,其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腹腔镜下双J管的置入操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利用置入器,可以快速地、精巧地完成双J管另一端置入到肾盂中的操作,使双J管不仅可以灵活快速地置入,而且操作方式简单实用,操作难度较小,改变了传统夹持推送的置管方式,更有利于操作人员在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更顺利快捷地完成双J管的置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器及其使用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器,包括固定开口槽和活动开口槽,所述活动开口槽配合滑动套接在所述固定开口槽内,所述固定开口槽远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挡圈,所述活动开口槽近端的开口处向外延展,形成卡设圈,该卡设圈可配合活动卡设在所述限位挡圈处;所述活动开口槽近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管道通路,该管道通路内配合穿设有紧束绳体,所述紧束绳体通过松紧扣可配合紧束固定经过该活动开口槽的双J管外侧壁上;所述活动开口槽的近端还连接设置有牵引绳体,所述活动开口槽通过所述牵引绳体的牵拉,可沿所述固定开口槽内滑行移动。
[0009]更进一步,所述管道通路呈一“U”型管体结构,该管道通路的两端开口分别朝上设置,管道通路两端开口的高度与所述活动开口槽的上端面的高度相同。
[0010]更进一步,所述管道通路“U”管体的型槽深度小于双J管的直径。
[0011]更进一步,所述活动开口槽两侧壁端高出于所述固定开口槽的两侧壁端。
[0012]更进一步,所述固定开口槽与活动开口槽分别呈半圆形的弧形开口槽结构。
[0013]更进一步,所述紧束绳体为弹性紧束绳。
[0014]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器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15]步骤一:固定开口槽的置入,将固定开口槽从输尿管的取石切口处置入于输尿管中,完成固定开口槽的置入;
[0016]步骤二:活动开口槽的展开,将牵引绳体沿固定开口槽的远端牵拉,活动开口槽往固定开口槽的远端滑行,当活动开口槽上的卡设圈卡抵在固定开口槽上的限位挡圈处时,该活动开口槽完成展开操作;
[0017]步骤三:双J管近端的置入,将导丝从取石切口处插入,沿着固定开口槽、活动开口槽的方向置入到输尿管中,并直到输入到膀胱处,然后双J管的近端套入导丝,并沿着导丝置入,并输送到膀胱处,这时,再将导丝从双J管中取出,完成双J管近端的置入操作;
[0018]步骤四:双J管远端的置入,将活动开口槽上的紧束绳体通过松紧扣紧束,使紧束绳体将经过的双J管紧束固定在活动开口槽上,这时,再将牵引绳体往固定开口槽的近端牵拉,活动开口槽往固定开口槽的近端滑行移动,带动双J管往固定开口槽近端移动,直到双J管的远端置入到肾盂内,完成双J管远端的置入。
[0019]步骤五:固定开口槽的取出,先将紧束绳体剪断,并抽取出紧束绳体,然后将固定开口槽与活动开口槽从取石切口处取出,完成固定开口槽的取出;
[0020]步骤六:取石切口的缝合,取出固定开口槽后,再将输尿管上的取石切口缝合,完成双J管置入器的使用操作。
[0021]更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当活动开口槽近端滑行到固定开口槽近端时,双J管的远端还没有置入到肾盂内时,先按压松紧扣,使紧束绳体松开对双J管的紧束固定,然后再固定夹住双J管的近端后,将牵引绳体往固定开口槽的远端牵拉,使活动开口槽的近端重新回到固定开口槽的远端,这时,重复步骤四的操作,使双J管的远端置入到紧盂内,完成双J管远端的置入操作。
[0022]通过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3]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开口槽、活动开口槽、管道通路、紧束绳体、松紧扣以及牵引绳体,可以实现对双J管的紧束及牵拉输送,可以便捷、灵活地将双J管的一端快速输送到肾盂内,完成双J管的置放操作,极大地减轻了双J管的置入难度,使置入操作更加简单容易,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0024]2、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开口槽和活动开口槽,即可以实现对双J管的辅助牵拉输送,保证双J管的顺利向前移动,又可以利用固定开口槽与活动开口槽的套接滑动结构,实现牵拉滑行的操作使用。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置管使用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专利技术固定开口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活动开口槽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本专利技术活动开口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7是本专利技术松紧扣与牵引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33]其中:固定开口槽1、限位挡圈11、活动开口槽2、卡设圈21、管道通路22、紧束绳体3、松紧扣4、双J管5、牵引绳体6。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来进一步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5]实施例一
[0036]参照附图1至图8所示,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器,包括固定开口槽1和活动开口槽2,所述活动开口槽2配合滑动套接在所述固定开口槽1内,所述固定开口槽1远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挡圈11,所述活动开口槽2近端的开口处向外延展,形成卡设圈21,该卡设圈21可配合活动卡设在所述限位挡圈11处;所述活动开口槽2近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管道通路22,该管道通路22内配合穿设有紧束绳体3,所述紧束绳体3通过松紧扣4可配合紧束固定经过该活动开口槽2的双J管5外侧壁上方;所述活动开口槽2的近端还连接设置有牵引绳体6,所述活动开口槽2通过所述牵引绳体6的牵拉,可沿所述固定开口槽1内滑行移动。
[0037]更进一步,所述管道通路22呈一“U”型管体结构,该管道通路22的两端开口分别朝上设置,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开口槽和活动开口槽,所述活动开口槽配合滑动套接在所述固定开口槽内,所述固定开口槽远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挡圈,所述活动开口槽近端的开口处向外延展,形成卡设圈,该卡设圈可配合活动卡设在所述限位挡圈处;所述活动开口槽近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管道通路,该管道通路内配合穿设有紧束绳体,所述紧束绳体通过松紧扣可配合紧束固定经过该活动开口槽的双J管外侧壁上;所述活动开口槽的近端还连接设置有牵引绳体,所述活动开口槽通过所述牵引绳体的牵拉,可沿所述固定开口槽内滑行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通路呈一“U”型管体结构,该管道通路的两端开口分别朝上设置,管道通路两端开口的高度与所述活动开口槽的上端面的高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通路“U”管体的型槽深度小于双J管的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开口槽两侧壁端高出于所述固定开口槽的两侧壁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开口槽与活动开口槽分别呈半圆形的弧形开口槽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束绳体为弹性紧束绳。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腹腔镜下双J管置入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步骤一:固定开口槽的置入,将固定开口槽从输尿管的取石切口处置入于输尿管中,完成固定开口槽的置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宏峰雷艳王凯剑余霄覃振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八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