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炉的面板组件及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79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磁炉的面板组件及电磁炉,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改善现有的电磁炉在对锅体加热时,电磁辐射将产生较多泄漏,影响使用人员安全的问题,包括电磁加热外壳和电磁加热元件,所述电磁加热外壳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隔仓,所述分隔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磁炉面板,所述电磁炉面板上表面靠近电磁加热元件的一侧开设有承托槽,所述承托槽的内部搭接有和承托槽相适配的加热托盘,所述电磁加热外壳顶部远离分隔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控制面板。本申请通过电磁加热元件、分隔仓、电磁炉面板、承托槽、加热托盘和电磁控制面板的配合,尽量减少电磁炉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磁场外泄,避免过高磁场辐射影响使用人员的健康。避免过高磁场辐射影响使用人员的健康。避免过高磁场辐射影响使用人员的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炉的面板组件及电磁炉


[0001]本申请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炉的面板组件及电磁炉。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炉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利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方向不断改变的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中的导体的内部将会出现涡旋电流(原因可参考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这是涡旋电场推动导体中载流子(锅里的是电子而绝非铁原子)运动所致;涡旋电流的焦耳热效应使导体升温,从而实现加热。
[0003]电磁炉的面板是电磁炉的关键部件,主要对锅体起到承托作用。
[0004]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电磁炉在对锅体加热时,若锅体底部外径小于下方加热元件外径,或锅体与下方加热元件未对齐时,加热元件产生的电磁辐射将产生较多泄漏,进而影响使用人员安全,因此,现在提出一种电磁炉的面板组件及电磁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现有的电磁炉在对锅体加热时,电磁辐射将产生较多泄漏,影响使用人员安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炉的面板组件及电磁炉。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炉的面板组件及电磁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电磁炉的面板组件及电磁炉,包括电磁加热外壳,所述电磁加热外壳内底壁的一侧设置有电磁加热元件,所述电磁加热外壳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隔仓,所述分隔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磁炉面板,所述电磁炉面板上表面靠近电磁加热元件的一侧开设有承托槽,所述承托槽的内部搭接有和承托槽相适配的加热托盘,所述电磁加热外壳顶部远离分隔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控制面板。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磁加热元件、分隔仓、电磁炉面板、承托槽、加热托盘和电磁控制面板的配合,电磁控制面板可以对电磁加热元件对锅体的加热效率进行控制,当锅体外径小于加热托盘的内径时,将加热托盘搭接于承托槽内部,电磁加热元件所产生的磁场大多数被锅体和加热托盘吸收,进而尽量减少电磁炉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磁场外泄,避免过高磁场辐射影响使用人员的健康。
[0009]可选的,所述电磁控制面板上表面靠近分隔仓的一侧开设有防水槽。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水槽的设置,尽量避免溢锅发生时水体流入电磁控制面板,进而保证装置使用寿命。
[0011]可选的,所述分隔仓内底壁靠近承托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托柱。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承托柱的设置,当锅体放置于加热托盘内,且加热托盘搭接于承托槽内时,承托柱可以对加热托盘起到一定支撑作用,进而尽量避免加热托盘因锅体较重变形,影响电磁炉对锅体的加热效果。
[0013]可选的,所述电磁炉面板和分隔仓的内底壁厚度均为1.5mm。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电磁炉面板和分隔仓的内底壁厚度设置为1.5mm,若电磁炉面板和分隔仓较薄时,易在日积月累的磨损加调料、污渍、水汽、油烟的腐蚀下产生变形,影响装置使用寿命,进而将电磁炉面板和分隔仓的内底壁厚度设置为1.5mm以尽量保证装置使用寿命。
[0015]可选的,所述承托柱为氧化铝陶瓷材质,所述承托槽的内侧壁设置有高铝型硅酸铝陶瓷纤维纸层。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高铝型硅酸铝陶瓷纤维纸层的设置,可以尽量减少加热托盘和锅体底部与电磁炉面板之间的热量传递,进而避免因电磁炉面板因长时间受热不匀产生裂缝,提高装置使用寿命。
[0017]可选的,所述加热托盘的外底壁嵌接有加强筋。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筋的设置,进一步减小因加热托盘强度较低,上方放置锅体时加热托盘因重力产生形变的概率。
[0019]可选的,所述加热托盘的内侧壁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聚四氟乙烯涂层的设置,提高加热托盘内侧壁的耐磨性,进而避免因多次放置锅体产生的摩擦造成加热托盘变形。
[0021]可选的,所述分隔仓内侧壁远离电磁控制面板的一侧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内部设置有排气风机。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排气口和排气风机的设置,当溢锅发生,且水体或水蒸气进入分隔仓内部后,排气口和排气风机可尽量排出水汽,进而尽量避免分隔仓内部湿度过高,在加热时产生大量水蒸气使电磁炉面板内部温度快速升高产生裂纹。
[0023]一种电磁炉,包括所述的一种电磁炉的面板组件。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申请通过电磁加热元件、分隔仓、电磁炉面板、承托槽、加热托盘和电磁控制面板的配合,电磁控制面板可以对电磁加热元件对锅体的加热效率进行控制,当锅体外径小于承托槽的内径时,将加热托盘搭接于承托槽内部,电磁加热元件所产生的磁场大多数被锅体和加热托盘吸收,进而尽量减少电磁炉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磁场外泄,避免过高磁场辐射影响使用人员的健康;
[0026]2.本申请通过高铝型硅酸铝陶瓷纤维纸层的设置,可以尽量减少加热托盘和锅体底部与电磁炉面板之间的热量传递,进而避免因电磁炉面板因长时间受热不匀产生裂缝,提高装置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电磁炉面板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电磁加热外壳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申请加热托盘顶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本申请加热托盘底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本申请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电磁加热外壳;2、电磁加热元件;3、分隔仓;4、电磁炉面板;5、承托槽;6、加热托盘;7、电磁控制面板;8、防水槽;9、承托柱;10、高铝型硅酸铝陶瓷纤维纸层;11、加强筋;12、聚四氟乙烯涂层;13、排气口;14、排气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1

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6]请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电磁炉的面板组件及电磁炉,包括电磁加热外壳1,电磁加热外壳1内底壁的一侧设置有电磁加热元件2,电磁加热外壳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隔仓3,分隔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磁炉面板4,电磁炉面板4和分隔仓3的内底壁厚度均为1.5mm,电磁炉面板4上表面靠近电磁加热元件2的一侧开设有承托槽5。
[0037]参照图2、图4和图5,承托槽5的内部搭接有和承托槽5相适配的加热托盘6,加热托盘6的内径与电磁加热元件2的外径相等,当需加热锅体外径小于加热托盘6的内径时,将加热托盘6搭接于承托槽5内部,电磁加热元件2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大多数被锅体和加热托盘6吸收,加热托盘6的外底壁嵌接有加强筋11,加热托盘6的内侧壁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涂层12,分隔仓3内底壁靠近承托槽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托柱9,当需加热锅体外径小于加热托盘6的内径时,承托柱9可以对加热托盘6起到支撑作用,当需加热锅体外径等于承托槽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炉的面板组件,包括电磁加热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外壳(1)内底壁的一侧设置有电磁加热元件(2),所述电磁加热外壳(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分隔仓(3),所述分隔仓(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磁炉面板(4);所述电磁炉面板(4)上表面靠近电磁加热元件(2)的一侧开设有承托槽(5),所述承托槽(5)的内部搭接有和承托槽(5)相适配的加热托盘(6),所述电磁加热外壳(1)顶部远离分隔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控制面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炉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控制面板(7)上表面靠近分隔仓(3)的一侧开设有防水槽(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炉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仓(3)内底壁靠近承托槽(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托柱(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炉的面板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士军赵蔼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规能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