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645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插座,包括底座部分和升降部分,升降部分可沿底座部分作上下升降移动,还包括有至少两个功能模块和IMD面板,升降部分的侧壁上开有安置槽,至少两个功能模块以并排方式卡置在安置槽上,IMD面板固定在升降部分上、并覆盖在功能模块和安置槽的上表面,IMD面板上对应功能模块上还开有对应的孔位和/或触控区域;此款升降插座,通过增设IMD面板,IMD面板覆盖住功能模块和安置槽之间的间隙,避免外部的灰尘和水汽从间隙进入插座体内部,保证功能模块不被损坏,同时,IMD面板通过其上设置的对应功能模块的孔位和/或触控区域,以确保功能模块的正常工作,再有,IMD面板也提高了升降部分整体的美观性。板也提高了升降部分整体的美观性。板也提高了升降部分整体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插座


[0001]本技术涉及插座
,具体涉及一种升降插座。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升降插座,见中国技术专利号:2021217014191,名称:智能升降插座,授权公告日:2022年04月12日,其结构包括升降插座、固定壳体和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插座下部固定有螺套,所述固定壳体内对应设置有螺杆及其驱动电机,所述升降插座下部插入固定壳体内,且螺套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驱动电机和升降插座电连接;此款智能升降插座,升降插座通过其下部固定的螺套与固定壳体内的螺杆配合以实现升降插座在固定壳体内的移动;螺套可根据升降插座自身的重量分布而设置在升降插座底部的任一位置,以使螺套可以很好的起到支撑和推动升降插座移动的作用,再有,螺杆与螺套之间的传动较为稳定,能很好地保证升降插座移动的稳定性。
[0003]但是,上述结构的升降插座,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插座体是嵌置在插座部外侧壁的安置槽上,安装时,受安装工艺影响,插座体与安置槽之间会存在间隙,外部的灰尘和水汽容易从间隙进入插座体内部,从而容易对插座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保护功能模块不受外部环境影响,保证工作正常,而且提高整体美观性的升降插座。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升降插座,包括底座部分和升降部分,所述升降部分可沿底座部分作上下升降移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至少两个功能模块和IMD面板,所述升降部分的侧壁上开有安置槽,至少两个功能模块以并排方式卡置在安置槽上,所述IMD面板固定在升降部分上、并覆盖在所述功能模块和安置槽的上表面,所述IMD面板上对应功能模块上还开有对应的孔位和/或触控区域;此款升降插座,通过增设IMD面板,且IMD面板覆盖在所述功能模块和安置槽的上表面,以使IMD面板覆盖住功能模块和安置槽之间的间隙,避免外部的灰尘和水汽从间隙进入插座体内部,保证功能模块不被损坏、工作正常,同时,IMD面板通过其上设置的对应功能模块的孔位和/或触控区域,以确保功能模块的正常工作,再有,IMD面板也提高了升降部分整体的美观性。
[0007]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0008]具体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块包括插座模块,所述安置槽的开口两侧设置有承置台阶,所述插座模块的对应两侧边缘置于承置台阶上;承置台阶对插座模块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以使插座模块安装在安置槽上。
[0009]具体进一步地,所述插座模块两侧延伸出U形卡槽,所述承置台阶上方的升降部分向下延伸出卡扣,卡扣卡入U形卡槽内;通过卡扣与U形卡槽的配合,以使插座模块被稳定地锁定在安置槽的承置台阶上。
[0010]具体进一步地,所述插座模块上开有第一卡钩孔,所述IMD面板的孔位内壁对应第一卡钩孔位置设置有第一卡钩,所述第一卡钩卡置入第一卡钩孔内;一方面可使插座模块能准确对应IMD面板的孔位,保证IMD面板不会影响到插座模块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第一卡钩与第一卡钩孔的配合也可进一步提高IMD面板在升降部分的安装牢固度。
[0011]具体进一步地,所述安置槽内还设置有凸扣,所述插座模块对应凸扣位置朝下延伸出支耳,支耳上开有扣孔,凸扣卡置入扣孔内;以使插座模块的支耳稳定安装在安置槽的凸扣上,即:使得插座模块在安置槽上的安装更稳定。
[0012]具体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模块包括触控模块,所述安置槽上设置触控模块承台,所述触控模块承置于触控模块承台上;触控模块承台起到支撑触控模块的作用,以使触控模块安装在安置槽上。
[0013]具体进一步地,所述触控模块上开有若干定位孔,所述IMD面板的触控区域内壁对应定位孔位置开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插置入所述定位孔内;一方面可使触控模块能准确对应IMD面板的触控区域,保证触控模块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定位柱插置入定位孔,使得IMD面板对触控模块具有向下的压力,配合触控模块承台对触控模块向上的支撑力作用,以使触控模块被稳定地固定在安置槽内。
[0014]具体进一步地,所述触控模块承台上开有第二卡钩孔,所述IMD面板的内壁对应第二卡钩孔位置设置有第二卡钩,所述第二卡钩卡置入第二卡钩孔内;第二卡钩与第二卡钩孔的配合可使IMD面板在升降部分的安装更牢固。
[0015]具体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部分的侧壁表面上设置有下陷式平台,所述安置槽设置在下陷式平台上,相邻的两个功能模块之间存有间隙,且相邻的两个功能模块的上表面与下陷式平台的上表面相互持平;间隙可使两个功能模块在安置槽各自独立,互不接触干扰,再有,相邻的两个功能模块的上表面与下陷式平台的上表面相互持平,使得安装在下陷式平台上的IMD面板的内壁与功能模块的上表面紧贴,保证功能模块的正常工作。
[0016]具体进一步地,所述IMD面板是长方形且两侧为弯弧状的面罩体,面罩体罩盖在下陷式平台上,且面罩体的弯弧状两侧设置有若干个卡块,所述升降部分的侧壁上对应卡块位置设置有卡块槽,卡块插入卡块槽内;卡块与卡块槽的配合对面罩体在下陷式平台的安装起到定位和固定作用,方便面罩体的安装操作。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1)此款升降插座,通过增设IMD面板,且IMD面板覆盖在所述功能模块和安置槽的上表面,以使IMD面板覆盖住功能模块和安置槽之间的间隙,避免外部的灰尘和水汽从间隙进入插座体内部,保证功能模块不被损坏、工作正常,同时,IMD面板通过其上设置的对应功能模块的孔位和/或触控区域,以确保功能模块的正常工作,再有,IMD面板也提高了升降部分整体的美观性。
[0019](2)通过卡扣与U形卡槽的配合,以使插座模块被稳定地锁定在安置槽的承置台阶上。
[0020](3)触控模块上开有若干定位孔,IMD面板的触控区域内壁对应定位孔位置开有定位柱,定位柱插置入所述定位孔内;一方面可使触控模块能准确对应IMD面板的触控区域,保证触控模块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定位柱插置入定位孔,使得IMD面板对触控模块具有向下的压力,配合触控模块承台对触控模块向上的支撑力作用,以使触控模块被稳定地固
定在安置槽内。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升降插座的剖示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升降插座的另一方向剖示图。
[0023]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的升降部分的分拆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IMD面板的立体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7]实施例,结合图1到图5所示,一种升降插座,包括底座部分1和升降部分2,所述升降部分2可沿底座部分1作上下升降移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至少两个功能模块和IMD面板3,所述升降部分2的侧壁上开有安置槽21,至少两个功能模块以并排方式卡置在安置槽21上,所述IMD面板3固定在升降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插座,包括底座部分(1)和升降部分(2),所述升降部分(2)可沿底座部分(1)作上下升降移动,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至少两个功能模块和IMD面板(3),所述升降部分(2)的侧壁上开有安置槽(21),至少两个功能模块以并排方式卡置在安置槽(21)上,所述IMD面板(3)固定在升降部分(2)上、并覆盖在所述功能模块和安置槽(21)的上表面,所述IMD面板(3)上对应功能模块上还开有对应的孔位(31)和/或触控区域(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升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包括插座模块(4),所述安置槽(21)的开口两侧设置有承置台阶(211),所述插座模块(4)的对应两侧边缘置于承置台阶(21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升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模块(4)两侧延伸出U形卡槽(41),所述承置台阶(211)上方的升降部分(2)向下延伸出卡扣(212),卡扣(212)卡入U形卡槽(41)内。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升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模块(4)上开有第一卡钩孔(42),所述IMD面板(3)的孔位(31)内壁对应第一卡钩孔(42)位置设置有第一卡钩(33),所述第一卡钩(33)卡置入第一卡钩孔(42)内。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升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槽(21)内还设置有凸扣(213),所述插座模块(4)对应凸扣(213)位置朝下延伸出支耳(43),支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之发
申请(专利权)人:爱瑞堡智能家居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