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炭活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58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炭活化炉,其结构包括炉体、排屑仓、撑架、第一电机、蒸汽接管、进料闸、第二电机、活化筒和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螺旋叶片对活性炭原料进行活化输送,避免进料后发生堆积,并使高温蒸汽通过通孔快速送入至活化筒内,与原料进行接触,提高蒸汽与原料的接触效果,进而使原料能够均匀受热,以及加快活化加热速率,利于提高活化处理效果以及生产效率,且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使丝杆令支板在活化筒周部上下移位,令钢丝能够对通孔内部进行刷动,从而在活化时避免原料碎屑堵住通孔,影响蒸汽输送效果,并提高对活化筒表面的清理便利。并提高对活化筒表面的清理便利。并提高对活化筒表面的清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炭活化炉


[0001]本技术属于活性炭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活性炭活化炉。

技术介绍

[0002]活性炭是由木质、煤质和石油焦等含碳的原料经热解、活化加工制备而成,气体活化是活性炭活化时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将高温的蒸汽作为活化剂,令碳化料在活化炉内完成处理,得到空隙发达的活性炭产品。
[0003]现有的活化炉在使用时,活性炭原料的进料方式较为简易,常容易在炉内发生堆积,使得与高温蒸汽的接触并不理想,且高温蒸汽常通过输气管路系统送入活化炉内,与原料的接触面积也较为局限,导致较难提高原料活化的受热均匀度以及炉内的升温速率,影响活化处理效果以及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活性炭活化炉,以解决较难提高原料活化的受热均匀度以及炉内的升温速率,影响活化处理效果以及生产效率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活性炭活化炉,包括炉体、排屑仓、撑架、第一电机、蒸汽接管、进料闸、第二电机、活化筒、通孔、第一螺旋叶片、出口、出料管、斜坡、丝杆、支板、钢丝、第三电机、排屑闸和第二螺旋叶片,炉体下方固接于排屑仓上,撑架上方与排屑仓进行固定,第一电机安装于排屑仓前部,炉体前侧设置有蒸汽接管,进料闸安装于炉体顶侧中部,炉体顶侧安装有左右对称的第二电机;
[0008]活化筒设置于炉体内部,且活化筒周侧开设有供高温蒸汽输入的通孔,第一螺旋叶片转动设置于活化筒内部,炉体底部与排屑仓之间通过出口连通,活化筒底侧安装有出料管,斜坡周侧与炉体内壁固定,第二电机下方穿入炉体后与丝杆进行固定,支板靠外端与丝杆螺纹连接,且支板靠内侧固接有钢丝,第三电机转子部依次穿过排屑仓和炉体后与第一螺旋叶片进行固定,排屑仓底部安装有排屑闸,第二螺旋叶片转动安装于排屑仓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周侧与斜坡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旋叶片左端与第一电机转子部进行固定。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丝杆底部通过底架与炉体进行固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周侧与炉体和排屑仓进行固定。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电机左端固定于排屑仓内部,出料管下方安装有出料闸。
[0014]进一步的,所述活化筒顶部与炉体固定,且活化筒底部通过侧架与炉体进行固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叶片顶部转动安装于顶架上,顶架周侧与活化筒进行固定。
[0016]进一步的,所述钢丝整体呈弹簧状,且钢丝靠内端与活化筒表面相抵接触。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通过第一螺旋叶片对活性炭原料进行活化输送,避免进料后发生堆积,并使高温蒸汽通过通孔快速送入至活化筒内,与原料进行接触,提高蒸汽与原料的接触效果,进而使原料能够均匀受热,以及加快活化加热速率,利于提高活化处理效果以及生产效率。
[0020]2)、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使丝杆令支板在活化筒周部上下移位,令钢丝能够对通孔内部进行刷动,从而在活化时避免原料碎屑堵住通孔,影响蒸汽输送效果,并提高对活化筒表面的清理便利。
[0021]3)、原料碎屑以及细小颗粒落出活化筒后,通过斜坡对其进行向下的引导,使其能够通过出口送入至排屑仓内,并通过第二螺旋叶片的输送从排屑闸中送出,从而实现自动化的排屑方式,提高对碎屑和颗粒物的清理便利,利于增加活化效果以及减少后续清理操作。
附图说明
[002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炉体

1、排屑仓

2、撑架

3、第一电机

4、蒸汽接管

5、进料闸

6、第二电机

7、活化筒

8、通孔

9、第一螺旋叶片

10、出口

11、出料管

12、斜坡

13、丝杆

14、支板

15、钢丝

16、第三电机

17、排屑闸

18、出料闸

121、第二螺旋叶片

19、侧架

81、顶架

101、底架

141。
具体实施方式
[0027]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活性炭活化炉:包括炉体1、排屑仓2、撑架3、第一电机4、蒸汽接管5、进料闸6、第二电机7、活化筒8、通孔9、第一螺旋叶片10、出口11、出料管12、斜坡13、丝杆14、支板15、钢丝16、第三电机17、排屑闸18和第二螺旋叶片19。
[0028]炉体1下方固接于排屑仓2上,撑架3上方与排屑仓2进行固定,第一电机4安装于排屑仓2前部。炉体1前侧设置有蒸汽接管5,蒸汽接管5端部设有法兰结构,用于与外部高温蒸汽管道进行连接。
[0029]炉体1上还设有烟道出口21和余热回收出口22,分别用于对烟气和高温蒸汽余热进行往外管道的回收输送,减少能源损耗。
[0030]进料闸6安装于炉体1顶侧中部,炉体1顶侧安装有左右对称的第二电机7,第二电机7下方穿入炉体1后与丝杆14进行固定,通过第二电机7带动丝杆14进行转动,丝杆14底部通过底架141与炉体1进行固接,令丝杆14能够稳定的安装。
[0031]活化筒8设置于炉体1内部,且活化筒8周侧开设有供高温蒸汽输入的通孔9,通孔9的孔径应小于活化原料的大小,避免原料落出。
[0032]活化筒8顶部与炉体1固定,且活化筒8底部通过侧架81与炉体1进行固接,侧架81
和炉体1之间采用螺栓固定。
[0033]具体实施时,活化筒8是一种上方为通口结构的圆筒件,通口结构与进料闸6下方对应,从而能够令原料送入进料闸6后落入活化筒8内部。
[0034]第一螺旋叶片10转动设置于活化筒8内部,第一螺旋叶片10顶部转动安装于顶架101上,顶架101周侧与活化筒8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有转动支持,利于使用稳定。
[0035]第三电机17转子部依次穿过排屑仓2和炉体1后与第一螺旋叶片10进行固定,通过第三电机17带动第一螺旋叶片10进行转动,第三电机17左端固定于排屑仓2内部,对第三电机17进行稳固安装,利于整体结构稳定。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炭活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排屑仓(2)、撑架(3)、第一电机(4)、蒸汽接管(5)、进料闸(6)、第二电机(7)、活化筒(8)、通孔(9)、第一螺旋叶片(10)、出口(11)、出料管(12)、斜坡(13)、丝杆(14)、支板(15)、钢丝(16)、第三电机(17)、排屑闸(18)和第二螺旋叶片(19),炉体(1)下方固接于排屑仓(2)上,撑架(3)上方与排屑仓(2)进行固定,第一电机(4)安装于排屑仓(2)前部,炉体(1)前侧设置有蒸汽接管(5),进料闸(6)安装于炉体(1)顶侧中部,炉体(1)顶侧安装有左右对称的第二电机(7);活化筒(8)设置于炉体(1)内部,且活化筒(8)周侧开设有供高温蒸汽输入的通孔(9),第一螺旋叶片(10)转动设置于活化筒(8)内部,炉体(1)底部与排屑仓(2)之间通过出口(11)连通,活化筒(8)底侧安装有出料管(12),斜坡(13)周侧与炉体(1)内壁固定,第二电机(7)下方穿入炉体(1)后与丝杆(14)进行固定,支板(15)靠外端与丝杆(14)螺纹连接,且支板(15)靠内侧固接有钢丝(16),第三电机(17)转子部依次穿过排屑仓(2)和炉体(1)后与第一螺旋叶片(10)进行固定,排屑仓(2)底部安装有排屑闸(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会山高新兵李青梅
申请(专利权)人:钟祥市鑫晟炭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