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体检测液压系统及阀体检测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7498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体检测液压系统及阀体检测试验装置,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阀体检测液压系统,包括:增压缸;增压油路,与增压缸的低压腔连接,以为增压缸的低压腔供油;至少一个试验油路,与增压缸的高压腔连接,以使增压强的高压腔内的液压油流入试验油路;任一试验油路均设置有用于与阀体连接的试验接口;控制油路,与试验油路均连接,以控制试验油路内液压油的流向;乳化液油路,连接于增压缸的高压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阀体检测液压系统在阀体检测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试验油路内液压油流向及压力的自动控制,避免了检测过程中人工参与,提高了阀体检测的效率。提高了阀体检测的效率。提高了阀体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阀体检测液压系统及阀体检测试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控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阀体检测液压系统。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阀体检测液压系统的阀体检测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压支架是保证煤矿井下工作面顶板安全的重要设备,而液压支架用阀是液压支架的重要部件主要分为安全阀、单向阀、换向阀、截止阀等类型。液压支架用阀的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到液压支架工作的可靠性,因此在出厂前需要依据相关标准对其进行性能检测。
[0003]现有技术中,液压支架用阀试验台的增压、输出接口切换、数据采集等动作的执行均需要人工参与完成,检测效率低、试验条件规范性较差,致使阀体检测时间长,且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
[0004]综上所述,如何提高阀体检测的效率和检测规范性,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阀体检测液压系统,可以实现阀体检测过程的自动化,避免了检测过程中人工参与,提高了阀体检测过程的规范性,从而使检测数据更加准确,同时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阀体检测液压系统的阀体检测试验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阀体检测液压系统,包括:
[0009]增压缸;
[0010]增压油路,与所述增压缸的低压腔连接,以为所述增压缸的低压腔供油;
[0011]至少一个试验油路,与所述增压缸的高压腔连接,以使所述增压强的高压腔内的液压油流入所述试验油路;任一所述试验油路均设置有用于与阀体连接的试验接口;
[0012]控制油路,与所述试验油路均连接,以控制所述试验油路内液压油的流向;
[0013]乳化液油路,连接于所述增压缸的高压腔。
[0014]可选地,所述增压油路包括:
[0015]增压油泵,与油箱连接;
[0016]两调速阀,并联设置,且均一端连接于所述增压油泵的出油口,一端连接于所述增压缸;
[0017]第一电磁换向阀,与其中一个所述调速阀串联连接,以控制两调速阀同时或其中一者工作。
[0018]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调速阀,另一端连接所述增压缸的低压腔,以避免所述增压缸的低压腔内的液压油回流至所述调速阀。
[0019]可选地,所述增压油路还包括与所述调速阀并联连接的第二电磁换向阀,所述第
二电磁换向阀的一端与所述增压缸的低压腔连接,另一端与油箱连接,以控制所述增压缸的低压腔的液压油经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回流至油箱。
[0020]可选地,还包括与所述试验油路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增压缸的高压腔连接,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试验油路连接;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与所述控制油路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的开闭。
[0021]可选地,所述试验油路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试验接口连接。
[0022]可选地,任一所述试验油路的试验接口均连接有第二液控单向阀和第一手动卸荷阀,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一手动卸荷阀均与所述乳化液箱连接;
[0023]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与所述控制油路连接;
[0024]和/或,所述增压缸的高压腔连接有第三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手动卸荷阀,所述第三液控单向阀和所述第二手动卸荷阀均与所述乳化液箱连接。
[0025]可选地,任一所述试验油路均设置有稳压罐、第一压力表以及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稳压罐、所述第一压力表以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试验接口连接;
[0026]所述增压缸的低压腔、高压腔均连接有第二压力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0027]所述增压油路设置有第三压力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
[0028]所述乳化液油路设置有第四压力表和第四压力传感器;
[0029]所述控制油路设置有第五压力表和第五压力传感器。
[0030]可选地,所述控制油路包括控制油泵、连接于所述控制油泵出油口的第三单向阀以及与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出油口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三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与所述试验油路连接,以控制所述试验油路内的液压油流向。
[0031]一种阀体检测试验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阀体检测液压系统。
[0032]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阀体检测液压系统的过程中,通过增压油路为增压缸的低压腔供油,以使增压缸内的活塞向高压腔移动,从而使高压腔内的液压油流出至试验油路,控制油路控制试验油路内液压油的流向,使试验油路内的液压油流至试验接口,对阀体进行试验;当增压缸需要复位时,控制乳化液油路向增压缸的高压腔供乳化液,以使增压缸复位。
[003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阀体检测液压系统在阀体检测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试验油路内液压油流向及压力的自动控制,避免了检测过程中人工参与,通过算计自动控制试验过程能够提供更加规范的试验条件,提高了阀体检测过程的规范性,从而使检测数据更加准确,同时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检测效率。
[0034]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阀体检测液压系统的阀体检测试验装置。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阀体检测液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中:
[0038]1为油箱、2为乳化液箱、3为过滤器、4为增压油泵、5为乳化液泵、6为控制油泵、71为第一电磁卸荷阀、72为第二电磁卸荷阀、73为第三电磁卸荷阀、81为第一溢流阀、82为第二溢流阀、83为第三溢流阀、91为第一单向阀、92为第二单向阀、93为第三单向阀、94为第四单向阀、95为第五单向阀、96为第六单向阀、101为第一电磁换向阀、102为第二电磁换向阀、11为调速阀、12为增压缸、121为位移传感器、131为第一液控单向阀、132为第二液控单向阀、133为第三液控单向阀、141为第三电磁换向阀、142为第四电磁换向阀、151为第一手动卸荷阀、152为第二手动卸荷阀、16为稳压罐、17为试验接口、181为第一压力表、182为第二压力表、183为第三压力表、184为第四压力表、185为第五压力表、191为第一压力传感器、192为第二压力传感器、193为第三压力传感器、194为第四压力传感器、195为第五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体检测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缸(12);增压油路,与所述增压缸(12)的低压腔连接,以为所述增压缸(12)的低压腔供油;至少一个试验油路,与所述增压缸(12)的高压腔连接,以使所述增压强的高压腔内的液压油流入所述试验油路;任一所述试验油路均设置有用于与阀体连接的试验接口(17);控制油路,与所述试验油路均连接,以控制所述试验油路内液压油的流向;乳化液油路,连接于所述增压缸(12)的高压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体检测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油路包括:增压油泵(4),与油箱(1)连接;两调速阀(11),并联设置,且均一端连接于所述增压油泵(4)的出油口,一端连接于所述增压缸(12);第一电磁换向阀(101),与其中一个所述调速阀(11)串联连接,以控制两调速阀(11)同时或其中一者工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体检测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单向阀(91),所述第一单向阀(91)的一端连接两个所述调速阀(11),另一端连接所述增压缸(12)的低压腔,以避免所述增压缸(12)的低压腔内的液压油回流至所述调速阀(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体检测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油路还包括与所述调速阀(11)并联连接的第二电磁换向阀(102),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102)的一端与所述增压缸(12)的低压腔连接,另一端与油箱(1)连接,以控制所述增压缸(12)的低压腔的液压油经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102)回流至油箱(1)。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阀体检测液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试验油路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液控单向阀(131),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131)的进油口与所述增压缸(12)的高压腔连接,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131)的出油口与所述试验油路连接;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131)与所述控制油路连接,以控制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131)的开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彪罗洪恩于立军吴成峰曹正牛一村沈宏明姚阳郭靖刘孟芸李越尹子涵施传锐李磊邢祥壮郭目强孟浩
申请(专利权)人:兖矿东华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