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型背光单元及使用该多功能型背光单元的通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096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型背光单元,其具备:导光板,具有可让光线入射及射出的第一及第二入射/出射面;发光装置,与第一入射/出射面相向配置,并将光线照射于该第一入射/出射面;及光接收装置,与第一入射/出射面相向配置,并接收从该第一入射/出射面射出之光线;而导光板构成为:将由发光装置射出的光线,从第一入射/出射面通过导光板内而从第二入射/出射面射出,且构成为:可由光接收装置,接收从第二入射/出射面入射并通过导光板而从第一入射/出射面射出的光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型背光单元及使用该多功能型背光单元的通信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于照明显示装置的背光单元具备光通讯功能或是将太阳光聚光功能的多功能型背光单元及使用该多功能型背光单元的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作为携带电话及个人计算机等的显示装置而使用的液晶面板,与依据导光板而面发光的背光单元加以组合使用,于此背光单元中,已进行各种改良。以往众所周知的是,使面发光的辉度达到一致而经过改良的导光板以及采用该导光板的背光单元(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1-210120号公报、权利要求以及图1)。图6A显示日本特开2001-210120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周知的背光单元。此背光单元包含导光板50,此导光板50具有大致呈矩形,并具有光的入射面51、底面52及光的出射面53。在底面52,以预定间隔形成有若干条沟54,该若干条沟54往平行于入射面51的长边延伸且具有三角形的剖面形状。光源55与入射面51相对而设置,并使从该光源55所射出的光线入射于入射面51的方式,以聚光板56将光源55加以覆盖。此外,扩散反射片57与导光板50的底面52相对而设置。在此,从光源55射出并通过入射面51而入射于导光板50的光线,于底面52及出射面53产生反射,并于导光板50内往远离入射面51的方向(箭头A)行进,然后入射于沟54产生折射而被引导至出射面53。接下来参照图6B,说明从光源55射出的光线的路径。光源55所发出的光线,从入射面51入射至导光板50,于底面52及出射面53重复产生反射并往箭头A方向行进,而入射于例如沟54a、沟54b、沟54d、沟54e。入射于沟54a的光线58a、入射于沟54b的光线58b、入射于沟54d的光线58d、及入射于沟54e的光线58e,各自通过这些沟-->加以反射而被引导至出射面53。在此,形成于底面52的沟54a至54e随着远离入射面51,从形成于入射面51附近的沟54a开始至沟54e为止沟的深度依序逐渐增大,因此,即使随着远离入射面51而使光的强度降低,由于入射于沟的比例增加,因此被引导至出射面53的比例也增加。其结果是,可防止距离入射面51较远的区域的辉度降低,而从导光板50的出射面53中,射出辉度几乎为一致的光线。此外,关于以往的以携带电话及笔记型个人计算机等为代表的通信设备,开发出具有可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通讯的装置的产品,关于数据通讯装置,公开了具备利用红外线的通讯装置的携带电话,以及利用该携带电话的通讯系统(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4-294310号公报、权利要求以及图1)。图7显示日本特开2004-294310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具有已知通讯装置的携带电话,以及利用该携带电话的通讯系统。携带电话60除了具有经由天线61完成的一般的通讯功能之外,内藏有红外线接收传送部62。此外,汽车导航装置63除了显示面板64之外,也内藏有红外线接收传送部65。其结果是,通过携带电话60及汽车导航装置63的各个红外线接收传送部62、65,建构依据红外线66的通讯系统。在此,携带电话60将目的地的电话号码数据存储于内部存储器,并视需要将电话号码数据通过红外线66传送至汽车导航装置63。汽车导航装置63将所接收到的电话号码数据设定为目的地,而可将目的地指引给使用者。利用这样的结构,在使用者搭乘车辆时,只需将携带电话放置在汽车导航装置附近,即可自动地设定汽车导航装置的目的地,因此可以构成具有优良的便利性的系统。然而,日本特开2001-210120号公报中所公开的背光单元,其在组装有该背光单元的通信设备的构成要素中,具有相对较大的形状,然而仅具有用以照明显示面板等的背光的单一功能,无法将所输出的可见光使用于照明以外的目的,因此并未有效利用导光板及光源。尤其是近年来,以携带电话及笔记型个人计算机等为代表的便携式通信设备,除了越来越高功能化之外,更要求需具有小型化以及轻量化,为了满足此类需求,例如要求通过所内藏的1项零件来实现多项功能的多功能型零件,而已知的背光单元并无法满足此需求。-->日本特开2004-294310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具有依据红外线的通讯装置的携带电话等,采用红外线来作为通讯装置,因此就保护使用者以及周围的人们的眼睛的观点来看,限定以较小功率来传送,其结果是,使得通讯的传达距离变得非常短,当机器之间的距离较远时,会产生通讯障碍,此外,通讯速度也成为问题。此外,关于通信设备间的无线通讯技术,最近有一部分采用依据蓝牙等电波的无线通讯装置,但由于电磁波对人体以及医疗仪器的影响以及无线电相关法规的限制等,电波的输出以及频率乃存在极为严格的限制,而难以广泛普及。此外,在实现红外线通讯装置以及依据电波的无线通讯装置时,由于组装于通信设备的零件数目会增加,因而难以达到机器小型化,并无可避免的会产生成本上升的问题。图8显示依据已知的太阳能电池充电方式的一例。43为太阳能电池,44为用以保护太阳能电池43的透明盖体,45为入射于太阳能电池43的入射光。在此,入射光45大致垂直入射于太阳能电池43,因此,太阳能电池43为了获得较大的电动势,必须配合入射光45的面积而增加太阳能电池43的面积,因而有导致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上升以及形状的大型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用以照明液晶面板等的背光单元的可见光,具备背光功能,并且具备与外部的通信设备的通讯功能或是依据太阳能电池的充电功能的多功能型背光单元及使用该多功能型背光单元的通信设备。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多功能型背光单元具备:导光板,具有可让光线入射及射出的第一及第二入射/出射面;发光装置,与此第一入射/出射面相向配置,并将光线照射于此第一入射/出射面;及光接收装置,与第一入射/出射面相向配置,并接收从该第一入射/出射面射出的光线;而导光板的构成为:使由发光装置射出且入射于第一入射/出射面的光线,通过导光板内而从第二入射/出射面射出,且构成为:使入射于第二入射/出射面的光线通过导光板而从第一入射/出射面射出,并可由光接收装置接收光。-->借此,可使接近于导光板而配置的发光装置具有背光的功能,并且可活用导光板的宽广的发光/光接收面,而实现以发光装置及光接收装置来进行利用光线的信息接收传送的光通讯功能以及太阳能电池的功能的多功能型背光单元,借此,即使在小型的便携式机器中,也可活用导光板的宽广的发光/光接收面,借此实现更有效率的良好的光通讯或是太阳光的接收。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多功能型背光单元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A是显示用以说明图1所示多功能型背光单元的发光装置的作用的立体图。图2B是显示图1所示多功能型背光单元的光接收装置的作用的立体图。图3是显示图1所示多功能型背光单元的全体构成的方块图。图4是显示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型背光单元的携带电话的立体图。图5是显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多功能型背光单元的第二实施例的方块图。图6A是显示已知的背光单元的斜视图。图6B是显示图6A所示已知的背光单元的光路径的立体图。图7是显示具有已知的通讯装置的携带电话以及利用该携带电话的通讯系统的概略图。图8是显示依据已知的太阳能电池的充电方式的一例的立体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50导光板                 2第一入射/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型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其具备:导光板,具有可让光线入射及出射的第一及第二入射/出射面;发光装置,与上述第一入射/出射面相向配置,并将光线照射于该第一入射/出射面;及光接收装置,与上述第一入射/出射 面相向配置,并接收从该第一入射/出射面射出的光线;上述导光板构成为:将由上述发光装置射出的光线,从上述第一入射/出射面通过上述导光板内而从上述第二入射/出射面射出,且构成为:可由上述光接收装置,接收从上述第二入射/出射面入射并通过上 述导光板而从上述第一入射/出射面射出的光线。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5-10 2005-1371791.一种多功能型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其具备:导光板,具有可让光线入射及出射的第一及第二入射/出射面;发光装置,与上述第一入射/出射面相向配置,并将光线照射于该第一入射/出射面;及光接收装置,与上述第一入射/出射面相向配置,并接收从该第一入射/出射面射出的光线;上述导光板构成为:将由上述发光装置射出的光线,从上述第一入射/出射面通过上述导光板内而从上述第二入射/出射面射出,且构成为:可由上述光接收装置,接收从上述第二入射/出射面入射并通过上述导光板而从上述第一入射/出射面射出的光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装置具备与上述第一入射/出射面相向配置的至少一个光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接收装置具备与上述第一入射/出射面相向配置的至少一个光接收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入射/出射面设置于导光板的一侧面;上述第二入射/出射面设置于导光板的上面;在与上述第二入射/出射面相对的导光板的下面,以预定间隔形成有大致呈三角形剖面的若干个沟,该若干个沟大致平行于上述第一入射/出射面的长边而延伸并朝上述第二入射/出射面切入于导光板;上述导光板构成为:由上述沟将从第一入射/出射面入射的光线反射,并从上述第二入射/出射面出射,此外,上述导光板由上述沟,将从上述第二入射/出射面入射的来自外部的入射光聚光,并从上述第一入射/出射面射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装置具备:光源;以此光源作为背光而加以驱动的背光驱动电路;以及将以上述光源作为信息的传送而加以驱动的发送驱动电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型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装置更具备:用以选择上述背光驱动电路的驱动以及上述发送驱动电路的驱动中的任意一方的切换电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型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装置更具备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连接于上述切换电路,并控制该切换电路,以使该切换电路以选择上述背光驱动电路的驱动以及上述发送驱动电路的驱动中的任意一方的方式进行切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接收装置包含:与第一入射/出射面相对配置的至少一个光接收组件;将来自该光接收组件的光接收信号放大的放大电路;以及输入来自上述放大电路的输出信号的控制电路。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型背光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装置包含:至少一个光源、以及以此光源作为背光而加以驱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深泽孝一石坂光识
申请(专利权)人:西铁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