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程式轻卡多合一安装支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709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增程式轻卡多合一安装支架结构,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包括第一上线束支架、第一上纵梁、第一上横梁、第二上线束支架、第二上横梁、第三上线束支架、第三上横梁、第二上纵梁、第四上横梁、四合一控制器安装点、上下支架合装孔,第一上横梁和第三上横梁横向平行布置且两端分别设有第二上横梁和第四上横梁,第一上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上线束支架和第二上线束支架,第一上线束支架和第四上横梁相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架的主体采用上支架和下支架的两层结构设计,采用上下支架分段安装工艺,解决了装配困难的问题,支架通过采用上下支架两层支架结构,节省了安装空间,而且重量也可以减重。减重。减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程式轻卡多合一安装支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增程式轻卡多合一安装支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动力系统除了包括电机、变速箱、减速器等,还需配备电机控制器实现控制,导致狭窄的机舱内的可利用空间越来越有限;现有的多合一控制器安装支架采用单独安装支架,需要的安装空间大,不利于整车布置,同时也不利于减重设计,且驱动电机控制器支架主要采用的角钢或板材,支架比较重,支架容易出现应力点集中,在车况不好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支架断裂,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增程式轻卡多合一安装支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程式轻卡多合一安装支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架采用单独安装支架,需要的安装空间大,不利于整车布置,同时也不利于减重设计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增程式轻卡多合一安装支架结构,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
[0006]上支架包括第一上线束支架、第一上纵梁、第一上横梁、第二上线束支架、第二上横梁、第三上线束支架、第三上横梁、第二上纵梁、第四上横梁、四合一控制器安装点、上下支架合装孔,第一上横梁和第三上横梁横向平行布置且两端分别设有第二上横梁和第四上横梁,第一上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上线束支架和第二上线束支架,第一上线束支架和第四上横梁相邻,第四上横梁上靠近第一上线束支架的位置设有第一上纵梁,第三上横梁上靠近第四上横梁的一端设有第二上纵梁,第三上横梁的两端均设有第三上线束支架,第二上横梁和第四上横梁顶部两端均设有四合一控制器安装点,第一上纵梁和第二上纵梁底部均开有上下支架合装孔,第一上横梁和第三上横梁顶部靠近第二上横梁的一端也开有上下支架合装孔;
[0007]下支架包括上下支架合装脱焊螺母、总成支架与电池包支架安装孔、总成支架与车架安装孔、第一下横梁、第二下横梁、第三下横梁、第一下纵梁、第一下线束支架、第四下横梁、第二下纵梁、ISG电机控制器安装孔,第一下横梁和第三下横梁横向平行布置且两端分别设有第二下横梁和第四下横梁,第一下横梁上靠近第四下横梁的位置连接有第一下纵梁,第三下横梁和第四下横梁连接的直角处设有第二下纵梁,第四下横梁顶部设有第一下线束支架,第一下纵梁和第二下纵梁上下两端均开有总成支架与电池包支架安装孔,第一下纵梁和第二下纵梁中间均开有总成支架与车架安装孔,第二下横梁和第四下横梁顶部两侧均开有ISG电机控制器安装孔,第一下横梁、第三下横梁、第一下纵梁和第二下纵梁上均开有通孔,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通过上下支架合装脱焊螺母对上下支架合装孔固定。
[0008]进一步,第三下横梁顶部两端均设有水泵安装支架。
[0009]进一步,第一上横梁、第三上横梁、第二上横梁和第四上横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0010]进一步,第一下横梁、第三下横梁、第二下横梁和第四下横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0011]进一步,第一上纵梁上的上下支架合装孔与第一下横梁上的通孔对应,第三上横梁上的上下支架合装孔与第二下纵梁上的通孔对应。
[0012]进一步,第一下线束支架位于靠近第四下横梁顶部中间的位置。
[00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4]1、本技术支架的主体采用上支架和下支架的两层结构设计,采用上下支架分段安装工艺,解决了装配困难的问题;
[0015]2、本技术的支架采用上下支架两层支架结构,节省了安装空间,而且重量也可以减重;
[0016]3、本技术的支架总成安装固定在车架和电池包支架上,加强了结构强度;
[0017]4、本技术支架总体设计简单,安装方便,结构可靠。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上支架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上下支架合装孔分布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上支架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下支架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上下支架合装脱焊螺母分布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总成支架与电池包支架安装孔分布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总成支架与车架安装孔分布示意图;
[0027]图9为本技术ISG电机控制器安装孔分布示意图;
[0028]图中:1.第一上线束支架、2.第一上纵梁、3.第一上横梁、4.第二上线束支架、5.第二上横梁、6.第三上线束支架、7.第三上横梁、8.第二上纵梁、9. 第四上横梁、10.四合一控制器安装点、11.上下支架合装孔、12.上下支架合装脱焊螺母、13.总成支架与电池包支架安装孔、14.总成支架与车架安装孔、15. 第一下横梁、16.第二下横梁、17.第三下横梁、18.第一下纵梁、19.第一下线束支架、20.第四下横梁、21.第二下纵梁、22.水泵安装支架、23.ISG电机控制器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程式轻卡多合一安装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式轻卡多合一安装支架结构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包括第一上线束支架(1)、第一上纵梁(2)、第一上横梁(3)、第二上线束支架(4)、第二上横梁(5)、第三上线束支架(6)、第三上横梁(7)、第二上纵梁(8)、第四上横梁(9)、四合一控制器安装点(10)、上下支架合装孔(11),第一上横梁(3)和第三上横梁(7)横向平行布置且两端分别设有第二上横梁(5)和第四上横梁(9),第一上横梁(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上线束支架(1)和第二上线束支架(4),第一上线束支架(1)和第四上横梁(9)相邻,第四上横梁(9)上靠近第一上线束支架(1)的位置设有第一上纵梁(2),第三上横梁(7)上靠近第四上横梁(9)的一端设有第二上纵梁(8),第三上横梁(7)的两端均设有第三上线束支架(6),第二上横梁(5)和第四上横梁(9)顶部两端均设有四合一控制器安装点(10),第一上纵梁(2)和第二上纵梁(8)底部均开有上下支架合装孔(11),第一上横梁(3)和第三上横梁(7)顶部靠近第二上横梁(5)的一端也开有上下支架合装孔(11);下支架包括上下支架合装脱焊螺母(12)、总成支架与电池包支架安装孔(13)、总成支架与车架安装孔(14)、第一下横梁(15)、第二下横梁(16)、第三下横梁(17)、第一下纵梁(18)、第一下线束支架(19)、第四下横梁(20)、第二下纵梁(21)、ISG电机控制器安装孔(23),第一下横梁(15)和第三下横梁(17)横向平行布置且两端分别设有第二下横梁(16)和第四下横梁(20),第一下横梁(15)上靠近第四下横梁(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锋张萍邓建明龚循飞张俊邹发明熊慧慧吴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