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690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环形输送链、第二驱动电机和环形同步带,第一驱动电机通过链轮驱动环形输送链间歇性循环往复移动;环形输送链包含两个以上的滚轮,组成环形输送链的每个链节设置具有能够带动其滚轮滚动的齿轮状结构,环形带齿同步带表面的齿与齿轮状结构啮合以便第二电机驱动环形带齿同步带循环往复移动时带动环形输送链的滚轮持续同方向转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输送装置,可以确保滚轮持续有效转动,提高了检测效率和质量。提高了检测效率和质量。提高了检测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对于轴类、轴承内精密零部件的滚子、滚针等滚动体以及新能源领域的圆柱电池等各种产品的检测,逐步发展到了机器换人的自动化检测。
[0003]随着产业发展的需求,对于各种产品的自动化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都共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用于输送检测对象的输送链采用滚轮式链条。如专利CN211660526U提供的在转动单元的一侧设置齿轮结构,通过齿轮结构下方设置直线齿条的来回移动带动转动单元的转动,转动单元的转动带动检测对象转动;由于这种方式的直线齿条需要来回移动,在移动到极限位置后必将暂停移动然后反向移动,直接影响了检测对象转动的检测效率。也有如专利CN209382770U提供的利用皮带直接与输送链上各个滚轮的滚动表面接触,通过摩擦力带动滚轮转动进而带动检测对象转动进行检测;由于皮带与滚轮接触容易打滑出现滚轮不能转动进而影响检测对象的转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检测对象表面的图像采集进而影响检测效率;并且利用接触摩擦力进行驱动,势必会对滚轮的滚动表面造成磨损,进而会影响滚轮滚动表面带动检测对象转动的稳定性。经过长期使用,滚轮的滚动表面若因长期摩擦出现毛刺现象,不仅影响检测质量,甚至减少滚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所提出的,提供一种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能够持续有效的驱动输送链上各个滚轮的转动,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质量。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环形输送链、第二驱动电机和环形同步带,第一驱动电机通过链轮间歇驱动环形输送链进行间歇性循环往复移动;环形输送链包含两个以上的滚轮,组成环形输送链的每个链节设置具有能够带动其滚轮滚动的齿轮状结构;环形同步带为环形带齿同步带,环形带齿同步带表面的齿与齿轮状结构啮合以便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环形带齿同步带循环往复移动时带动环形输送链的滚轮持续同方向转动。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的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其齿轮状结构设置在滚轮的至少一侧,环形带齿同步带设置在滚轮至少一侧设置齿轮状结构的下方。
[000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的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其每个链节的滚轮具有第一滚动表面和第二滚动表面,第一滚动表面和第二滚动表面之间设置齿轮状结构,环形带齿同步带设置在第一滚动表面和第二滚动表面之间设置齿轮状结构的下方。
[0008]采用这种结构,通过环形带齿同步带在滚轮中间设置齿轮结构的下方驱动齿轮结构转动进而带动滚轮滚动,一方面由于环形带齿同步带循环往复移动可以持续驱动滚轮的
滚动,保持检测对象不间断的转动进行检测,大大提高检测效率;另一方面,环形带齿同步带位于滚轮两个滚动面之间的下方驱动齿轮结构转动,有效避免了滚轮由单侧齿轮驱动容易引起的的单侧跳动现象,大大提高检测质量。
[000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的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其每个链节设置具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设置齿轮状结构,环形带齿同步带设置在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设置齿轮状结构的下方。
[00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二或三或四方面的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其齿轮状结构的齿为直齿,齿轮状结构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滚轮的直径。
[00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五方面的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其环形带齿同步带为双面齿同步带,双面齿同步带外周面的齿与齿轮状结构啮合以便驱动所述齿轮状结构转动。
[0012]采用这种结构,有效保证了双面齿同步带驱动滚轮转动的效率,避免了打滑、空转等现象。
[00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六方面的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其双面齿同步带套设在第一齿形带轮和第二齿形带轮上,双面齿同步带内周面的齿与第一齿形带轮和第二齿形带轮的齿啮合以便由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进行循环往复移动。
[00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七方面的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其第一齿形带轮和第二齿形带轮之间位于双面齿同步带的下方设置具有限位板。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输送装置将检测对象暂停在检测位置由带齿同步带的驱动滚轮持续不间断转动进而确保检测对象持续有效的转动,提高了检测效率和质量。
[0016]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技术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
附图说明
[0017]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例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与文字说明一起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其中对于相同的要素,始终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0018]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本技术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含多个滚轮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是图2中显示齿轮状结构与带齿同步带啮合关系的剖视图;
[0022]图4是同步带驱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4中双面齿同步带与齿形带轮啮合关系局部放大图;
[0024]图6是同步带转配关系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技术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技术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技术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0026]本技术提供一种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图1是本技术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含多个滚轮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中显示齿轮状结构与带齿同步带啮合关系的剖视图。如图所示,该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01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环形输送链2、第二驱动电机3和环形同步带4,第一驱动电机1通过链轮11间歇驱动环形输送链2进行间歇性循环往复移动;环形输送链2包含两个以上的滚轮,图中示例标注其中滚轮21和滚轮22,组成环形输送链2的每个链节设置具有能够带动其滚轮滚动的齿轮状结构,图中示例标注其中的齿轮状结构211和齿轮状结构221。环形同步带4为环形带齿同步带,环形带齿同步带4表面的齿与齿轮状结构啮合以便第二驱动电机3驱动环形带齿同步带4循环往复移动时带动环形输送链2的滚轮持续同方向转动。根据控制,环形输送链2可以由第一驱动电机1的启停将检测对象输送到检测位置停下来,然后由第二驱动电机3带动环形带齿同步带4驱动齿轮状结构的转动进而带动检测对象持续的转动,待获取到检测对象的完整图像之后再启动第一驱动电机1将检测对象输送到下一个工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环形输送链、第二驱动电机和环形同步带,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通过链轮间歇驱动所述环形输送链进行间歇性循环往复移动;所述环形输送链包含两个以上的滚轮,组成环形输送链的每个链节设置具有能够带动其滚轮滚动的齿轮状结构;所述环形同步带为环形带齿同步带,所述环形带齿同步带表面的齿与所述齿轮状结构啮合以便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环形带齿同步带循环往复移动时带动所述环形输送链的滚轮持续同方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状结构设置在滚轮的至少一侧,所述环形带齿同步带设置在滚轮至少一侧设置齿轮状结构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带驱动滚轮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链节的滚轮具有第一滚动表面和第二滚动表面,所述第一滚动表面和所述第二滚动表面之间设置所述齿轮状结构,所述环形带齿同步带设置在所述第一滚动表面和所述第二滚动表面之间设置所述齿轮状结构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宏蒋晓东李志彬晏毓
申请(专利权)人:洛子机器人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