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包括:一车本体,包括一踏板部及至少一设于该踏板部的第一车轮;一转向杆,可转动地设于该车本体且一端连接有至少一第二车轮,包括一折叠机构,该折叠机构包括一第一枢接部、一与该第一枢接部连接一第二枢接部及一键构件,该第一枢接部包括二第一侧壁,该二第一侧壁的其中一者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槽,该第二枢接部包括二第二侧壁,该二第二侧壁的其中一者设有至少一第二定位槽,该二第一侧壁分别与该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该键构件可释放地键入该至少一第一定位槽及该至少一第二定位槽而使该第二枢接部不可相对该第一枢接部转动;及一操作件,设于该折叠机构且可相对活动于一锁定位置或一释放位置。放位置。放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滑板车
[0001]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折叠滑板车。
技术介绍
[0002]滑板车于现今日常生活中已经为极为普遍的代步工具。为求携带、储存方便,其尺寸必须尽可能缩减,因此发展出可伸缩及可折叠的结构。例如,现有的滑板车折叠结构常设置于较大尺寸的转向杆或踏板部,借以大幅缩减整体尺寸。
[0003]以现有的转向杆为例,其由二杆件于径向一侧枢接,再于径向另一侧相扣接,借此达到可折叠功能。然而,此种结构在相对折动时,该二杆件之间会产生极大空间,容易夹伤操作者,此外,仅在径向上两点连接固定故其结构强度较差,且折叠机构不具有防松脱锁定机制,容易松脱且有安全疑虑。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可折叠滑板车,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滑板车,折叠机构的锁定确实,可靠度及安全性较高。
[000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包括:一车本体,包括一踏板部及至少一设于该踏板部的第一车轮;一转向杆,可转动地设于该车本体且一端连接有至少一第二车轮,包括一折叠机构,该折叠机构包括一第一枢接部、一与该第一枢接部连接的一第二枢接部及一键构件,该第一枢接部包括二第一侧壁,该二第一侧壁的其中一者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槽,该第二枢接部包括二第二侧壁,该二第二侧壁的其中一者设有至少一第二定位槽,该二第一侧壁分别与该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该键构件可释放地键入该至少一第一定位槽及该至少一第二定位槽而使该第二枢接部不可相对该第一枢接部转动;及一操作件,设于该折叠机构且可相对活动于一锁定位置或一释放位置,当该操作件位于该锁定位置时,该键构件被该操作件限制而无法脱离该至少一第一定位槽及该至少一第二定位槽,当该操作件位于该释放位置时,该键构件被释放而可移动至未同时键入该至少一第一定位槽及该至少一第二定位槽,使得该第二枢接部可相对该第一枢接部转动。
[0007]较佳地,其中该键构件包括一轴件及一连接该轴件的键部,该轴件穿设于该第一枢接部及该第二枢接部,该键部供可释放地键入该至少一第一定位槽及该至少一第二定位槽,该操作件可调整地连接于该轴件。
[0008]较佳地,其中该折叠机构另包括一筒件,该轴件更穿设于该筒件。
[0009]较佳地,其中该至少一第一定位槽及该至少一第二定位槽于径向上未超出该筒件一端面的外周缘。
[0010]较佳地,另包括一弹性件,该筒件另包括一穿孔及一径向凸伸于该穿孔的凸缘,该弹性件容置于该穿孔且弹抵于该凸缘与该轴件之间。
[0011]较佳地,其中该踏板部包括可折叠的一第一部分及一第二部分,该转向杆一上方
部分可折向该第一部分一末端,该第二部分可由该第一部分末端折向该转向杆一下方部分而收容于该第一部分与该上方部分之间。
[0012]较佳地,其中该第一枢接部另包括一与该车本体连接的第一杆件及一套接于该第一杆件的第一套件,该第一套件设有该二第一侧壁,该第二枢接部另包括一第二杆件及一套接于该第二杆件的第二套件,该第二套件设有该二第二侧壁。
[0013]较佳地,其中该可折叠滑板车另包括一弹性件,该筒件另包括一穿孔及一径向凸伸于该穿孔的凸缘,该轴件包括一径向凸部,该弹性件容置于该穿孔且弹抵于该凸缘与该径向凸部之间;该键构件另包括一连接于该轴件一端的端板,该键部夹固于该轴件与该端板之间;该键部包括二径向反向延伸的凸键,该二凸键常态地键于该二第二定位槽中且可与该第二枢接部同转动;该第一枢接部另包括一横向连接该二第一侧壁的侧板,该第二枢接部另包括一横向连接该第二侧壁的侧板;当该键部键入该至少一第一定位槽及该至少一第二定位槽时,该第一枢接部的侧板及该第二枢接部的侧板相抵接;该键构件可被该筒件的端面止挡;一环片抵接于该径向凸部与该弹性件之间而可与该轴件同动。
[0014]较佳地,其中该键构件一端设有一螺纹段,该操作件以一螺孔螺接于该螺纹段,该操作件可相对螺动而位于该锁定位置或该释放位置。
[0015]较佳地,其中一挡止件连接于该螺纹段一末端,该挡止件包括一大于该操作件螺孔的孔径头部,该操作件位于该折叠机构与该头部之间。
[0016]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速,且该折叠机构的锁定确实,可靠度及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0020]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4至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折叠机构的作动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折叠机构为展开且锁定状态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折叠机构为折叠且锁定状态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可折叠滑板车折叠状态的侧视图。
[0025]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可折叠滑板车折叠状态的立体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可折叠滑板车;10:车本体;11:踏板部;111:第一部分;112:第二部分;113:末端;12:第一车轮;13:第二车轮;20:转向杆;21:折叠机构;22:第一枢接部;221:第一侧壁;222:侧板;223、224:第一定位槽;225:第一杆件;226:第一套件;23:第二枢接部;231:第二侧壁;232:侧板;233:第二定位槽;234:第二杆件;235:第二套件;24:键构件;241:轴件;242:键部;243:端板;244:径向凸部;245:凸键;246:螺纹段;25:筒件;251:端面;252:穿孔;253:凸缘;26:上方部分;27:下方部分;28:定位部;30:操作件;31:螺孔;40:弹性件;50:环片;60:连接件;70:挡止件;71: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技术可能的实施形式,然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所要保护的范畴,合先叙明。
[0030]请参考图1至11,其显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本技术可折叠滑板车1包括一车本体10、一转向杆20及一操作件30。
[0031]该车本体10包括一踏板部11及至少一设于该踏板部11的第一车轮12。该转向杆20可转动地设于该车本体10且一端连接有至少一第二车轮13,该转向杆20包括一折叠机构21,该折叠机构21包括一第一枢接部22、一与该第一枢接部22连接的一第二枢接部23及一键构件24,该第一枢接部22包括二第一侧壁221,该二第一侧壁221的其中一者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槽,该第二枢接部23包括二第二侧壁231,该二第二侧壁231的其中一者设有至少一第二定位槽,该二第一侧壁221分别与该二第二侧壁231相对设置,该键构件24可释放地键入该至少一第一定位槽及该至少一第二定位槽(图4)而使该第二枢接部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本体,包括一踏板部及至少一设于该踏板部的第一车轮;一转向杆,可转动地设于该车本体且一端连接有至少一第二车轮,包括一折叠机构,该折叠机构包括一第一枢接部、一与该第一枢接部连接的一第二枢接部及一键构件,该第一枢接部包括二第一侧壁,该二第一侧壁的其中一者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槽,该第二枢接部包括二第二侧壁,该二第二侧壁的其中一者设有至少一第二定位槽,该二第一侧壁分别与该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该键构件可释放地键入该至少一第一定位槽及该至少一第二定位槽而使该第二枢接部不可相对该第一枢接部转动;及一操作件,设于该折叠机构且可相对活动于一锁定位置或一释放位置,当该操作件位于该锁定位置时,该键构件被该操作件限制而无法脱离该至少一第一定位槽及该至少一第二定位槽,当该操作件位于该释放位置时,该键构件被释放而可移动至未同时键入该至少一第一定位槽及该至少一第二定位槽,使得该第二枢接部可相对该第一枢接部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该键构件包括一轴件及一连接该轴件的键部,该轴件穿设于该第一枢接部及该第二枢接部,该键部供可释放地键入该至少一第一定位槽及该至少一第二定位槽,该操作件可调整地连接于该轴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该折叠机构另包括一筒件,该轴件更穿设于该筒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定位槽及该至少一第二定位槽于径向上未超出该筒件一端面的外周缘。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另包括一弹性件,该筒件另包括一穿孔及一径向凸伸于该穿孔的凸缘,该弹性件容置于该穿孔且弹抵于该凸缘与该轴件之间。6.如权利要求1至5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尼尔,
申请(专利权)人:吴方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