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效蒸发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6487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效蒸发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单效蒸发器、气液分离器、第一板式换热器、多效蒸发器、第二板式换热器、冷水管路、真空前罐和真空泵,第一板式换热器设置于多效蒸发器的进料管路上,单效蒸发器的蒸汽出口经气液分离器、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与真空前罐连通,冷水管路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的冷源端,真空泵与真空前罐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板式换热器换热,换热效率高;单效蒸发二次蒸汽与多效蒸发进料温差大,换热效率高;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小,对单效蒸发真空度没有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效蒸发余热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蒸发器余热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单效蒸发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蒸发作为一种常用的浓缩手段,在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常用的蒸发有单效蒸发、多效蒸发、MVR蒸发等,其中多效蒸发和MVR蒸发由于蒸汽消耗低,更加经济,应用广泛,但是在需要对物料浓缩到较高浓度时,还是需要使用单效蒸发来浓缩物料,这时候如何利用单效蒸发二次蒸汽,节约能源成为必要。
[0003]目前多数单效蒸发器的二次蒸汽都是直接与冷却水换热后,排入冷凝水罐,造成热能浪费,冷却水负荷增加。或者将二次蒸汽与单效蒸发进料换热,提高进料温度,如申请号201921975392.8专利公开了一种单效浓缩器进料预热装置,通过回收管和分流管将单效浓缩器中产生的二次蒸汽气体导入至预热箱中,对三个料筒内部待浓缩的料液进行预热,充分利用加工过程中二次蒸汽的热量。该方法的主要缺点:(1)该套系统只适用于小批量的物料浓缩,大批量的物料浓缩时,预热系统设备会过于庞大;(2)二次蒸汽仅能通过料筒壁与物料换热,换热面积小,换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单效蒸发余热利用系统,通过单效蒸发的二次蒸汽被真空泵抽出单效蒸发器后,分别与多效蒸发进料、冷却水通过板式换热器换热,提高多效蒸发进料温度,降低多效蒸发器蒸汽消耗,节约能源,同时降低了冷却水负荷,换热后的冷凝水排至冷凝水罐回收。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单效蒸发余热利用系统,包括单效蒸发器、气液分离器、第一板式换热器、多效蒸发器、第二板式换热器、冷水管路、真空前罐和真空泵,第一板式换热器设置于多效蒸发器的进料管路上,单效蒸发器的蒸汽出口经气液分离器、第一板式换热器、第二板式换热器与真空前罐连通,冷水管路连通第二板式换热器的冷源端,真空泵与真空前罐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多效蒸发器的进料管路上设置有多效进料泵。
[0007]进一步地,冷水管路上设置有冷却水泵。
[0008]进一步地,真空前罐的出液端连通有甜水罐。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单效蒸发余热利用系统,采用板式换热器换热,换热效率高;单效蒸发二次蒸汽与多效蒸发进料温差大,换热效率高;板式换热器占地面积小;对单效蒸发真空度没有影响;本技术通过单效蒸发的二次蒸汽被真空泵抽出单效蒸发器后,分别与多效蒸发进料、冷却水通过板式换热器换热,提高多效蒸发进料温度,降低多效蒸发器蒸汽消耗,节约能源,同时降低了冷却水负荷,换热后的冷凝水排至冷凝水罐回收。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单效蒸发余热利用系统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2]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单效蒸发余热利用系统,单效蒸发器1、气液分离器2、第一板式换热器3、多效蒸发器4、第二板式换热器5、冷水管路6、真空前罐7和真空泵8。
[0013]第一板式换热器3设置于多效蒸发器4的进料管路40上,单效蒸发器1的蒸汽出口经气液分离器2、第一板式换热器3、第二板式换热器5与真空前罐7连通,多效蒸发器4的进料管路40连通第一板式换热器3的冷源端。冷水管路6穿经第二板式换热器5,真空泵8与真空前罐7连通。
[0014]单效蒸发器1进料并蒸发出的蒸汽经气液分离器2供给于第一板式换热器3并与多效蒸发器4的进料管路进行热交换;由第一板式换热器3换热后的蒸汽进入第二板式换热器5与冷水管路6进行热交换生成冷凝水进入真空前罐7。
[0015]所述多效蒸发器4的进料管路40上设置有多效进料泵9,第一板式换热器3设置于多效蒸发器4与多效进料泵9之间的进料管路40上。
[0016]冷水管路6上设置有冷却水泵10。冷却水经冷却水泵10注入冷水管路6与第二板式换热器5进行热交换后引出。
[0017]真空前罐7的出液端连通有甜水罐11,冷凝水经真空前罐7进入甜水罐11。多效蒸发器4的进料管路进料温度控制在35.0℃~45.0℃,其进料流量为7.0m3/h~12.0m3/h。
[0018]本技术单效蒸发余热利用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1)单效蒸发器1进料,进料浓度60.0~70.0%,进料量10.0~15.0m3,启动搅拌。
[0020](2)进料完成后,启动多效进料泵9及冷却水泵10,其中进料温度35.0~45.0℃,控制多效蒸发进料流量7.0~12.0m3/h。
[0021](3)打开单效蒸发器1蒸汽加热阀门,启动真空泵8。
[0022](4)调节蒸汽阀门,控制温度、真空度稳定。
[0023](5)浓缩完成后,停真空泵8、多效进料泵9及冷却水泵10,破空后停搅拌、放料。
[0024](6)蒸发过程中检测多效蒸发进料换热前后温度。
[00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单效蒸发余热利用系统。
[0026]实施例1: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单效蒸发余热利用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7](11)单效蒸发器1进料,进料浓度63.5%,进料量12.7m3,启动搅拌。
[0028](12)进料完成后,启动多效进料泵9及冷却水泵10,控制多效蒸发进料流量9.8m3/h。
[0029](13)打开单效蒸发器1蒸汽加热阀门,启动真空泵8。
[0030](14)调节蒸汽阀门,控制温度、真空度稳定。
[0031](15)缩完成后,停真空泵8、多效进料泵9及冷却水泵10,破空后停搅拌、放料。
[0032](16)蒸发过程中检测多效蒸发进料换热前后温度如下:
[0033]时间0min15min30min45min60min75min90min换热前(℃)38.238.238.438.538.438.238.1换热后(℃)38.142.445.747.949.248.846.7时间105min120min135min150min165min180min/换热前(℃)38.338.238.438.238.338.5/换热后(℃)44.243.442.742.341.841.4/
[0034]实施例2:请参照图1所示,另一种单效蒸发余热利用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21)单效蒸发器1进料,进料浓度66.1%,进料量13.1m3,启动搅拌。
[0036](22)进料完成后,启动多效进料泵9及冷却水泵10,控制多效蒸发进料流量11.2m3/h。
[0037](23)开单效蒸发器1蒸汽加热阀门,启动真空泵8。
[0038](24)调节蒸汽阀门,控制温度、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效蒸发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单效蒸发器(1)、气液分离器(2)、第一板式换热器(3)、多效蒸发器(4)、第二板式换热器(5)、冷水管路(6)、真空前罐(7)和真空泵(8),第一板式换热器(3)设置于多效蒸发器(4)的进料管路(40)上,单效蒸发器(1)的蒸汽出口经气液分离器(2)、第一板式换热器(3)、第二板式换热器(5)与真空前罐(7)连通,冷水管路(6)连通第二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岩程亿明詹国平安延龙杨威吴仲庆羊建标卢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