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支撑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647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8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支撑定位装置,其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墙模板,每个墙模板上均设有一对交叉设置并与墙模板紧密抵接的支撑钢柱,其中一个墙模板的四角处均设有第一对拉螺栓,每个第一对拉螺栓均依次穿过支撑钢柱、墙模板、另一个墙模板和另一个支撑钢柱。本申请中,墙模板安装后,将两对支撑钢柱分别抵接于与其相对应的墙模板,再通过四个第一对拉螺栓将两对支撑钢柱分别固定于其对应的墙模板上,在进行墙模板的拆除时,操作人员只需要依次解除一对墙模板四角处的第一对拉螺栓,再将两对支撑钢柱与对应的墙模板分离即可,能够改善操作人员在进行墙模板拆除时比较繁琐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支撑定位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模板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支撑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的承重墙通常采用混凝土浇注的方法,在墙体的建造过程中,通常都需要先安装墙体模板,然后向墙体模板中浇注混凝土,等到混凝土凝固后,再将墙体模板拆除。
[0003]墙体模板包括内墙模板、外墙模板、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内墙模板和外墙模板相对设置,且内墙模板和外墙模板之间存在供混凝土浇注的空隙。第一连接组件为四个对应设置在内墙模板和外墙模板四角处的第一对拉螺栓,第二连接组件为多个密布在内墙模板和外墙模板板面的第二对拉螺栓。
[0004]在拆除墙体模板时,首先需要依次拆除多个密布在内墙模板和外墙模板板面上的第二对拉螺栓,然后再将四角处的四个第一对拉螺栓依次拆除,最后再将内墙模板和外墙模板分离,拆除墙体模板的过程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升墙体模板拆除的便捷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支撑定位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支撑定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支撑定位装置,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墙模板,每个所述墙模板上均设有一对交叉设置并与所述墙模板紧密抵接的支撑钢柱,其中一个所述墙模板的四角处均设有第一第一对拉螺栓,每个所述第一对拉螺栓均依次穿过所述支撑钢柱、所述墙模板、另一个所述墙模板和另一个所述支撑钢柱。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墙模板的安装后,将两对支撑钢柱分别抵接于与其相对应的墙模板的板面,再通过四个第一对拉螺栓将两对支撑钢柱分别固定于其对应的墙模板上,两对与墙模板紧密抵接的支撑钢柱能够对一对墙模板夹紧定位,通过两个支撑钢柱分别对与其对应的墙模板进行支撑定位。在进行墙模板的拆除时,操作人员只需要依次解除一对墙模板四角处的第一对拉螺栓,解除第一对拉螺栓对墙模板以及支撑钢柱的固定,再将两对支撑钢柱与对应的墙模板分离即可,能够有效改善操作人员在进行墙模板拆除时比较繁琐的问题,在保障墙模板的稳固性的同时,有效提升墙模板拆除的便捷性。
[0008]可选的,两对所述支撑钢柱之间还设有第二对拉螺栓,所述第二对拉螺栓依次穿过一对所述支撑钢柱的交叉处、所述墙模板、另一个所述墙模板和另一对所述支撑钢柱的交叉处。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对拉螺栓对一对墙模板和两对支撑钢柱进行二次固定,能够增加两对支撑钢柱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保障两对支撑钢柱对一对墙模板的支撑定位效果。
[0010]可选的,两个所述墙模板上均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支撑钢柱的安装组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组件对支撑钢柱进行安装能够有效增加安装支撑钢柱的便捷性。
[0012]可选的,每个所述安装组件均包括:承载板,其设在地面并紧密抵接对应的所述墙模板的板面;第一液压缸,其设在所述承载板和对应的一对所述支撑钢柱之间,且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支撑钢柱相连的连接块;滑块,其与所述第一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的上表面向内开设有供所述滑块滑动的滑槽;第二液压缸,其设在所述承载板,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远离所述墙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支撑钢柱的安装时,先将承载板抵接墙模板进行固定,然后再控制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能够带动一对支撑钢柱的高度上升,至一对支撑钢柱高度处于合适高度后,停止伸长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然后再控制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能够带动滑块朝着靠近墙模板的方向移动,至一对支撑钢柱均紧密抵接对应的墙模板时,停止移动第二液压缸,完成对一对支撑钢柱的移动放置,安装过程比较方便。
[0014]可选的,每个所述承载板上均设有用于对两个所述墙模板进行夹持的夹持组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夹持组件能够对一对墙模板进行夹持,进一步增加两个墙模板的稳定性,减少涨模的情况出现。
[0016]可选的,每个所述夹持组件均包括;安装座,其固定连接在所述承载板的侧壁,所述安装座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墙模板的长度方向,且安装座的上表面向内开设有移动槽;一对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均滑动连接于移动槽,每个所述夹持块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安装座还设有与所述移动槽连通设置的限位槽,且两个所述限位块均滑动连接于限位槽;双向螺杆,其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套设在所述双向螺杆螺纹相反的两端,且两个所述夹持块均与双向螺杆螺纹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墙模板的固定后,转动双向螺杆,双向螺杆转动使两个夹持块朝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至两个夹持块夹紧两个墙模板后完成对墙模板的夹持定位;在需要进行墙模板的拆卸时,再转动双向螺杆使两个夹持块朝着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至两个夹持块与墙模板分离,操作过程比较方便。
[0018]可选的,每个所述双向螺杆上均设有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双向螺杆转动的驱动组件。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双向螺杆转动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转动双向螺杆,更加省力。
[0020]可选的,每个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第一锥齿轮,其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双向螺杆相连的第一转动杆;第二锥齿轮,其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长度方向,且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承载板固定连接的固定座;主动齿轮,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二锥齿轮的端部;齿条,其与所述滑块的侧壁固定相连,且所述齿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带动滑块朝着靠近墙模板的方向移动,滑块移动带动齿条朝着靠近墙模板的方向移动,齿条移动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
齿轮转动能够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转动能够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能够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能够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转动能够带动双向螺杆转动,进而能够带动两个夹持块朝着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在一对支撑钢柱紧密抵接对应的墙模板时,对应的两个夹持块正好能够对一对墙模板进行夹持。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两对支撑钢柱分别对与其对应的墙模板进行支撑,并通过墙模板四角处的四个对拉螺栓对两对支撑钢柱进行连接固定,支撑钢柱对墙模板的板面处进行支撑定位,在进行墙模板的拆除时,只需要依次解除墙模板四角处的四个第一拉紧螺栓,再将两个支撑钢柱均与其对应的墙模板分离即可,能够有效改善墙模板拆除时需要对板面的多个第二对拉螺栓进行拆除比较繁琐的问题,有效提升墙模板拆除的便捷性;2.通过设置夹持组件能够实现对一对墙模板的再次夹持固定,有效增加一对墙模板的稳定性;3.通过设置驱动组件,使得支撑钢柱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两个夹持块朝着相互靠近或者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墙模板(1),每个所述墙模板(1)上均设有一对交叉设置并与所述墙模板(1)紧密抵接的支撑钢柱(2),其中一个所述墙模板(1)的四角处均设有第一对拉螺栓(3),每个所述第一对拉螺栓(3)均依次穿过所述支撑钢柱(2)、所述墙模板(1)、另一个所述墙模板(1)和另一个所述支撑钢柱(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对所述支撑钢柱(2)之间还设有第二对拉螺栓(31),所述第二对拉螺栓(31)依次穿过一对所述支撑钢柱(2)的交叉处、所述墙模板(1)、另一个所述墙模板(1)和另一对所述支撑钢柱(2)的交叉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墙模板(1)上均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支撑钢柱(2)的安装组件(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组件(5)均包括:承载板(51),其设在地面并紧密抵接对应的所述墙模板(1)的板面;第一液压缸(52),其设在所述承载板(51)和对应的一对所述支撑钢柱(2)之间,且所述第一液压缸(52)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支撑钢柱(2)相连的连接块(522);滑块(521),其与所述第一液压缸(52)固定连接,所述承载板(51)的上表面向内开设有供所述滑块(521)滑动的滑槽(511);第二液压缸(53),其设在所述承载板(51),所述第二液压缸(53)的活塞杆与所述滑块(521)远离所述墙模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墙体模板的支撑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承载板(51)上均设有用于对两个所述墙模板(1)进行夹持的夹持组件(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墙体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春燕朱涛杨黎崔东龙潘云鹏董建伟张晓龙张硕杨洁苏立慈张培栋田帅孙海波闫达薛一魏建成刘浩李金瑞郭景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乡中昊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