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修复路面井盖周边下沉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646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修复路面井盖周边下沉的方法,该方法为:将环氧树脂稀释剂与E51搅拌均匀,形成A组分;将改性后的沥青进行稀释,再将650低分子聚酰胺与稀释后的沥青混合搅拌,加入增溶剂,形成B组分;将制备好的A组分与合理级配的矿料混合均匀,得到A组分混合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修复路面井盖周边下沉的方法,通过制作可常温固化的环氧沥青,将环氧沥青与合理级配碎石混合均匀得到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马歇尔稳定度、高温动稳定度、抗水损害、耐腐蚀、抗疲劳、耐老化、低温耐抗折的特性,同时在铣刨坑槽整体使用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使得混合料与井壁及旧路面材料层间具备高粘结力,耐久性高。久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修复路面井盖周边下沉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修复路面井盖周边下沉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道路中,下水井盖下沉或者井周路面下沉等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刚刚交付使用的道路在竣工通车一段时间后,铺好的沥青路面在井盖边缘周围距离不等的位置发生一道或多道裂缝,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宽度和数量会逐渐加宽和增加,严重的破坏了城市的市容形象,并且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这些问题的出现多是由于井盖失稳造成,当井盖失稳继续增大时,井盖周边路面破损程度增加,井盖及周边路面明显下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修复路面井盖周边下沉的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修复路面井盖周边下沉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常温下,将环氧树脂稀释剂与E51按照1:10的质量比搅拌均匀,形成A组分;(2)在100℃下,将改性后的沥青和沥青稀释剂按照2:1的质量比进行稀释,再将650低分子聚酰胺与稀释后的沥青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将增溶剂按混合物质量的0.5%

1%加入,形成B组分,所述650低分子聚酰胺与改性后的沥青的质量比为1:1;(3)将制备好的A组分与合理级配的矿料混合均匀,得到A组分混合料,A组分用量控制在5.8wt%

6wt%;(4)沿井盖外边缘向外铣刨1m,深度10cm,铣刨的坑槽底部平整,坑槽四壁凿成粗糙不平的接口;(5)坑槽清理好后,将界面剂涂刷在坑槽四壁及基层表面上,将已拌和均匀的A组分混合料按2.7wt%

3wt%加入B组分,人工翻拌4

5遍,至混合料拌和均匀,得到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把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填进坑槽内,直到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高出路面。
[0005]进一步地,A组分混合料拌和均匀后按25kg/袋装袋备用。
[0006]进一步地,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高出路面的高度为1.5cm。
[0007]进一步地,填满后坑槽中央处高于四周路面并呈弧形。
[0008]进一步地,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填进坑槽内时,应分层填补,逐层压实,每层高度为3

5cm。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修复路面井盖周边下沉的方法,通过制作可常温固化的环氧沥青,将环氧沥青与合理级配碎石混合均匀后得到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马歇尔稳定度、高温动稳定度、抗水损害、耐腐蚀、抗疲劳、耐老化、低温耐抗折的特性,同时在铣刨坑槽整体使用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使得混合料与井壁
及旧路面材料层间具备高粘结力,耐久性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新型沥青路面材料,不像热拌沥青混合料那样需要对矿料进行高温加热、高温摊铺与碾压,因而具有节省能源、便于储运、施工便捷,而且施工季节延长、能够利用现有的设备进行生产与施工等突出的优点,冷拌冷铺适用的环境温度范围宽,可以在

20至40度之间使用;适用于中酸性、粗、细集料修筑的沥青路面,适用于各种等级的沥青路面修补,能够全天候适用于多雨湿气重、沥青路面易损坏地区,为改善各道路施工养护单位的沥青混合料性能提供了高效、经济、环保的新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冷拌环氧沥青由基质沥青、环氧树脂、固化剂、沥青稀释剂、增容剂等按照一定比例制成。基质沥青选取沥青质和树脂质较多的70#石油沥青,一定量的70#沥青在加热条件下,加热到预期温度,并持续搅拌均匀,紧接着将N,N

乙撑双硬脂酰胺(EBS)分散剂按70#沥青质量比的3%

5%加入,在完成上述操作之后,持续1h恒定转速剪切共混,完成70#沥青的改性制备;环氧树脂选取通用型环氧树脂中的E51;固化剂选取能常温固化的650低分子聚酰胺;沥青稀释剂从增塑性、挥发性、经济性、易采购性考虑,选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选取含有环氧基团和长碳链的增溶剂。冷拌环氧沥青分为两组分,环氧树脂等为A组分,固化剂等为B组分。常温下,将A组分、B组分按照2: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得到常温下能快速固化的环氧沥青。
[0012]实施例1一种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修复路面井盖周边下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常温下,将环氧树脂稀释剂与E51按照1:10的质量比搅拌均匀,形成A组分;(2)在油浴锅100℃下,将改性后的沥青和沥青稀释剂按照2:1的质量比进行稀释,搅拌5min,再将650低分子聚酰胺与稀释后的沥青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最后将增溶剂按混合物质量的0.5%

1%加入,形成B组分,所述650低分子聚酰胺与改性后的沥青的质量比为1:1,搅拌时间为5min;(3)将制备好的A组分与合理级配的矿料混合均匀,得到A组分混合料,A组分用量控制在5.8wt%

6wt%,A组分混合料拌和均匀后按25kg/袋装袋备用;(4)沿井盖外边缘向外铣刨1m,深度10cm,铣刨的坑槽底部平整,坑槽四壁凿成粗糙不平的接口,以利于新老混合料更好地粘结;(5)坑槽清理好后,将界面剂涂刷在坑槽四壁及基层表面上,坑槽不得有积水,将已拌和均匀的A组分混合料开袋后,按2.7wt%

3wt%加入B组分,人工翻拌4

5遍,至混合料拌和均匀,没有花白、离析等现象,得到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把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填进坑槽内,直到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高出路面1.5cm左右,填满后坑槽中央处高于四周路面并呈弧形。
[0013]其中,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填进坑槽内时,应分层填补,逐层压实,每层高度为3

5cm。铺设均匀后,根据实地环境,修补面积的大小和深度,选择适当的压实工具和方法进行
压实,高等级路面及车流量大的路面修复时,修补区域的四周和边角应保证充分地压实。
[0014]综上所述,借助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制作可常温固化的环氧沥青,将环氧沥青与合理级配碎石混合均匀后得到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马歇尔稳定度、高温动稳定度、抗水损害、耐腐蚀、抗疲劳、耐老化、低温耐抗折的特性,同时在铣刨坑槽整体使用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使得混合料与井壁及旧路面材料层间具备高粘结力,耐久性高。
[0015]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拌环氧沥青混合料修复路面井盖周边下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常温下,将环氧树脂稀释剂与E51按照1:10的质量比搅拌均匀,形成A组分;(2)在100℃下,将改性后的沥青和沥青稀释剂按照2:1的质量比进行稀释,再将650低分子聚酰胺与稀释后的沥青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将增溶剂按混合物质量的0.5%

1%加入,形成B组分,所述650低分子聚酰胺与改性后的沥青的质量比为1:1;(3)将制备好的A组分与合理级配的矿料混合均匀,得到A组分混合料,A组分用量控制在5.8wt%

6wt%;(4)沿井盖外边缘向外铣刨1m,深度10cm,铣刨的坑槽底部平整,坑槽四壁凿成粗糙不平的接口;(5)坑槽清理好后,将界面剂涂刷在坑槽四壁及基层表面上,将已拌和均匀的A组分混合料按2.7wt%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通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