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热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637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回收领域,公开了一种部分热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不同工作模式下,根据对应的工作模式控制制冷剂,其中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热水模式、热水+制热模式和热水+制冷模式,在获取部分热回收系统中各设备的设备温度,基于设备温度对其中的部分设备进行自动调节。本方法通过监控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状态参数变化,灵活调节热回收变频泵的输出比例,即调整部分热回收热量的大小,控制系统参数在合理范围内,保障调温末端的可靠运行,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热回收变频水泵的调节,只回收冷凝显热部分多余热量,有效降低压比,提高能效的同时保障整个系统调节波动稳定。效的同时保障整个系统调节波动稳定。效的同时保障整个系统调节波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部分热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部分热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世界范围内能源的日趋紧张和能源需求的明显增长促使人们探索节能的途径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冷水机组制冷的同时,需要将大量的冷凝热排向室外,如能将此部分热量回收利用,可同时满足人们生活热水的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传统的热回收冷水机组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全热回收往往系统和控制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大范围推广和销售,而部分热水收冷水机组在使用热量回收过程中对热回收量的控制要求较高,难以平衡生活热水和冷暖需求,如果进水温度过低,系统过度冷却,引起蒸发供液不足,吸气压力过低,回油困难,影响系统安全;如果进水温度过高,能效下降,还容易引起高压过高,排气保护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部分热回收难以平衡生活热水和冷暖需求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部分热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部分热回收系统包括形成回路并依次连接的压缩机、热回收板换、四通阀、翅片换热器、电子膨胀阀、板式换热器、热水变频水泵、主循环泵、热回收蓄能水箱和冷暖蓄能水箱,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0005]获取模式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模式选择指令确定当前所述部分热回收系统的工作模式,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热水模式、热水+制冷模式和热水+制热模式;
[0006]若所述部分热回收系统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制热模式或热水模式,则根据对应的工作模式控制制冷剂在所述压缩机、热回收板换、四通阀、翅片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板式换热器之间流通,并控制热水变频水泵和主循环泵开启或关闭,直到所述冷暖蓄能水箱或热回收蓄能水箱达到预设温度;
[0007]若所述部分热回收系统的工作模式为热水+制冷模式或热水+制热模式,则根据对应的工作模式控制制冷剂在所述压缩机、热回收板换、四通阀、翅片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板式换热器之间流通,并根据所述部分热水收系统中的各设备的设备温度控制所述热水变频水泵的启停以及流量,开启所述主循环泵。
[0008]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部分热回收系统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热回收板换连通,所述热回收板换还分别与所述四通阀、所述热水变频水泵和所述热回收蓄能水箱连通,所述热水变频水泵还与所述热回收蓄能水箱连通,所述四通阀还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翅片换热器的一端和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翅片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子膨胀阀的一端连通,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板式换
热器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还分别与主循环泵和蓄能水箱连通,所述主循环泵还与所述蓄能水箱连通。
[0009]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所述根据对应的工作模式控制制冷剂在所述压缩机、热回收板换、四通阀、翅片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板式换热器之间流通,并控制热水变频水泵和主循环泵开启或关闭,直到所述冷暖蓄能水箱或热回收蓄能水箱达到预设温度包括:
[0010]关闭所述热水变频水泵并开启所述主循环泵,控制所述压缩机输出高温高压气态的制冷剂依次流通过所述热回收板换和所述四通阀后,进入翅片换热器,控制所述翅片换热器使所述高温高压气态的制冷剂向周围环境放热,得到中温中压液态的制冷剂,控制所述翅片换热器输出中温中压液态的制冷剂流通至所述电子膨胀阀,通过所述电子膨胀阀使中温中压液态的制冷剂进行绝热膨胀,变成低温低压液态的制冷剂,控制电子膨胀阀将低温低压液态的制冷剂输出至所述板式换热器,通过所述板式换热器与所述冷暖蓄能水箱换热,得到低温低压气态的制冷剂,控制所述板式换热器将低温低压气态的制冷剂输出至所述压缩机进行压缩,得到高温高压气态的制冷剂进行循环流通,直至所述冷暖蓄能水箱中的温度达到预设的第一温度。
[0011]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所述根据对应的工作模式控制制冷剂在所述压缩机、热回收板换、四通阀、翅片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板式换热器之间流通,并控制热水变频水泵和主循环泵开启或关闭,直到所述冷暖蓄能水箱或热回收蓄能水箱达到预设温度包括:
[0012]关闭所述热水变频水泵并开启所述主循环泵,控制所述压缩机输出高温高压气态的制冷剂依次流通过所述热回收板换和所述四通阀后,进入所述板式换热器,控制所述板式换热器将温高压气态的制冷剂与所述冷暖蓄能水箱换热,冷凝成中温中压液态的制冷剂,控制所述板式换热器将所述中温中压液态的制冷剂输出至所述电子膨胀阀,通过所述电子膨胀阀使中温中压液态的制冷剂进行绝热膨胀,变成低温低压液态的制冷剂,并流通至所述翅片换热器,通过所述翅片换热器将低温低压液态的制冷剂与周围环境换热,得到低温低压气态的制冷剂,将低温低压气态的制冷剂流通过所述四通阀后进入所述压缩机进行压缩,得到高温高压气态的制冷剂进行循环流通,直至所述冷暖蓄能水箱中的温度达到预设的第二温度。
[0013]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工作模式为热水模式时,所述根据对应的工作模式控制制冷剂在所述压缩机、热回收板换、四通阀、翅片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板式换热器之间流通,并控制热水变频水泵和主循环泵开启或关闭,直到所述冷暖蓄能水箱或热回收蓄能水箱达到预设温度包括:
[0014]开启并控制所述热水变频水泵的流通比例为百分之百,同时关闭所述主循环泵,控制所述压缩机输出高温高压气态的制冷剂流通过所述热回收板换时,与所述热回收蓄能水箱换热,冷凝成中温中压液态的制冷剂,控制所述热回收板换将所述中温中压液态的制冷剂依次流通过所述四通阀和所述板式换热器后,输出至所述电子膨胀阀,通过所述电子膨胀阀使中温中压液态的制冷剂进行绝热膨胀,变成低温低压液态的制冷剂,并流通至所述翅片换热器,通过所述翅片换热器将低温低压液态的制冷剂与周围环境换热,得到低温低压气态的制冷剂,将低温低压气态的制冷剂流通过所述四通阀后进入所述压缩机进行压
缩,得到高温高压气态的制冷剂进行循环流通,直至所述热回收蓄能水箱中的温度达到预设的第三温度。
[0015]可选的,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工作模式为热水+制冷模式时,所述根据对应的工作模式控制制冷剂在所述压缩机、热回收板换、四通阀、翅片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板式换热器之间流通,并根据所述部分热水收系统中的各设备的设备温度控制所述热水变频水泵的启停以及流量,开启所述主循环泵包括:
[0016]获取各设备的设备温度,其中,所述设备温度包括排气温度te、热回收板换氟路出温度t出、高压压力对应冷凝温度t冷凝、热回收板换进水温度t热进、热回收板换进水温度t热出、热回收蓄能水箱实际温度t热水箱、热回收蓄能水箱预设温度t热set;
[0017]当所述部分热水收系统启动时间时长到达预设第一时间阈值并且所述排气温度te减去所述高压压力对应冷凝温度t冷凝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排气温度te减去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部分热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热回收系统包括形成回路并依次连接的压缩机、热回收板换、四通阀、翅片换热器、电子膨胀阀、板式换热器、热水变频水泵、主循环泵、热回收蓄能水箱和冷暖蓄能水箱,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模式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模式选择指令确定当前所述部分热回收系统的工作模式,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热水模式、热水+制冷模式和热水+制热模式;若所述部分热回收系统的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制热模式或热水模式,则根据对应的工作模式控制制冷剂在所述压缩机、热回收板换、四通阀、翅片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板式换热器之间流通,并控制热水变频水泵和主循环泵开启或关闭,直到所述冷暖蓄能水箱或热回收蓄能水箱达到预设温度;若所述部分热回收系统的工作模式为热水+制冷模式或热水+制热模式,则根据对应的工作模式控制制冷剂在所述压缩机、热回收板换、四通阀、翅片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板式换热器之间流通,并根据所述部分热水收系统中的各设备的设备温度控制所述热水变频水泵的启停以及流量,开启所述主循环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部分热回收系统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热回收板换连通,所述热回收板换还分别与所述四通阀、所述热水变频水泵和所述热回收蓄能水箱连通,所述热水变频水泵还与所述热回收蓄能水箱连通,所述四通阀还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翅片换热器的一端和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翅片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子膨胀阀的一端连通,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板式换热器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还分别与主循环泵和蓄能水箱连通,所述主循环泵还与所述蓄能水箱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所述根据对应的工作模式控制制冷剂在所述压缩机、热回收板换、四通阀、翅片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板式换热器之间流通,并控制热水变频水泵和主循环泵开启或关闭,直到所述冷暖蓄能水箱或热回收蓄能水箱达到预设温度包括:关闭所述热水变频水泵并开启所述主循环泵,控制所述压缩机输出高温高压气态的制冷剂依次流通过所述热回收板换和所述四通阀后,进入翅片换热器,控制所述翅片换热器使所述高温高压气态的制冷剂向周围环境放热,得到中温中压液态的制冷剂,控制所述翅片换热器输出中温中压液态的制冷剂流通至所述电子膨胀阀,通过所述电子膨胀阀使中温中压液态的制冷剂进行绝热膨胀,变成低温低压液态的制冷剂,控制电子膨胀阀将低温低压液态的制冷剂输出至所述板式换热器,通过所述板式换热器与所述冷暖蓄能水箱换热,得到低温低压气态的制冷剂,控制所述板式换热器将低温低压气态的制冷剂输出至所述压缩机进行压缩,得到高温高压气态的制冷剂进行循环流通,直至所述冷暖蓄能水箱中的温度达到预设的第一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工作模式为制热模式时,所述根据对应的工作模式控制制冷剂在所述压缩机、热回收板换、四通阀、翅片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板式换热器之间流通,并控制热水变频水泵和主循环泵开启或关闭,直到所述冷暖蓄能水箱或热回收蓄能水箱达到预设温度包括:关闭所述热水变频水泵并开启所述主循环泵,控制所述压缩机输出高温高压气态的制
冷剂依次流通过所述热回收板换和所述四通阀后,进入所述板式换热器,控制所述板式换热器将温高压气态的制冷剂与所述冷暖蓄能水箱换热,冷凝成中温中压液态的制冷剂,控制所述板式换热器将所述中温中压液态的制冷剂输出至所述电子膨胀阀,通过所述电子膨胀阀使中温中压液态的制冷剂进行绝热膨胀,变成低温低压液态的制冷剂,并流通至所述翅片换热器,通过所述翅片换热器将低温低压液态的制冷剂与周围环境换热,得到低温低压气态的制冷剂,将低温低压气态的制冷剂流通过所述四通阀后进入所述压缩机进行压缩,得到高温高压气态的制冷剂进行循环流通,直至所述冷暖蓄能水箱中的温度达到预设的第二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工作模式为热水模式时,所述根据对应的工作模式控制制冷剂在所述压缩机、热回收板换、四通阀、翅片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板式换热器之间流通,并控制热水变频水泵和主循环泵开启或关闭,直到所述冷暖蓄能水箱或热回收蓄能水箱达到预设温度包括:开启并控制所述热水变频水泵的流通比例为百分之百,同时关闭所述主循环泵,控制所述压缩机输出高温高压气态的制冷剂流通过所述热回收板换时,与所述热回收蓄能水箱换热,冷凝成中温中压液态的制冷剂,控制所述热回收板换将所述中温中压液态的制冷剂依次流通过所述四通阀和所述板式换热器后,输出至所述电子膨胀阀,通过所述电子膨胀阀使中温中压液态的制冷剂进行绝热膨胀,变成低温低压液态的制冷剂,并流通至所述翅片换热器,通过所述翅片换热器将低温低压液态的制冷剂与周围环境换热,得到低温低压气态的制冷剂,将低温低压气态的制冷剂流通过所述四通阀后进入所述压缩机进行压缩,得到高温高压气态的制冷剂进行循环流通,直至所述热回收蓄能水箱中的温度达到预设的第三温度。6.根据所述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工作模式为热水+制冷模式时,所述根据对应的工作模式控制制冷剂在所述压缩机、热回收板换、四通阀、翅片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和板式换热器之间流通,并根据所述部分热水收系统中的各设备的设备温度控制所述热水变频水泵的启停以及流量,开启所述主循环泵包括:获取各设备的设备温度,其中,所述设备温度包括排气温度te、热回收板换氟路出温度t出、高压压力对应冷凝温度t冷凝、热回收板换进水温度t热进、热回收板换进水温度t热出、热回收蓄能水箱实际温度t热水箱、热回收蓄能水箱预设温度t热set;当所述部分热水收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亮刘远辉雷朋飞黄世哲吴东华宗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