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式高效捕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56352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捕汁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管道式高效捕汁装置,针对现有的排液管长期保持通畅,糖液流动性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捕汁壳,所述捕汁壳的右侧连通有出料管壳,所述出料管壳的顶部栓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大斜齿齿轮,所述大斜齿齿轮的底部啮合有小斜齿齿轮,所述小斜齿齿轮的轴心处栓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并位于出料管壳的内部栓接有截止轮,截止轮对出料管壳密封时,糖液在出料管壳的左侧汇聚并将气体从出料管壳的内部挤出,当截止轮的通孔与出料管壳的通道连通后便能将液体排出,由于糖液的阻挡,气体无法排出,水轮可以带动糖液向出料管壳的左侧流动,增加糖液的流速。增加糖液的流速。增加糖液的流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式高效捕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捕汁器
,尤其涉及一种管道式高效捕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制糖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捕汁装置,捕汁装置分为多种,管道式高效捕汁装置便是其中一种,管道式高效捕汁装置主要是利用折流板和旋流盘进行气液分离,但是目前的管道式高效捕汁装置其排液管长期保持通畅状态,气体可以通过排液管向外排出,导致糖液中依旧混有大量的气体,影响气液分离效果,而且糖液粘度较大,在排出过程中仅仅依靠重力排出,糖液流动性差,甚至容易堵塞管道,因此,本技术提出管道式高效捕汁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排液管长期保持通畅,糖液流动性差的缺点,而提出的管道式高效捕汁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管道式高效捕汁装置,包括捕汁壳,所述捕汁壳的右侧连通有出料管壳,所述出料管壳的顶部栓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大斜齿齿轮,所述大斜齿齿轮的底部啮合有小斜齿齿轮,所述小斜齿齿轮的轴心处栓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并位于出料管壳的内部栓接有截止轮,所述截止轮的表面与出料管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转杆的左端延伸到捕汁壳的内部并栓接有主锥形齿轮,所述主锥形齿轮的后侧啮合有副锥形齿轮,所述副锥形齿轮的后侧栓接有水轮,所述大斜齿齿轮的表面栓接有传动机构,截止轮对出料管壳密封时,糖液在出料管壳的左侧汇聚并将气体从出料管壳的内部挤出,当截止轮的通孔与出料管壳的通道连通后便能将液体排出,由于糖液的阻挡,气体无法排出,通过水轮的结构可以带动糖液向出料管壳的左侧流动,增加糖液的流速。
[0006]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减速电机、半齿轮和内齿圈,所述减速电机的后侧与连接框的内部栓接,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与半齿轮后侧的轴心处栓接,所述半齿轮右侧的齿牙与内齿圈内部右侧的齿牙啮合,所述内齿圈的右侧与连接框内部的右侧滑动连接。
[0007]进一步地,接通减速电机的电源,减速电机可以带动半齿轮转动,半齿轮的齿牙先是与内齿圈内部右侧的齿牙啮合并带动内齿圈向上移动,然后半齿轮的齿牙与内齿圈内部左侧的齿牙啮合,并带动内齿圈向下移动,如此往复。
[0008]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齿块和棘轮,所述内齿圈的左侧与齿块的右侧铰接,所述齿块的左侧与棘轮的右侧啮合,所述棘轮的后侧与大斜齿齿轮的表面栓接。
[0009]进一步的,当内齿圈向上移动时,内齿圈可以带动齿块向上移动,齿块可以与棘轮啮合并带动棘轮逆时针转动,当内齿圈向下移动时,内齿圈可以带动齿块向下移动,齿块被棘轮的棘齿带动向上转动,棘轮不会被齿块带动转动了,让棘轮只能逆时针转动,棘轮可以带动大斜齿齿轮逆时针转动。
[0010]优选的,所述内齿圈的左侧并位于齿块的底部栓接有限位块,所述内齿圈内部的两侧均为齿牙结构。
[0011]进一步的,限位块对齿块进行限位,让齿块可以与棘轮啮合并带动棘轮逆时针转动,内齿圈的齿牙结构方便半齿轮带动内齿圈上下移动。
[0012]优选的,所述转杆的右端与连接框内部的右侧转动套接,所述转杆的表面并位于截止轮的两侧均与出料管壳的孔洞转动套接,所述截止轮的侧面开设有通孔。
[0013]进一步的,转杆通过轴承与连接框转动设置,让转杆可以平稳地转动,转杆通过轴承与出料管壳转动设置,截止轮的通孔可以与出料管壳连通,方便排出糖液,当截止轮的通孔继续转动后截止轮便能对出料管壳进行密封。
[0014]优选的,所述水轮由中部的连接轮和连接轮外侧的刮板构成,所述水轮的轴心处与捕汁壳的内部转动连接。
[0015]进一步的,连接轮通过轴承与捕汁壳转动设置,水轮的刮板与捕汁壳内部底端的右侧滑动连接,并且水轮设置在出料管壳的左侧。
[0016]有益效果:
[0017]1、传动机构通过大斜齿齿轮可以带动小斜齿齿轮转动,小斜齿齿轮可以带动截止轮转动,截止轮可以定期将其通孔与出料管壳的孔洞连通,剩余时间对出料管壳进行密封,避免糖液携带气体排出;
[0018]2、转杆通过主锥形齿轮可以带动副锥形齿轮转动,副锥形齿轮通过水轮可以带动糖液流动,增加糖液流速;
[0019]本技术中:截止轮对出料管壳密封时,糖液在出料管壳的左侧汇聚并将气体从出料管壳的内部挤出,当截止轮的通孔与出料管壳的通道连通后便能将液体排出,由于糖液的阻挡,气体无法排出,通过水轮的结构可以带动糖液向出料管壳的左侧流动,增加糖液的流速。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管道式高效捕汁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管道式高效捕汁装置的截止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管道式高效捕汁装置的棘轮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管道式高效捕汁装置的截止轮立体示意图。
[0024]图中:1、捕汁壳;2、传动机构;21、减速电机;22、半齿轮;23、内齿圈;24、齿块;25、棘轮;3、出料管壳;4、连接框;5、大斜齿齿轮;6、小斜齿齿轮;7、转杆;8、截止轮;9、主锥形齿轮;10、副锥形齿轮;11、水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实施例一
[0027]参照图1

4,管道式高效捕汁装置,包括捕汁壳1,捕汁壳1的右侧连通有出料管壳
3,出料管壳3的顶部栓接有连接框4,连接框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大斜齿齿轮5,大斜齿齿轮5的底部啮合有小斜齿齿轮6,小斜齿齿轮6的轴心处栓接有转杆7,转杆7的表面并位于出料管壳3的内部栓接有截止轮8,截止轮8的表面与出料管壳3的内部滑动连接,转杆7的左端延伸到捕汁壳1的内部并栓接有主锥形齿轮9,主锥形齿轮9的后侧啮合有副锥形齿轮10,副锥形齿轮10的后侧栓接有水轮11,大斜齿齿轮5的表面栓接有传动机构2,传动机构2与连接框4转动连接,通过捕汁壳1左侧的管道注入气液,捕汁壳1内部采用捕汁器结构,糖液在捕汁壳1的底部汇聚,传动机构2可以带动大斜齿齿轮5转动,大斜齿齿轮5可以带动小斜齿齿轮6转动,小斜齿齿轮6可以带动转杆7转动,转杆7可以带动截止轮8转动,截止轮8的通孔远离出料管壳3的通口,对出料管壳3进行密封,转杆7可以带动主锥形齿轮9转动,主锥形齿轮9可以带动副锥形齿轮10转动,副锥形齿轮10可以带动水轮11转动,水轮11可以带动糖液向右流入出料管壳3的内部,直到截止轮8的通孔与出料管壳3连通,截止轮8对出料管壳3密封时,糖液在出料管壳3的左侧汇聚并将气体从出料管壳3的内部挤出,当截止轮8的通孔与出料管壳3的通道连通后便能将液体排出,由于糖液的阻挡,气体无法排出,通过水轮11的结构可以带动糖液向出料管壳3的左侧流动,增加糖液的流速。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管道式高效捕汁装置,包括捕汁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汁壳(1)的右侧连通有出料管壳(3),所述出料管壳(3)的顶部栓接有连接框(4),所述连接框(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大斜齿齿轮(5),所述大斜齿齿轮(5)的底部啮合有小斜齿齿轮(6),所述小斜齿齿轮(6)的轴心处栓接有转杆(7),所述转杆(7)的表面并位于出料管壳(3)的内部栓接有截止轮(8),所述截止轮(8)的表面与出料管壳(3)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转杆(7)的左端延伸到捕汁壳(1)的内部并栓接有主锥形齿轮(9),所述主锥形齿轮(9)的后侧啮合有副锥形齿轮(10),所述副锥形齿轮(10)的后侧栓接有水轮(11),所述大斜齿齿轮(5)的表面栓接有传动机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高效捕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减速电机(21)、半齿轮(22)和内齿圈(23),所述减速电机(21)的后侧与连接框(4)的内部栓接,所述减速电机(21)的输出端与半齿轮(22)后侧的轴心处栓接,所述半齿轮(22)右侧的齿牙与内齿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岷民吴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捷轻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