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螺旋型天线的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621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带有螺旋型天线的移动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包含如下几个部分:终端机身;印刷电路板(PCB),它位于终端机身中;天线支撑构件,它结合于终端机身与印刷电路板中的至少某一侧,并且可以取下;天线,它一端以螺旋方式结合于天线支撑构件,另一端露出于终端机身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效果,使天线可以不晃动地固定位于需要的位置,从而可以防止发生作为市场质量顽疾的通话中断(断话或掉线)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螺旋型天线的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有螺旋型天线的移动终端,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使天线不晃动地固定于需要的位置,从而可以防止发生作为市场质量顽疾的通话中断(断话或掉线)等的带有螺旋型天线的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最近,男女老少随时随地使用的移动终端根据外形可以分为面盖型、翻盖型及滑盖型移动终端,但如下所述,都带有天线。天线是指为了收发信而把电磁波发送到空中或从空中接收电磁波的装置。不论发射天线或接收天线,其基本原理相同。但根据使用频率(波长)的不同,其形状多种多样。为了使天线高效工作,需要对使用天线的频率共振。另一方面,移动终端等带有的天线是被称为同轴天线或套管(Sleeve)天线的所谓垂直型天线,直接结合于终端机身,不过,在不同情况下,也可以结合于终端机身内带有的印刷电路板(PCB)上。就后者而言,由于不能在印刷电路板(PCB)上直接安装天线,所以,需要先在终端机身的后壳组装可以支撑天线的另外的支撑构件,然后插入天线,再依次组装印刷电路板(PCB)和前壳。可是,在如上现有技术中,由于支撑构件的厚度(例如,0.15mm)相对较薄,当把支撑构件组装于后壳上时,支撑构件发生变形扭曲,或是角度错位,无法把天线组装于需要的位置,存在天线晃动(移动)的缺点。而且,支撑构件单品不良相对较多,与印刷电路板(PCB)的接点脱离,引起作为市场质量顽疾的通话中断(断话或掉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螺旋型天线的移动终端,使天线不晃动地固定于需要的位置,从而可以防止发生作为市场质量顽疾的通话中断(断话或掉线)等。-->上述目的可以通过包含如下几个部分的带有螺旋型天线的移动终端实现:终端机身;印刷电路板(PCB),它位于终端机身中;天线支撑构件,它结合于终端机身与印刷电路板中的至少某一侧,并且可以取下;天线,它一端以螺旋方式结合于天线支撑构件,另一端露出于终端机身外部。其中,上述终端机身带有在前后方相互结合的前壳及后壳,上述印刷电路板部分结合于上述后壳上。上述天线支撑构件包括如下几个部分:板状的主体部;结合凸棱,它至少有一个以上,位于上述主体部的侧面上,在上述主体部的板面横向延长,结合于在上述印刷电路板(PCB)上形成的凸棱孔中并可以取下;插入头部,它可以插入在上述后壳上形成的凹陷槽内;螺旋结合部,它在上述插入头部的板面上形成,供上述天线螺旋结合。在上述主体部的板面形成有第2贯通孔,第2贯通孔与在上述印刷电路板(PCB)上形成的第1贯通孔连通。上述结合凸棱有多个,在上述主体部的侧面上形成。上述主体部与上述插入头部通过阶梯形连接部相互连接在一起。上述主体部、上述结合凸棱、上述插入头部及上述阶梯形连接部最好利用单一材料一体注射成形。采用本专利技术使天线不晃动地固定于需要的位置,从而能够防止发生作为市场质量顽疾的通话中断(断话或掉线)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带有螺旋型天线的移动终端的正面图;图2是天线所安装的后壳的主要部分放大斜视图;图3是天线的斜视图;图4是天线支撑构件的斜视图;图5是天线支撑构件及天线结合于后壳主要部分的状态的简要截面图。其中,附图标记:10-移动终端12-终端机身                        12a-输入键12b-送话部-->14-翻盖                         14a-显示屏14b-受话部                      16-合叶18-后壳                         19-凹陷槽20-印刷电路板(PCB)              21-第1贯通孔22,23-第1及第2凸棱孔25-天线                         26-轴径部27-螺旋部                       30-天线支撑构件31-主体部                       33-第2贯通孔34,35-第1及第2结合凸棱         36-插入头部37-螺旋结合部                   38-阶梯形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带有螺旋型天线的移动终端的正面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10具有如下几个部分:终端机身12、打开或关闭终端机身12的前面的翻盖14、位于终端机身12与翻盖14之间并使翻盖14相对于终端机身12转动的合叶16。在终端机身12的内面带有多个输入键12a。在输入键12a的下部形成用于把用户语音传递给对方或录制语音消息的送话部12b。在终端机身12的一侧面上带有多个调整键(图中未标出)。这些调整键不同于用于输入电话号码的输入键12a,它们的作用是调整接收音量或调整按键音。在翻盖14的内面带有可以确认电话号码、电池充电状态、是否震动、警报状态标识等的显示屏14a。显示屏14a采用所谓LCD(液晶显示装置)。在显示屏14a的上部形成用于接收对方语音的受话部14b。在附图中显示的移动终端10虽然是翻盖14内面带有显示屏14a、终端机身12上带有输入键12a的移动终端10,不过,显示屏14a与输入键12a同在终端机身12上的移动终端(图中未标出)也很常见。不论显示屏14a与输入键12a位于哪个位置,对本专利技术的思想没有影响。在终端机身12的背面结合着电池组,电池组可以取下,这在附图中没有显示出来。电池组通常采用充电式电池组,根据其种类,铅酸(Lead-Acid)电-->池、镍镉(Ni-Cd)电池、镍氢(Ni-Mh)电池、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锂聚合电池(Polymer)等均可适用。另一方面,终端机身12具有在前后方相互结合的前壳(图中未标出)及后壳18。在前壳的内里,内置着形成上述输入键12a的键区等,在后壳18的内面带有向移动终端10传递电信号的印刷电路板(PCB)20。印刷电路板(PCB)20被另外的固定手段(螺栓等)固定于后壳18的内面。此时,除了在后壳18一侧形成的凹陷槽19,印刷电路板(PCB)20几乎挡住的后壳18的前面。在这种印刷电路板(PCB)20的板面上形成有第1贯通孔21,在第1贯通孔21的周边形成两个第1及第2凸棱孔22,23。第1及第2凸棱孔22,23分别呈矩形,相互垂直排列。在后壳18上形成的凹陷槽19是通过两个壁体(Rib)之间形成的。如图3所示,在后壳18的一侧上形成的凹陷槽19区域安装着天线25。天线25是垂直型天线,被用作为进行收发信而向空中发射电磁波或从空中接收电磁波的手段。在这种天线25的下端形成螺旋部27,螺旋部27的直径比轴径部26小。除了轴径部26与螺旋部27一部分区域之外,天线25的其余区域露出后壳18的外侧,接收发送电波。如图4所示,在本移动终端10中,作为把天线25坚固地固定于相应位置的手段,还带有天线支撑构件30。天线支撑构件30具有主体部31、第1及第2结合凸棱34,35、插入头部36、阶梯形连接部38。呈相对较薄的板状的主体部31几乎为矩形。在这种主体部31的板面上形成有第2贯通孔33,第2贯通孔33与印刷电路板(PCB)20的第1贯通孔21连通。第1及第2贯通孔21,33在后面将用作连结另外的固定手段的通路。第1及第2结合凸棱34,35各自位于主体部31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螺旋型天线的移动终端,其特征是包括:终端机身;印刷电路板,位于终端机身中;天线支撑构件,结合于终端机身与印刷电路板中的至少某一侧,并且可以取下;天线,一端以螺旋方式结合于天线支撑构件,另一端露出于终端机身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5-7-27 10-2005-00686391、一种带有螺旋型天线的移动终端,其特征是包括:终端机身;印刷电路板,位于终端机身中;天线支撑构件,结合于终端机身与印刷电路板中的至少某一侧,并且可以取下;天线,一端以螺旋方式结合于天线支撑构件,另一端露出于终端机身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螺旋型天线的移动终端,其特征是:所述终端机身具有在前后方相互结合的前壳及后壳,所述印刷电路板部分地结合于所述后壳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螺旋型天线的移动终端,其特征是所述天线支撑构件包括:板状的主体部;结合凸棱,它至少有一个以上,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侧面上,在所述主体部的板面横向延长,结合于在所述印刷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镇奎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