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5621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5
本申请涉及一种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涉及废水处理的领域,其包括初滤机构、碾滤机构与挤压机构,初滤机构连接碾滤机构,碾滤机构连接挤压机构;初滤机构包括进液管、初滤带、流量计与加料组件,流量计连接在进液管上;初滤带用于初滤进液管流出的废水,并用于将初滤所得固液混合物运输至碾滤机构;加料组件安装于初滤带上方,加料组件内部设置增稠腔、缓凝腔与增溶腔,流量计与加料组件共同连接有控制中心。本申请将混凝土搅拌站的废水进行干湿分离;混凝土杂质进行收集,实现再利用,废水经过传统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能够继续用到搅拌站的清洗中,废水处理效果好。废水处理效果好。废水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搅拌站是用于搅拌混凝土的大型设备,混凝土搅拌站中的废水涉及到混凝土拌合时产生的废水,混凝土搅拌站清洗时产生的废水和混凝土运输车清洗时产生的废水等;混凝土搅拌站的废水中混凝土较多时,易产生混凝土凝固,混凝土搅拌站的废水中混凝土较少时,废水容易处理。
[0003]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202122316919.X的中国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染防治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底板,底板的上侧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废水处理箱和水泵箱,水泵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抽水泵与抽水管。该用于污染防治的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滤器、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和第四过滤板,过滤器、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和第四过滤板可对废水进行三级过滤,且过滤器、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和第四过滤板可进行快速拆卸。
[0004]综上所述,专利技术人认为由于混凝土搅拌站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混凝土杂质,采用上述传统的废水处理系统,无法达到有效的废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供一种适用于混凝土搅拌站的废水处理系统,本申请提供一种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初滤机构、碾滤机构与挤压机构,初滤机构连接碾滤机构,碾滤机构连接挤压机构;初滤机构包括进液管、初滤带、流量计与加料组件,流量计连接在进液管上;初滤带用于初滤进液管流出的废水,并用于将初滤所得固液混合物运输至碾滤机构;加料组件安装于初滤带上方,加料组件内部设置增稠腔、缓凝腔与增溶腔,流量计与加料组件共同连接有控制中心。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滤机构用于将混凝土搅拌站的废水进行初步过滤,使得混凝土浆体留在初滤带上;碾滤机构用于将初滤带上的混凝土浆体碾压,并挤出废水;挤压机构进一步挤压碾滤带上的混凝土残渣,挤出混凝土残渣上的废水,将混凝土搅拌站的废水进行干湿分离,再对混凝土搅拌站的混凝土杂质进行收集,实现再利用;废水经过传统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能够继续用到搅拌站的清洗中。
[0008]流量计的设置,使得流量计能够量出通过进液管的液体流速,从而判断混凝土搅拌站废水的状态,再通过控制中心控制加料组件开启增稠腔、缓凝腔或增溶腔,对混凝土搅拌站的废水进行不同的处理,便于后续的处理步骤顺利进行。
[0009]可选的,所述加料组件包括加料筒,加料筒的出料处连接有均料组件;均料组件包括均料电机与均料盘,均料电机与加料筒连接,均料盘中心与均料电机的驱动轴固定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均料组件的设置,使得均料电机带动均料盘转动,加料筒内的料下落到均料盘上,被转动的均料盘带动转动并飞出,均匀的喷洒在初滤带上,对混凝土搅拌站废水进行初步处理。
[0011]可选的,所述均料盘顶部呈向下倾斜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部向下倾斜的均料盘设置,使得均料盘转动时,位于均料盘顶面上的料在均料盘的带动下向下倾斜飞出,确保均料盘上的料都均匀洒到初滤带上。
[0013]可选的,所述初滤带远离进液管一端呈向上倾斜状。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向上倾斜状的初滤带设计,使得进液管流出的混凝土搅拌站废水中的水份由于重力较大,摩擦力较小,难以跟随初滤带的移动而移动,初滤带携带混凝土的固液混合物移动,并将混凝土的固液混合物运输至碾滤机构。
[0015]可选的,所述碾滤机构包括碾滤带与碾滤组件,碾滤带与初滤带连接,且用于运输初滤带上的杂质;碾滤组件包括碾滤辊与上碾带,碾滤辊缠绕上碾带,上碾带位于碾滤带的正上方,且碾滤辊用于带动上碾带向碾滤带运输的方向转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碾滤带与上碾带的配合使用,使得碾滤带上的固液混合物被上碾带挤压,则碾滤带上流出液体,对碾滤带上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进一步的干湿分离,保证了混凝土搅拌站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
[0017]可选的,所述上碾带与碾滤带均向下倾斜,且上碾带的倾斜角度大于碾滤带的倾斜角度。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碾带与碾滤带同时向下倾斜的设计,使得移动到碾滤带上的固液混合物恰好借助重力作用,协同碾滤带的运输,进入到碾滤带与上碾带之间;上碾带的倾斜角度大于碾滤带的倾斜角度目的在于,使得固液混合物进入上碾带与碾滤带之间较容易。
[0019]可选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上挤压组件与下挤压组件,上挤压组件包括上挤压辊与上挤压带,上挤压带与碾滤带连接,上挤压带包覆上挤压辊;下挤压组件包括下挤压辊与下挤压带,下挤压辊与上挤压辊相间分布,下挤压带包覆下挤压辊;上挤压带与下挤压带呈蛇形排布。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从碾滤带输出的固液混合物中,固体含量明显多于液体含量,因此,再次被挤压时,固体难以被挤压出,只有液体能够被进一步挤压出;而挤压机构的设置,使得上挤压带与下挤压带同时挤压固液混合物,将固液混合物中的液体进一步挤出,实现混凝土搅拌站废水的干湿分离。
[0021]可选的,所述上挤压带与下挤压带之间的间距小于碾滤带与上碾带之间的间距。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挤压带与下挤压带之间的间距小,使得上挤压带与下挤压带能够进一步挤压固液混合物,达到干湿分离的目的,提高混凝土搅拌站废水的处理效果。
[0023]可选的,所述初滤带、碾滤带、上挤压带、下挤压带上均开设有滤水孔。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水孔的开设,使得在混凝土搅拌站废水干湿分离的整个过程中,液体均能够从初滤带、碾滤带、上挤压带、下挤压带上的任何地方流下,提高了混凝土搅拌站废水的干湿分离效率。
[0025]可选的,所述碾滤辊、上挤压辊与下挤压辊两端均套设有呈环形的防滑板,防滑板与碾滤辊、上挤压辊与下挤压辊固定连接。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板的设置,为初滤带、碾滤带、上挤压带与下挤压带起到了限位作用,使得初滤带、碾滤带、上挤压带与下挤压带能够稳定的携带固液混合物移动。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初滤机构用于将混凝土搅拌站的废水进行初步过滤,碾滤机构用于将初滤带上的混凝土浆体碾压,并挤出废水,挤压机构进一步挤压碾滤带上的混凝土残渣,挤出混凝土残渣上的废水,将混凝土搅拌站的废水进行干湿分离;混凝土杂质进行收集,实现再利用,废水经过传统的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能够继续用到搅拌站的清洗中;2.流量计的设置,使得流量计能够量出通过进液管的液体流速,从而判断混凝土搅拌站废水的状态,再通过控制中心控制加料组件开启增稠腔、缓凝腔或增溶腔,对混凝土搅拌站的废水进行不同的处理,便于后续的处理步骤顺利进行;3.呈向上倾斜状的初滤带设计,使得进液管流出的混凝土搅拌站废水中的水份由于重力较大,摩擦力较小,难以跟随初滤带的移动而移动,初滤带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初滤机构(001)、碾滤机构(002)与挤压机构(003),初滤机构(001)连接碾滤机构(002),碾滤机构(002)连接挤压机构(003);初滤机构(001)包括进液管(1)、初滤带(2)、流量计(3)与加料组件(4),流量计(3)连接在进液管(1)上;初滤带(2)用于初滤进液管(1)流出的废水,并用于将初滤所得固液混合物运输至碾滤机构(002);加料组件(4)安装于初滤带(2)上方,加料组件(4)内部设置增稠腔(42)、缓凝腔(43)与增溶腔(44),流量计(3)与加料组件(4)共同连接有控制中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料组件(4)包括加料筒(41),加料筒(41)的出料处连接有均料组件(5);均料组件(5)包括均料电机(51)与均料盘(52),均料电机(51)与加料筒(41)连接,均料盘(52)中心处与均料电机(51)的驱动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料盘(52)顶部呈向下倾斜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带(2)远离进液管(1)一端呈向上倾斜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站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碾滤机构(002)包括碾滤带(6)与碾滤组件(7),碾滤带(6)与初滤带(2)连接,且用于运输初滤带(2)上的杂质;碾滤组件(7)包括碾滤辊(71)与上碾带(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谢冰涛何成斌李红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泰海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