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基衬底及利用该衬底生产石墨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5611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2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铁基衬底及利用该衬底生产石墨烯的方法,所述铁基衬底采用废弃纯铁片,经过渗碳处理得到含碳量为0.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基衬底及利用该衬底生产石墨烯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基衬底及利用该衬底生产石墨烯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化学气相沉积(CVD)法是生长二维材料的重要方法,已经发展了十年之久,采用CVD法生长石墨烯,日趋成为制备大面积、高品质单晶或者石墨烯薄膜的最主要方法。然而,采用目前主流的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的石墨烯薄膜的基底主要是镍基和铜基,还需要对基底进行退火等处理,而且制备温度通常在900℃以上,制备成本较高;同时现有生产方法中以镍基、铜基及大部分基底制备石墨烯过程中,需要加入烃类或者炔类气体作为碳源,这部分气体在高温下容易发生易爆的危险,对实验人员产生危害。
[0003]而在日常生活中,金属材料加工厂切割、铸造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废弃角料,而且基本不会对这些废弃边角料回收利用,直接当做废金属回炉重造,这实际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污染环境。如果对其进行利用,不仅降低了制备成本也与当下绿色低碳持续发展紧紧相连。
[0004]因此如何将上述两者有机的结合,将金属废弃边角料和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石墨烯结合在一起,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考虑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铁基衬底及利用该衬底生产石墨烯的方法,所述铁基衬底采用废弃纯铁片,经过渗碳处理得到含碳量为0.8

1.2%的废弃定碳铁片,通过机械抛光、清洗获得表面洁净的定碳铁片,然后在其表面镀厚度为10nm的铜膜,经过清洗即可获得洁净石墨烯生长衬底;利用该衬底中所含有的碳元素,在CVD制备过程中衬底中的碳原子会逐渐偏析,从而起到充当碳源的角色,避免了外部气体碳源的加入,最终制备的少数层石墨烯由于缺陷和褶皱较少,力学及电性能良好,可以在无聚合物辅助的条件下完整的转移至目标基底上,避免了聚合物杂质的引入和繁琐的清洗过程,实现了废弃材料的利用和中低温制备了高质量石墨烯,与绿色化学的发展概念紧密相连。
[0006]本专利技术的总体构思如下:
[0007]在众多的废弃金属中,废弃纯铁片价格低廉,易得,硬度低,易进行抛光处理,溶碳能力较高;将工厂中产生的废弃纯铁片进行渗碳气氛处理,可得到含碳量为0.8

1.2%的废弃定碳铁片,进行二次重复利用,其中内部碳原子可以偏析到表面充当石墨烯薄膜制备的碳源,从而避免了气体碳源的应用。而废弃铁片价格低、厚度较薄易于剪裁的优点,使其经过简单的抛光处理便可以成为成为生长基底,降低制备成本。通过在废弃铁片上经过镀铜膜处理,即可作为CVD衬底,利用CVD法生长石墨烯,最终可获得连续性好、晶化程度高、缺陷和褶皱数量少的高质量石墨烯;且无需聚合物辅助即可转移至SiO2/Si片上,轻松实现石墨烯的表征与器件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专利技术人首先提供了一种铁基衬底,其来源于废弃纯铁片基底,其厚度小于0.3mm,表面粗糙度不超过1000nm,进行渗碳处理得到含碳量为0.8

1.2wt%的废弃定碳铁片,其组成为表面的氧化铁和渗碳后的高碳铁基底。
[0010]具体的渗碳操作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如在废弃纯铁片基底上放置定碳片,由于定碳片与废弃纯铁片基底内部碳含量的浓度差,定碳片中的碳原子会扩散到铁片中,在废弃纯铁片基底中形成高碳马氏体,经过渗碳处理得到的碳含量最低为0.8%,一般控制在0.8

1.2wt%。
[0011]由于日常Fe、Cu等金属以及Fe基等合金的碳含量是远远低于0.5%,偏析出的碳原子难以成膜,所以本专利技术需要首先对选择的溶碳能力较高的废弃纯铁片进行渗碳处理,然后再一起作为衬底进行后续的加工,既实现了废物利用,又可以低温获得石墨烯薄膜,从而符合当下绿色化学发展框架。
[0012]铁基衬底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0013](1)选取尺寸为1.5x3cm2大小的废弃定碳铁片,经过机械抛光、清洗获得表面洁净的定碳铁片;
[0014]所述抛光、清洗具体步骤如下:
[0015]将干净的抛光机摩擦布浸湿后安装在抛光机上,并在摩擦布上均匀涂抛光膏,启动抛光机,然后将剪切好的废弃铁片在摩擦布上进行抛光,直到废弃铁片表面没有氧化划痕后停止抛光,抛光时间控制在10

20min,将获得表面洁净如镜的表面;
[0016]抛光结束后,用酒精冲洗抛光好的废弃铁片,然后用吹风机吹干,吹干后用擦镜纸包存;之后将废弃铁片先后置于丙酮、酒精、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清洗5min,循环两次;
[0017](2)用去离子水将抛光后的定碳铁片进行清洗,抛光面朝上,用铜作为靶材,采用磁控溅射或者电子束蒸镀的方法,在定碳铁片上镀厚度为10nm的铜膜;
[0018](3)将处理好的定碳铁片依次经过丙酮、酒精、去离子水各清洗5min,循环两次,从而获得表面洁净如镜的石墨烯生长基底。
[0019]通过上述处理后的定碳铁片,其表面均匀光滑,去除了表面的氧化层同时确保碳含量依然在0.8

1.2wt%之间。
[0020]利用上述定碳铁片作为衬底,专利技术人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高品质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0021](1)以上述方法获得定碳铁片作为衬底至于820℃下生长制备,之后氩气为载气,氢气为还原气体,采用CVD法在滑动式高温管式炉内生长石墨烯;生长温度为760~820℃,升温速度为10℃/min,生长时间为20min;其中氩气的体积流量为120SCCM,氢气的体积流量为60SCCM,制备过程中不通入任何碳源气体;
[0022](2)生长结束后,关闭氢气,保持氩气流量不变,随炉冷却到室温。
[0023](3)CVD法结束后,将反应后的定碳铁片刻蚀,刻蚀液选择0.5g/mL的氯化高铁盐酸水溶液,刻蚀时间为1h,捞取到去离子水中进行清洗,得到上层为石墨烯薄膜,下层为碳膜的双层结构物质,经过剥离即可获得石墨烯薄膜,最后将石墨烯转移至SiO2/Si片上。
[0024]上述工艺中,将氩气和氢气按比例混合均匀后通入放有定碳铁片衬底的管式炉中,在步骤1中升温过程中,氢气会还原铜膜以及定碳铁片,这使得基底更加洁净光滑;此
外,CVD制备过程中定碳铁片中的碳原子会逐渐偏析,从而起到充当碳源的角色;定碳铁片上的铜膜溶碳能力低不会固溶偏析碳,并且铜膜具有催化作用,会催化定碳铁片偏析出的碳原子从而形成石墨烯薄膜,起到催化裂解制备石墨烯薄膜的作用。
[0025]随炉冷却时,温度变化较慢,使得碳原子不会在短时间内过量析出,从而避免了石墨烯褶皱的形成。最终定碳铁片偏析出的碳原子在铜膜表面成核形成石墨烯晶畴,再继续长大最终形成连续的膜,因此采用上述方法获得的石墨烯具有连续性好、晶化程度高、缺陷和褶皱数量少的特点。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1)大多数铜镍以及高熵合金基底CVD制备石墨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基衬底,其来源于工厂废弃定碳铁片,其特征在于:废弃定碳铁片厚度小于0.3mm,表面粗糙度不超过1000nm,碳含量在0.8

1.2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基衬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1)选取1.5x3cm2的废弃定碳铁片,经过机械抛光、清洗获得表面洁净的定碳铁片;(2)用去离子水将抛光后的定碳铁片进行清洗,抛光面朝上,用铜作为靶材,采用磁控溅射或者电子束蒸镀的方法,在定碳铁片上镀厚度为10nm的铜膜;(3)将处理好的定碳铁片,然后依次经过丙酮、酒精、去离子水清洗5min,循环两次,从而去除表面的有机、无机污染物,获得洁净石墨烯生长基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基衬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抛光、清洗具体步骤如下:将干净的抛光机摩擦布浸湿后安装在抛光机上,并在摩擦布上均匀涂抛光膏,启动抛光机,然后将剪切好的废弃铁片在摩擦布上进行抛光,直到废弃铁片表面没有氧化划痕后停止抛光,抛光时间控制在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庆国齐浩曹宁臧晓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